•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鼻泪管阻塞
概述
泪道阻塞最常见的发生部位
主要症状包括泪溢、眼部红肿、泪囊区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病因包括先天性解剖结构畸形、炎症、外伤、囊肿、结石、肿瘤等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鼻泪管冲洗、手术治疗等
定义
鼻泪管阻塞是最常见的泪道阻塞发生部位。
鼻泪管是连接眼睛与鼻腔的一个管道,主要功能是帮助眼泪从眼睛排出,泪液经过泪囊、鼻泪管,最后排入鼻腔,保持眼表的湿润和清洁。
当鼻泪管发生阻塞时,泪液无法顺利排入鼻腔,容易在眼部积存,引发泪溢等症状。鼻泪管阻塞较严重时,炎症感染会向周围组织蔓延,可能导致泪囊炎等并发症。
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分类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此类鼻泪管阻塞主要出现在新生儿,鼻泪管发育不全导致。大多数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在婴儿1岁左右可以自行恢复。
后天性鼻泪管阻塞:此类鼻泪管阻塞在成人中较为常见,多由感染、炎症、肿物及机械性损伤、肿瘤等引起。
发病情况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约5%的新生儿可能会受到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影响。这种情况通常在1岁左右可以自然恢复。研究表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与遗传、母体健康状况、妊娠期环境等因素有关。
后天性鼻泪管阻塞:一些研究表明,女性相对于男性可能更容易出现鼻泪管阻塞,这可能与生殖激素的影响有关。
新生儿和老年人较年轻人更容易患鼻泪管阻塞。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出现鼻泪管阻塞。具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能更易患上这种疾病。
病因
鼻泪管阻塞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
致病原因
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主要是新生儿鼻泪管下端的膜隔未能及时破裂,导致泪液不能排出。
后天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包括感染、炎症、创伤、肿瘤等。
感染性阻塞:常见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导致鼻泪管周围组织肿胀,出现阻塞。
炎症性阻塞: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泪囊、鼻泪管炎症。
创伤性阻塞:眼部、鼻部外伤或手术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害,引发泪囊、鼻泪管瘢痕收缩,阻塞通道。
肿瘤性阻塞:恶性肿瘤如鼻咽癌、鼻窦癌可能侵犯泪囊、鼻泪管,造成阻塞。
发病机制
原有通道的阻塞:如炎症、肿瘤等导致鼻泪管腔内的狭窄、堵塞。
解剖结构畸形:如先天性鼻泪管下端膜隔不破、管道异常。
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感染、炎症等原因使得泪囊、鼻泪管周围组织肿胀,影响通道畅通。
外伤及手术:局部组织损伤、瘢痕收缩等导致通道阻塞。
症状
因鼻泪管阻塞,泪液无法正常进入泪囊,出现泪溢,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溢脓等症状。
主要症状
泪溢、溢脓
泪液无法顺畅排入鼻腔,会出现流泪。常见表现为患者不自觉地反复擦拭眼角处的泪液,泪腺分泌旺盛时泪溢症状更为明显。先天性泪管阻塞,可表现为单眼,也可表现为双眼。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溢脓。
泪囊区红肿
泪液滞留在鼻泪管和泪囊区域,容易引发炎症与感染,表现为泪囊区红肿、疼痛。
其他症状
因泪溢,患者可能出现频繁眨眼睛、视物模糊、眼部干涩、瘙痒、疼痛或异物感等不适症状。
并发症
泪囊炎、泪囊脓肿:泪囊区反复感染、炎症可能导致泪囊炎,严重时会导致泪囊囊肿,表现为泪囊区肿胀、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溢脓等。
结膜炎:长期泪溢、感染等情况可能累及结膜,出现睑结膜红肿、瘙痒等。
眼睑皮肤湿疹:因泪液刺激可导致眼睑皮肤湿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等。
就医
出现泪溢反复发作、泪囊区红肿疼痛、眼部干涩瘙痒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如果是鼻泪管问题,也可以选择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科室
眼科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泪溢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
泪囊区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眼部感到干涩、瘙痒、疼痛或异物感。
耳鼻喉科
如确诊为鼻泪管问题,也可以到耳鼻喉科诊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在就诊前,用温水轻轻清洗眼部和鼻泪管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
如有可能,请家人或朋友陪同就诊,以便在就诊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帮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泪溢情况如何,是否经常出现?
有没有泪囊区红肿、疼痛等症状?
有没有分泌物增多,如黄绿色脓液、血水样分泌物等?
有没有眼部干涩、瘙痒、疼痛或异物感等不适?
上述症状是否有加重、减轻或反复发作的情况?
病史清单
是否有慢性鼻炎、鼻窦炎泪囊炎等相关疾病史?
是否有眼部或鼻部外伤、手术的经历?
在过去是否曾因类似症状就诊或接受过治疗?
家族中是否有其他成员患有鼻泪管阻塞相关疾病?
