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子宫颈腺癌
概述
大部分宫颈腺癌与HPV感染有关
主要表现为接触后阴道流血、异常阴道排液等
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有复发风险或晚期需采用放化疗结合
早期预后较好,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
定义
子宫颈腺癌是宫颈癌的一种病理分型。子宫颈腺癌又称为宫颈腺癌,为源自宫颈柱状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分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
分型
根据2020年WHO对子宫颈腺癌进行的病理分类,主要分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和非HPV相关两大类。其中,非HPV相关型占比较少见,此种类型发现比较困难,发病年龄大,预后差。
HPV相关:普通型、绒毛管型、黏液性癌、非特异型、肠型、印戒细胞型、产黏液的复层上皮浸润性癌。
非HPV相关:浆液性癌、胃型、透明细胞癌、中肾管癌、子宫内膜样癌。
发病情况
近年来子宫颈腺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占子宫颈癌的20%~25%。
子宫颈腺癌是什么意思
子宫颈腺癌也就是来自于宫颈管并浸润宫颈管壁的恶性肿瘤,是宫颈癌中的一个类型。
子宫颈腺癌其实就是宫颈癌,是来自于宫颈管同时对宫颈管壁等形成侵犯的恶性肿瘤,是宫颈癌当中的一个组织学分型,多考虑和HPV感染、内分泌紊乱、药物等因素相关。
大部分患者不会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等情况,通过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等方可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情况采取放疗、化疗等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子宫颈腺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尽早治疗。
病因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最重要的病因,大部分宫颈腺癌与HPV感染有关,但少部分宫颈腺癌与 HPV 无关。
致病原因
高危型HPV感染
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致病因素。
其中HPV16和18与宫颈腺癌关系最为密切,尤其HPV18。
高危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
性生活开始过早,有多个性伴侣。
初产年龄过早,宫颈癌发病风险升高。
多孕多产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免疫缺陷与抑制
HIV感染,或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HPV病毒感染率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遗传因素
某些少见的基因突变与宫颈癌发病相关,该家族女性成员发生宫颈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其他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发病机制
病理演变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HPV感染到少数患者发展为宫颈癌一般需要5~20年的时间。
宫颈的移行带为宫颈癌好发部位。在移行带形成过程中,宫颈上皮化生活跃,如果受到HPV感染及外来其他致癌物质刺激,容易发生病变。当病变程度的逐渐加重,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则形成宫颈浸润癌
分子发病机制
HPV-DNA整合:持续感染HPV、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以及宫颈局部微环境改变,可以最终导致HPV-DNA整合,表达癌基因。
细胞周期失控:在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端粒酶被激活,抑癌基因被抑制。同时,正常的细胞凋亡被抑制,而免疫系统也未能有效监测到这些异常,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变成癌细胞。
症状
很多患者早期没有症状,而是通过宫颈癌筛查检出。出现症状时,最常见的是接触性阴道出血。
主要症状
阴道流血
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阴道排液
部分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
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疼痛
多发生于晚期复发患者或合并感染者,常位于下腹、下肢或骶尾部。
泌尿道症状
常为感染引起,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肿瘤侵犯膀胱,可引起血尿、脓尿等症状,甚至引起膀胱阴道瘘(膀胱和阴道由不正常的瘘管相通)。
肿瘤浸润主韧带,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少数晚期患者死于尿毒症。
消化道症状
排便困难:肿瘤浸润主韧带、骶韧带时,可压迫直肠,造成排便困难。
血便、黏液便:肿瘤侵犯直肠,可产生血便、黏液便,最后可形成直肠阴道瘘(阴道与直肠由不正常的瘘管相通)。
其他症状
可能会出现精神减退、乏力、发热、消瘦、贫血、水肿等全身性症状。
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又称恶液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就医
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妇科。您可以根据如下清单对症状、既往史、用药史进行回忆,以便准确快速回答医生问题,提高就诊效率。
就医科室
妇科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同房后阴道出血、白带异常时,应该及时前往妇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需专科查体,建议着宽松的服饰。建议避开月经期。
同房后出血,应停止同房,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异常的阴道出血,多长时间了?是否与同房有关?
