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着色芽生菌病
概述
着色芽生菌病又称为着色霉菌病,是指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性疾病,一种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巨灶性感染,真菌在组织中的形态为棕色厚壁孢子;另一种为暗色丝孢霉菌,除感染皮下组织外,还可引起系统性主要是脑的感染,组织相为棕色分隔的菌丝。
病因
主要由5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分别属于4个属即嗜脂色霉、疣状瓶霉、裴氏着色真菌和卡氏枝孢瓶霉,后两者在我国较多见。暗色孢科真菌多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和泥土中。皮肤和黏膜损伤是病原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所以皮损多见于身体暴露部位,尤其是手和足。
症状
损害好发于身体暴露部位,最常见于小腿、足部和前臂。身体其他部位如手、面胸部有时也发生,多单侧。潜伏期多在2个月左右,也有长达1年者,接种部位开始为粉红色小丘疹,逐渐扩大为突出的结节,融合成斑块,高出皮肤之上。表面疣状或乳头瘤样增生,呈污秽状,常有溃疡并结褐色的痂,压之有少量脓液溢出。皮损表面常有黑点,为一重要病理现象,称“通过表皮排除现象”。在长达数十年的病程中,损害最终可波及整个肢体,引起淋巴回流严重受阻而形成象皮肿和畸形。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致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样、银屑病样、疣状皮肤结核样、乳头瘤样和瘢痕象皮肿样。长期增殖性病变有可能癌变。
检查
1.直接镜检
取痂皮、脓液和肉芽组织作KOH涂片,可见单个或成群的棕黄色圆形厚壁孢子,称为壁砖状体,可纵横分隔,直径10μm左右,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
2.真菌培养
室温下,在沙堡琼脂上生长较慢,菌落呈灰绿、灰黑或棕黑色,扁平,中央堆起,表面有短绒毛状气生菌丝,菌落背面呈黑色。镜下见菌丝较粗,棕色,分支分隔。裴氏着色霉有支孢型、喙支孢型和瓶梗型3种产孢方式。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呈椭圆形或圆筒形。疣状瓶霉为瓶梗型产孢,分生孢子半内生性,单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堆积于领状开口顶端。卡氏支孢瓶霉为支孢型产孢,形成多分支的分生孢子链,孢子椭圆形,两端有暗色脐状结构。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中见到硬核体及培养有暗色孢科真菌生长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疣状皮肤结核、梅毒、原发性皮肤芽生菌病、原发性皮肤球孢子病、孢子丝菌病、鳞癌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1.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可将皮肤损害彻底切除。
2.伊曲康唑,疗程12~36个月。
3.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4次分服或噻苯达嗪联合应用,至少1个月。单用5-FC易产生耐药性。
4.碘化钾、维生素D2等可配合服用。
5.局部温热疗法,使用蜡疗、热沙疗、热辐射等方法,使局部皮温升至40~50℃,对有些病例有效。也可局部注射两性霉素B。
6.损害面积广泛可考虑病变区切除病植皮,应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以防治真菌扩散。晚期患者瘢痕广泛形成则治疗十分困难。
预后
斑片型有中心治愈现象或呈萎缩瘢痕。肥厚瘢痕型经过极缓慢,自觉瘙痒或疼痛。病期长久者可侵犯某一整个肢体,但附近淋巴结并不受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