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葶苈子
简介
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肺虚寒饮导致的喘息气促、脾虚导致的水肿胀满者禁用
中药介绍
葶苈子(Pepperweed Seed)取自十字花科植物娘蒿或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为“北葶苈子”。
用于治疗喘咳痰多,胸腹水肿,小便不利等。
主要药性
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
产地选材
南葶苈子主要为栽培品。主产于江苏淮阴、南通,安徽滁州、嘉山以及山东聊城等地。
北葶苈子主要为栽培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浙江、安徽以及西北等地。主产于河北沧县、保定、承德,辽宁海城、凤城及内蒙古等地。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去除杂质。
性状特征
葶苈子
本品有北葶苈子和南葶苈子。
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毫米,宽0.5-1毫米。一端钝圆,另一端尖而微凹陷,种脐位于凹入的一端。味微辛辣,黏性较强。以子粒充实、均匀、颜色黄棕、无杂质者为佳。
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扁,长约0.8-1.2毫米,表面呈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有2条纵沟,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一端微凹陷或较平截,种脐近似白色,位于凹入的一端或平截处。香味轻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以子粒充实、均匀、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炒葶苈子
炒葶苈子是葶苈子的炮制品。本品形如葶苈子,微鼓起,表面呈棕黄色。有油香气,不带黏性。以子粒充实、均匀、黄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蜜葶苈子
蜜葶苈子是葶苈子的炮制品。本品形如葶苈子,微粘手,味微甜。以子粒充实、均匀、黄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储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名医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开宝本草》:“疗肺痈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主治病证
痰涎壅盛,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作用分析
泻肺平喘
葶苈子味辛,能散邪消痰;味苦,能肃降肺气,平喘;性大寒,能清除肺中痰火。
可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异常的痰和口水产生过多),咳喘胸闷,难以平卧。
行水消肿
葶苈子性味苦寒,能泻肺气,解除气机壅滞闭塞,还能通调水道(疏通调节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途径),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
可用于治疗水液结聚在肺,肺气闭塞,水液无法气化引起的腹水,水肿,胸胁部位积水,小便不通等。
由于葶苈子药力比较峻猛,一般适用于正气尚且充足的患者,对于肺虚引起的喘息气促,以及脾虚引起的水肿胀满等则不宜使用。
临床应用
痰涎壅盛,喘咳,胸胁胀满,难以平卧
治痰涎壅盛(异常的痰和口水产生过多),肺气向上冲逆引起的咳嗽痰多,胸胁部位胀满,胸闷喘息,难以平卧,或面目周身浮肿,或肺痈(发生于肺部的痈,症见高热,咳嗽气急,胸闷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等),咳唾带有脓血,常配伍大枣,以缓和葶苈子的峻烈药性,防止损伤正气。
治肺热,水液停聚于肺,症见咳喘难以平卧,面目浮肿,可配伍桑白皮地骨皮大腹皮苦杏仁等。
治痰热引起的肺痈,初起轻症可单用葶苈子,如果肺热较重,症见咳唾带有脓血,也可配伍金银花连翘、桃仁、芦根桔梗薏苡仁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可配伍人参、桑白皮、麻黄、杏仁等。
胸腹积水,水肿,尿少,小便不通
治肺气闭塞,水液停留引起的水肿胀满,小便不通,可配伍牵牛子茯苓皮、大腹皮、桃仁、杏仁等。
治痰热之邪结聚,水液停聚于胸胁部位,可配伍苦杏仁、大黄芒硝等。
治湿热引起的腹水胀满,可配伍防己、椒目、大黄等。
治气虚水肿,可配伍人参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葶苈子有镇咳、平喘、利尿、强心、降血压、抗病原微生物、调血脂、抗血小板凝聚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葶苈子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葶苈子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本品需放入药包内,或用纱布包裹后煎煮。
治疗痰饮咳喘,适合使用经过炮制的炒葶苈子,可降低其寒性,增强疗效;治疗肺虚痰阻引起的咳喘,适合使用经过炮制的蜜葶苈子。
本品还可以入丸剂、散剂。
外用适量,可煎水外洗或研末调和后敷于患处。
不宜过量使用,不宜久服。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葶苈子
取原药材,去除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炒葶苈子
取干净的葶苈子放入锅内,用小火加热,炒至有爆声、呈棕黄色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蜜葶苈子
取干净的葶苈子,用炼蜜拌炒至蜜汁吸尽,或加炼蜜及少量水拌匀,炒至不粘手为度。
常见配伍
葶苈子配麻黄
葶苈子味辛、苦,性大寒,擅于泻肺气,平喘咳;麻黄性味辛温,药力轻扬发散,擅于宣通肺气,止咳平喘。
二者都入肺经,配伍使用,辛开苦降(用辛味的药发散行气,用苦味的药使气机下降),寒热药性相互制约,气机宣发肃降配合得宜,因此可使肺气通畅,咳喘平息,适用于治疗风寒之邪侵袭体表,肺气郁闭不通引起的喘咳,以及痰热壅滞于肺引起的喘咳。
葶苈子配防己
二者都是味苦、辛,性寒的药材,都具有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的作用。然而葶苈子擅于泻肺气,平喘咳,通小便,消水肿;防己擅于清利下焦膀胱的湿邪。