是否有阴道分泌物异常?
大小便是否正常?
是否有乏力伴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病史清单
是否有HPV感染史?
是否有宫颈癌筛查异常?
家属是否患有宫颈癌?
是否长期服用避孕药物?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HPV检测、阴道镜及活检结果。
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
影像检查:妇科超声检查、CT、磁共振(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避孕药:如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复方雌醚-氯地孕酮甲地孕酮等。
诊断
医生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宫颈活检病理等确诊。临床分期需要 2 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妇科医生决定。
诊断依据
病史
高危型HPV感染史。
不洁性交史。
宫颈癌家族史。
临床表现
症状
不明原因的接触性阴道出血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白带异常。
专科检查
视诊: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还应注意癌浸润范围,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形状、体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双合诊及三合诊检查:了解肿瘤质地、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阴道旁、宫颈旁及子宫旁有无浸润,肿瘤与盆壁关系,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陷凹、直肠及周围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用于了解血象情况,是否有感染、贫血,尿便是否有异常,以了解是否有肿瘤侵犯。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可以协助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和治疗后的随诊监测,尤其在随诊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宫颈腺癌可以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或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转移、侵犯范围和程度(包括评价肿瘤局部侵犯的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等情况。
腹盆腔超声
包括经腹部及经阴道(或直肠)超声两种方法。
主要用于宫颈局部病变的观察,同时可以观察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肾盂积水以及腹盆腔其他脏器的转移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
盆腔MRI是宫颈癌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盆腔MRI有助于判断肿瘤大小和位置,还能明确病变侵犯范围,为治疗前分期提供重要依据。
可判断盆腔、腹膜后及腹股沟区域的淋巴结有无转移等。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可以很好地显示中晚期病变,有助于观察宫颈病变与周围结构(如膀胱、直肠等)的关系、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大范围扫描腹盆腔及其他器官是否存在转移。
核医学检查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费用昂贵,一般医生不推荐使用PET-CT评价宫颈癌的局部浸润情况。对于下列情况,有条件者可用:
FIGO分期为ⅠB2 期及以上的初诊患者治疗前分期。
因其他原因行单纯子宫切除术意外发现宫颈癌需要全身评估者。
随诊过程中出现可疑复发转移的患者等。
核素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胸部X线及胸部CT
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肺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检查
阴道镜或直视下的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HPV检测
是现阶段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初筛手段,特别是对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目前主要采用HPV检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活组织病理检查为确诊依据。
宫颈腺癌常位于宫颈管内、且为非连续性病变,建议同时行宫颈管搔刮术以确定有无额外的病变。
宫颈无明显癌变可疑区时,可在鳞-柱交界部取材。
腔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适用于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肉眼无可见癌灶时,主要观察宫颈阴道病变上皮血管及组织变化。对于HPV16及18型阳性的患者建议直接进行阴道镜,并行组织学活检。
膀胱镜、直肠镜检查:临床上怀疑膀胱或直肠受侵的患者,应对其进行相应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临床上不能除外子宫内膜病变时,建议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
分期
目前采用的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会议修改的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宫颈腺癌同宫颈鳞癌。
Ⅰ期
肿瘤严格局限于宫颈。要确诊IA期宫颈癌,需要进行锥切,并仔细地对标本的切缘进行病理检查。
ⅠA:镜下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5毫米。
ⅠA1:间质浸润深度≤3毫米。
ⅠA2:间质浸润深度>3毫米,但≤5毫米。
ⅠB:肿瘤局限于宫颈,镜下最大浸润深度>5毫米。
