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
简介
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
一种名贵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本品还可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不可以和藜芦同用,感冒发热期忌用,中阳虚衰、内有寒湿以及气郁化火的人群忌用
中药介绍
西洋参(American Ginseng)取自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气阴两伤导致的阴虚火旺、干咳少痰,阴虚内热导致的消渴、口燥咽干等。
主要药性
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我国也有栽培。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切薄片或捣碎。以表面横纹紧密、气清香、味浓者为佳。
性状特征
呈长圆形或类圆形薄片。
外表皮浅黄褐色。切面淡黄白至黄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近形成层环处较多而明显,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以质硬、表面横纹紧密、气清香、味浓者为佳。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防蛀。
古籍记载
《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
《药性切用》:“补气清肺。。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病证
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作用分析
补气养阴
西洋参味甘能补,性凉,入肺经,善于益肺气、补肺阴。
可以用于治疗肺虚久咳,气阴两伤,阴虚火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及燥热伤肺,咽干咳血等。
清热生津
西洋参可以养阴,通过滋阴来清虚火而生津止渴。
可以用于治疗外感热病,热伤气阴,肺胃阴津枯竭,烦渴少气,体倦多汗以及阴虚内热的消渴,口燥咽干等。
临床应用
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
治疗心之气阴两虚的心悸、心痛、失眠多梦等,常配伍炙甘草、麦冬、生地黄等。
治疗脾之气阴两虚的食欲减退、饮食积滞、口渴思饮等,常配伍太子参、山药、神曲等。
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西洋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应激、抗疲劳、降血糖、调血脂、改善心功能、促进唾液分泌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西洋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西洋参煎汤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6克,应另煎兑服,或研末,1~3克,空腹温水冲服,可以入丸、散剂,每次0.5~1克,或隔水蒸熟,或直接嚼服。
多饭前服用,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0.5-1小时,以免影响药物吸收或药效的发挥。
炮制方法
西洋参去芦,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常见配伍
西洋参配生地黄
西洋参味甘性凉,善于补气益阴、清热生津;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善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两药配伍,可以加强补肺气、益肺阴、清肺热的功效,适用于肺虚久咳,耗伤气阴,阴虚火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
西洋参配麦冬
西洋参味甘性凉,善于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麦冬味甘、性微寒,善于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两药配伍,可以加强养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外感热病,热伤气阴,肺胃津枯,烦渴少气,体倦多汗等。
西洋参配知母
西洋参善于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知母善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两药配伍,可以加强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外感热病,热伤气阴,肺胃津枯引起的烦渴少气、体倦多汗等。
西洋参配桑叶
西洋参味甘性凉,善于补气益阴、清热生津;桑叶味苦性寒,善于清泻肺热、凉润肺燥。
两药配伍,可以加强补气益阴、清泻肺热的功效,适用于燥热伤肺,咽干咳血等。
组成方剂
清暑益气汤
功能与主治:清暑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暑热气津两伤证,表现为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色黄、量少,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等。
制成中成药
健延龄胶囊
功能与主治:填精髓,养气血,调脏腑,固本元。用于精气虚乏,阴血亏损所致神疲乏力、健忘失眠、头晕耳鸣、食欲减退。
肾炎康复片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清解余毒。适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湿热内停所致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面目四肢浮肿、头晕耳鸣。
复方皂矾丸
通便消痤胶囊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通便排毒。适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所致的粉刺、黑斑,表现为面部粉刺、褐斑,伴乏力气短、面色不华、大便不畅。
药膳食疗
热病后气阴不足所致的口干、烦渴、气短、乏力
西洋参3克,粳米50克,麦冬10克,淡竹叶10克。
西洋参研末,水煎麦冬、淡竹叶,去渣取汁,再加入西洋参末、粳米,小火煮呈稀粥食用。
小儿羸瘦,身体衰弱,食少便溏,神疲乏力
西洋参3克,红枣30枚,冰糖15克。
将西洋参放入碗内置饭锅上蒸,趁热切成薄片,加红枣、冰糖同煮至西洋参、红枣烂熟,空腹温热食用。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西洋参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西洋参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西洋参和藜芦不宜同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处于感冒发热期的人忌用西洋参。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西洋参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西洋参与藜芦属于中药“十八反”的范畴,不宜同用。如果您正在服用藜芦或者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中阳虚衰、内有寒湿以及气郁化火的人群忌用西洋参。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生冷的食物,忌食萝卜,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西洋参与人参
两者都味甘、微苦,都有补气、生津的功效,可以治疗肺脾气虚、津伤口渴、消渴证等。
人参性微温,侧重温补,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还能养血、安神益智,可以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以及气血两虚的气短乏力,心脾两虚的心神不宁、失眠健忘,气不摄血及阳痿证等。
西洋参性凉,偏于清补,善于清热养阴,适用于气阴两伤、虚而有火者。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