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
简介
一种常见中药材,既是中药又可当作食物
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
有实邪郁火及滑泄者慎服
中药介绍
酸枣仁(Spine Date Seed)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可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酸枣仁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食药物质,在民间简称为“药食同源”),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主要药性
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以粒大、饱满、外皮色紫红者为佳。
性状特征
酸枣仁
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
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一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种皮较脆。气微,味淡。
炒酸枣仁
炒酸枣仁是酸枣仁的炮制品。形如酸枣仁。微鼓起,表面颜色加深,微具焦斑,断面浅黄色。
略有焦香气,味淡。
储存方法
贮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名医别录》:“主心烦不得眠,……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
《本草纲目》:“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主治病证
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作用分析
养心补肝
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的功效,能够滋养心肝的阴血,是滋养性安神药。
能用于治疗心肝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引起的烦躁失眠、胆怯容易受到惊吓、心慌、多梦等。
宁心安神
酸枣仁归属于心经,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能用于治疗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引起的心悸、心中动摇不宁、烦躁失眠、多梦等。
敛汗
酸枣仁味酸,具有收敛止汗的作用。
能用于治疗因身体虚弱导致的经常出汗且在活动后出汗增多、睡觉时出汗但醒来又停止出汗等。
生津
酸枣仁味酸、甘,能生化阴津,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
能用于治疗津液损伤导致的口渴、咽干等。
临床应用
心神不宁证
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治津液损伤引起的口渴,可与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抗抑郁、抗惊厥、改善记忆、抗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酸枣仁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酸枣仁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0~15克。
研末吞服,每次1.5~3克;或入丸、散。
一般为临睡前服用。
炮制方法
酸枣仁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炒酸枣仁
取净酸枣仁,置炒制容器内,用小火加热,炒至鼓起,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时取出。用时捣碎。
常见配伍
酸枣仁配柏子仁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具有补肝养心,宁心安神,益阴敛汗的功效;柏子仁质地滋润,味甘、性平,归属心经,能够养血宁神,又有润肠的功效。
两药合用,能够补肝养心,适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中动摇不宁、胆怯容易受到惊吓、心慌、失眠、汗出量多、便秘等。改为--两药合用,能够补肝养心,适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中悸动、胆怯容易受到惊吓、心慌、失眠、汗出量多、便秘等。
酸枣仁配黄连
酸枣仁能养心安神,补肝除烦;黄连能清心泻火而除烦。
两药合用,前者味酸、甘,后者味苦、性寒,酸得苦寒,能够增强泄热的功效,苦得酸甘,能够转化为阴津而不干燥.适用于心血不足、心火亢盛导致的烦躁,甚至整夜失眠;或口腔糜烂,口苦,或伴有心悸等。
酸枣仁配浮小麦
酸枣仁味甘、酸而性平,既能养心血,宁心神,又能收敛心的阴液而止阴虚有汗;浮小麦味甘、性凉,药品轻浮干枯,擅长止汗,能够去除阴虚发热导致的骨热潮蒸的症状。
两药合用,能够增强养心和收敛止汗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心的阴液外泄导致机体经常出汗且在活动后出汗增多、睡觉时出汗但醒来又停止出汗等。
酸枣仁配生地黄
酸枣仁能够敛汗生津;生地黄味厚气薄,擅长入血液,能够养血滋阴,生津止渴。
两药合用,能够加强敛阴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治疗津液损伤导致的口渴咽干。
组成方剂
酸枣仁汤
功能与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适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可见心烦失眠、心悸不安、头晕眼花、口咽干燥、舌苔发红。
归脾汤
功能与主治: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可见心悸、心中动摇不宁、健忘失眠、睡觉时出汗但醒来又停止出汗、身体疲倦、饭量减少、面色黄而枯槁无光、舌质淡、舌苔薄白。