二者配伍,共同发挥清泻肺热,宣散肺气,通利膀胱,促进水液代谢,消除水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痰湿水饮证,症见咳喘,胸闷,痰多,水肿,尿少。
葶苈子配大枣
葶苈子入肺经,味辛、苦,有泻肺平喘,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的作用;大枣味甘,药性和缓,能培补和巩固脾胃之气,与葶苈子合用,既能以其甘缓的药性中和葶苈子的峻猛之性,泻肺而不伤正气;又可以辅助葶苈子通利小便,消除水肿。
二者配伍,共同发挥泻肺祛痰,调节水液运行,下气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异常的痰和口水产生过多),咳喘胸满,肺气闭阻,喉中痰声辘辘,甚至咳喘难以平卧,面目浮肿,小便不通等。
葶苈子配大黄
葶苈子味辛、苦,性大寒,可以泻肺平喘,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大黄味苦,性寒,既能泻下通便,又能引导湿热之邪从体内排出。
二者配伍,既可增强降气和泻下的药力,攻逐痰浊之邪,清泻肺热,平息咳喘,又能前后分消二便(使邪气随着大、小便排出),消导湿热之邪。
适用于治疗肺热喘嗽,内热较重或兼有大便秘结之证,或水液与邪热等结聚于胸部,胸水(水液停留在胸腔)及腹水肿胀满闷。
葶苈子配杏仁
葶苈子能泻肺清热平喘咳;苦杏仁既能降肺气,又能宣通肺气,二者配伍,可增强平息咳喘的作用。
另外,葶苈子能泻肺气,调理水液运行,苦杏仁能宣降肺气,二者配伍,可以通调水道(疏通调节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途径),消除水肿,适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引起的咳嗽气喘,水肿,腹水。
组成方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
药物组成:葶苈子、大枣。
功能与主治:泻肺气,调节水液运行,下气平喘。适用于治疗痰饮等异常水液生成过多引起的咳喘,胸部胀满。
己椒苈黄丸
药物组成: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
功能与主治:攻逐水饮(以药力峻猛的药材排出体内异常增多、停积的水液)。适用于治疗体内水液停积,在肠道内辘辘有声,腹部胀满,腹秘,口干舌燥。
大陷胸丸
药物组成:大黄、葶苈子、芒硝、杏仁。
功能与主治:泻热逐水(用通大便的方式清除热邪,排出停积在体内的水液)。适用于治疗水液和热邪结聚于胸脘,症见胸部坚硬胀满疼痛,颈项僵硬拘紧,大便不通。
必效散
药物组成:葶苈子、龙胆草、山栀仁、山茵陈黄芩
功能与主治:清热除湿,利胆,消退黄疸。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
华盖散
药物组成:甜葶苈、桑根白皮、茯苓、大黄。
功能与主治:泻肺消痈。适用于治疗肺痈(发生于肺部的痈,症见高热,咳嗽气急,胸闷胸痛,咳吐腥臭脓血痰等),咳嗽气喘,胸膈满闷,口干,烦躁,发热及吐血。
制成中成药
葶贝胶囊
药物组成:北葶苈子、川贝母石膏、瓜蒌皮、黄芩、鱼腥草、麻黄、苦杏仁、白果蛤蚧旋覆花赭石桔梗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痰热壅滞于肺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苔黄或黄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葶苈降血脂片
药物组成:葶苈子、茵陈、泽泻、山楂、黄芩、大黄、木香
功能与主治:宣通气机,疏导积滞,祛除痰湿之邪。用于治疗痰湿阻滞引起的头晕目眩,四肢沉重,肢体麻木,胸闷,便秘,苔黄或白腻;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清热镇咳糖浆
药物组成:葶苈子、矮地茶、鱼腥草、荆芥知母前胡板栗壳、海浮石
功能与主治:清热镇咳祛痰。用于治疗痰热蕴结于肺引起的咳嗽痰黄;感冒,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清肺消炎丸
药物组成:麻黄、石膏、地龙牛蒡子、葶苈子、人工牛黄、苦杏仁(炒)、羚羊角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痰热之邪闭阻肺气引起的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药物组成:麻黄、黄芩、石膏、葶苈子、前胡、炒紫苏子、苦杏仁(炒)、竹茹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治疗小儿风热之邪侵袭肺脏引起的咳嗽痰喘,气促,咳痰喉中作响。
药膳食疗
水饮停肺证,喘咳气急,喘不得卧,胸胁满闷
葶苈子10克,大枣20枚。
将葶苈子炒黄,研成末。大枣加水适量,煎煮滤取400毫升汁液,取出大枣,加入葶苈子末,煮取200毫升汁液。一次服完。
注:此药膳来源与原方组成、用量、功效是一致的,如有食用需求,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葶苈子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葶苈子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葶苈子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本品苦寒,泻肺力强,肺虚寒饮引起的喘息气促,及脾虚引起的水肿胀满者禁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
葶苈子含有葶苈子醇,该成分有强心作用,大剂量使用葶苈子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强心苷中毒症状。
葶苈子生品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其毒性和刺激性成分是芥子油。
鉴别用药
葶苈子与桑白皮
二者都是性寒的药材,都能泻肺平喘,通利小便,消除水肿,治疗肺热及水液停聚于肺引起的咳喘,水肿等,二者常配伍使用。
葶苈子擅长泻肺中的痰饮(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治疗喘促,胸部胀满无法平卧者尤其适宜;因其清除水液,通利小便的作用较强,又可治疗鼓胀(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症),胸腹积水等。但本品药力峻烈,一般只用于实证、重证患者。
桑白皮味甘,性寒,药性比较缓和,擅长清肺热,降肺火,多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黄以及皮肤水肿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