是否有其他既往病史,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泪道造影。
诊断性泪囊探查。
病原体检测:如病原菌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如鼻内镜检查、CT或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眼药膏、抗生素滴眼液等。
诊断
鼻泪管阻塞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有染料试验、鼻泪管冲洗试验、鼻泪管造影及内镜检查等。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慢性鼻炎、鼻窦炎泪囊炎等病史。
之前有鼻部、眼部手术史。
有鼻部外伤史。
有鼻部、眼部肿瘤史。
临床表现
易流泪,尤其在风吹、受寒和情绪波动时。
泪囊区肿胀、发红及压痛。
眼部分泌物增多。
眼部干涩、瘙痒、疼痛或异物感等。
辅助检查
染料试验:检查泪液排泄功能。将染料滴入眼内,观察泪道排泄的速度。常用的染料为2%荧光素钠溶液。
鼻泪管冲洗检查:检查生理盐水经过鼻泪管的通畅程度。向泪囊注入生理盐水,观察鼻腔内液体流出情况。注意不要因不适而拔出。
鼻泪管造影:通过X线或CT检查鼻泪管阻塞的部位和程度。在泪囊注入碘油造影剂,在X线下或CT下观察碘剂经过鼻泪管的情况。
鼻内镜检查:查看鼻部结构、病变,对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病变进行诊断。注意如感觉不适,应用手势示意医生,不要自行拔出。
鉴别诊断
泪腺炎
相似点:也会出现泪溢、泪囊区红肿、疼痛等症状。
不同点:泪腺炎一般伴随泪腺肿大,且泪液可能变稀薄或减少。鼻泪管阻塞则无泪腺炎的症状。通过病史询问、临床表现以及泪腺B超检查可以鉴别。
结膜炎
相似点:结膜炎也可能出现泪溢等症状。
不同点:结膜炎多为眼结膜的炎症,多为病毒感染、过敏等引起,鼻泪管阻塞则为泪道梗阻引起。通过临床表现、病史询问以及用药史,必要时进行眼分泌物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是恢复泪液的正常排泄,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根据病因、病情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般治疗
泪囊区按摩:是婴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局部按摩泪囊区域,施加压力促进鼻泪管下端的膜性阻塞开放,同时排出泪囊中潴留的液体和分泌物,减轻症状。具体方法是用手指按住泪囊及泪总管、泪小管区域,向后下稍用力按压。
鼻泪管冲洗:通过冲洗鼻泪管来恢复泪道通畅,适用于轻度到中度鼻泪管阻塞患者。婴幼儿鼻泪管阻塞不能将反复泪道冲洗作为常规保守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轻度鼻泪管阻塞伴有炎症或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炎、抗生素眼药膏等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泪道探通术:对于有明显并发症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建议在不损伤泪道黏膜的情况下提前进行泪道探通术,以缓解症状。对于1岁以上初诊的患儿,泪道探通术被认为是首选治疗方法。
泪道置管术:用于泪道探通术失败者。通过在泪道内放置一根小型管子,来扩张鼻泪管的管腔,防止黏膜粘连,从而使泪液能够正常流出眼睛。
泪道扩张术:可通过球囊管扩张泪道,以恢复泪道通畅。适用于泪道狭窄导致的轻度到中度鼻泪管阻塞。
鼻泪管成形术:通过开放、修复或重建泪道和鼻泪管下口,恢复泪液排泄通路。适用于中度到重度鼻泪管阻塞患者,尤其是鼻泪管下段和鼻泪管下口部位的病变。
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手术:通过鼻内镜下对狭窄、阻塞的鼻泪管进行开放、重建。适用于同时合并有鼻内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等,需要一并处理的患者。
预后
鼻泪管阻塞的预后与病变范围、治疗方法、治疗是否及时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后预后通常良好,但不治疗可能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治愈情况
鼻泪管阻塞,经及时、有效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在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的泪液排泄功能,减轻或消除泪溢等症状。
不治疗
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能持续加重,导致反复泪囊炎、眼睑水肿、疼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发展为泪囊周围蜂窝组织炎、脓肿等。
治疗后
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泪液排泄,减轻或消除泪溢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后因素
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病变范围广泛者预后相对较差。
治疗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预后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治疗是否及时:及时求医、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患者年龄和基础疾病:年龄较大或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危害性
泪溢、眼部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能会导致泪囊炎、蜂窝组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
在日常生活中,鼻泪管阻塞患者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做好眼部护理,按时复诊。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C摄入以增强免疫力。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眼部不适。
生活管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持早睡早起。注意眼部卫生,勤洗脸,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性物质。避免泳池游泳,以防眼部感染。
康复训练:治疗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泪道按摩,帮助恢复泪道通畅。
心理支持: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康复。
护理注意:如出现泪溢加重、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药物或接受治疗。
随诊复查
根据治疗方法和病情,医生会建议复查的时间,遵医嘱按时复查,可能会进行眼科检查、泪道冲洗检查等。
预防
注重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作息规律,均衡的饮食,适当锻炼,充足的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感染。
鼻部感染、鼻窦炎等疾病要及时治疗,避免影响鼻泪管功能。
如有鼻部或眼部手术史,要密切关注眼部泪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