还适用于脾不统血证,可见便中带血、紫癜、妇女非正常行经期间阴道出血、月经提前且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
天王补心丹
功能与主治:滋阴清热,养血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可见心悸、心中动摇不宁、心烦失眠、精神疲惫健忘、或出现梦遗、手足心发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制成中成药
安神胶囊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养心安神。用于治疗阴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宁、手心脚心胸口烦躁发热、睡觉时出汗但醒来又停止出汗、耳鸣等症状。
枣仁安神颗粒
药物组成:炒酸枣仁、醋五味子、丹参。
功能与主治:养血安神。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烦、头晕;以及出现上述症状的神经衰弱症患者。
药膳食疗
惊悸,怔忡,失眠(心肝血虚型)
猪心1个,茯神15克,酸枣仁15克,远志6克,食盐少许。
将猪心剖开,洗净,放在砂锅内;再将洗净打破的酸枣仁、茯神、远志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炖至猪心熟透即可。加食盐少许调味,吃猪心喝汤。
心肝两虚,心烦不眠
酸枣仁10克,熟地黄10克,粳米30~60克。
将酸枣仁微微翻炒,捣碎,与熟地黄一同煎取药汁,再用药汁煮粥,每日服用3次 [12]。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酸枣仁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酸枣仁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酸枣仁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本品。
体内有实邪郁火的人,以及大便不能随意控制、容易滑出、甚至大便后不能察觉的人慎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生酸枣仁与炒酸枣仁
二者是酸枣仁的不同炮制品种,作用各有偏重。
生酸枣仁擅长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治疗心烦失眠、胆怯容易受到惊吓、心慌、多梦、身体虚弱且汗量多,还能治疗津液伤引起的口渴。
炒酸枣仁使种皮开裂,容易粉碎和煎出药用物质。它的作用与生酸枣仁相近,但养心安神作用更强于生酸枣仁。
酸枣仁与朱砂
二者都有安神定志的作用,能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心中动摇不宁、失眠多梦等。
酸枣仁味甘质润,能养心益肝,宁心安神,擅长治疗心肝两虚、神失所养引起的心烦失眠、胆怯容易受到惊吓、心慌、心中动摇不宁、多梦等。
酸枣仁还能生津止汗,擅长治疗身体虚弱经常出汗且在活动后出汗增多、睡觉时出汗但醒来又停止出汗,以及津液损伤引起的口渴。
朱砂味甘、性寒,且药品质量重,归属心经,能重镇清心,安神定惊,擅长治疗心火亢盛、内扰神明引起的神志不安、胆怯容易受到惊吓、心慌失眠、癫痫等。
朱砂又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体表化脓感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药食同源
酸枣仁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熬粥、炖汤、代茶饮、泡酒等,日常用途广泛。
特点介绍
酸枣仁药食两用性质的双重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其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
酸枣仁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品使用时有所不同。
比如,药用时可以生用,可以经炮制后(如炒制等)使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熬粥、炖汤、代茶饮、泡酒等),而其使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或增或减。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吃法用量
酸枣仁作为中药时,成人每天用量为10~15克。
酸枣仁作为食品可适量食用,可浸泡、煎、煮、熬等食用,还可加工成各种食品等。
药膳应用
粥类
酸枣仁粥
材料:酸枣仁30克,柏子仁15克,大枣10克,粳米100克。
做法:酸枣仁捣碎煎煮取汁,加柏子仁、大枣、粳米煮粥。
功效:养心安神。
汤类
枣仁牡蛎汤
材料:酸枣仁30克,茯苓12克,牡蛎肉150克。
做法:牡蛎肉洗净,加水煎煮,等肉煮熟后加入酸枣仁和茯苓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
枣仁银耳汤
材料:酸枣仁30克,银耳20克,红糖适量。
做法:酸枣仁研碎,煎煮取汁。银耳洗净泡软,和酸枣仁汁一起煮,加入红糖适量,搅拌即可。
功效:安神。
茶类
枣仁杞子茶
材料:枸杞子6克,酸枣仁10克。
做法:共同放入沸水冲泡,盖上盖子闷15分钟即可。
功效:宁心安神,健脑益智。
酒类
酸枣仁酒
材料:酸枣仁25克,柏子仁20克,大枣15克,枸杞子20克,白酒1升。
做法:上面几种药洗净研末,用纱布包好,用白酒浸泡,密封7天,过滤去渣取汁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
营养成分
含有维生素C、氨基酸及铁、锰、铜、锌、镍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食用注意
体内有实邪郁火的人,还有大便不能随意控制、容易滑出、甚至大便后不能察觉的人慎服。
根据中医九种体质学说,适宜食用酸枣仁的人群为阴虚体质型。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