ⅠB1:间质浸润深度>5毫米,最大径线≤2厘米。
ⅠB2:2厘米<肿瘤最大径线≤4厘米。
ⅠB3:肿瘤最大径线>4厘米。
Ⅱ期
肿瘤超过子宫颈,但未达骨盆壁且未达阴道下1/3。
ⅡA:累及阴道上2/3,无宫旁浸润。
ⅡA1:肿瘤最大径线≤4厘米。
ⅡA2:肿瘤最大径线>4厘米。
ⅡB:有宫旁浸润,但未扩展至盆壁。
Ⅲ期
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和/或累及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ⅢA:肿瘤累及阴道下1/3,没有扩展到骨盆壁。
ⅢB: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ⅢC:累及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论肿瘤大小和范围。
ⅢC1:仅累及盆腔淋巴结。
ⅢC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或肿瘤播散超出真骨盆。泡状水肿不能分为Ⅳ期。
ⅣA: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病理证实)。
ⅣB:肿瘤播散至远处器官。
鉴别诊断
宫颈良性病变
相似点:都可以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
不同点:宫颈良性病变包括宫颈息肉、宫颈内膜异位症、宫颈结核性溃疡、宫颈肌瘤等,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癌相鉴别。
其他宫颈恶性肿瘤
相似点:都有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异常排液症状。
不同点: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肉瘤淋巴瘤、转移性癌(以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多见)等宫颈恶性肿瘤,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癌相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早期患者争取治愈;晚期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ⅠA~ⅡA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IIB及以上类型则采取放化疗及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是早期宫颈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适用于ⅠA~ⅡA患者。
由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风险较高,对于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酌情建议在子宫切除术时切除卵巢。
ⅠA1期
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力的患者。
ⅠA2期
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宫颈锥切或根治性宫颈锥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ⅠB1、ⅠB2、ⅡA1期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放疗。
根治性宫颈锥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IB1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放化疗治疗
ⅠB3期和ⅡA2期
首选同步放化疗:指放疗的同时进行的化疗,也称增敏化疗。首选药物为顺铂
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取样,术后个体化辅助治疗。
指在手术前进行2~3个疗程的化疗。主要用于局部肿瘤大的早期患者。
目的:缩小肿瘤体积,消灭微转移灶和亚临床病灶,使原来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
最常用的是药物紫杉醇+顺铂。
同步放化疗后辅助子宫切除术。
ⅡB~ⅣA 期
同步放化疗。
系统治疗
主要用于ⅣB 期的宫颈腺癌的治疗。
以系统治疗为主,支持治疗相辅助,部分患者可联合局部手术或个体化放疗。
系统性化疗
主要用于既不能手术也不能放疗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一线化疗方案:顺铂联合紫杉醇、顺铂联合紫杉醇及贝伐珠单抗等。
一线单药化疗药物:卡铂、顺铂和紫杉醇。
靶向治疗
常用靶向药物有贝伐珠单抗,常与化疗联合应用。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等也已在临床试用中。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参与临床试验,以期获得更好的生存期。
预后
宫颈腺癌的主要预后因素与宫颈鳞癌相同,包括分期、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血管侵犯、肿瘤级别和HPV感染状态。
治愈情况
对于宫颈鳞癌、腺癌是否存在不同的预后和转归尚有争议。
研究表明Ⅰ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81.6%,Ⅱ期为61.3%,Ⅲ期为36.7%,Ⅳ期仅为12.1%。显示了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升高,其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
预后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等。
临床分期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临床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期宫颈腺癌预后较好,但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的复发率和无瘤生存期有关,发生淋巴结转移则预后较差。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也是宫颈癌的一个重要预后因素。总体而言,肿瘤细胞分化越差,患者的5年生存率越低。
组织学类型
特殊组织学类型如胃型、透明细胞癌、中肾管癌、印戒细胞癌等,预后较其他类型的腺癌更差。
HPV相关性
有研究表明,与 HPV 相关腺癌相比,非 HPV 相关腺癌发病年龄更大、临床分期更晚,其中 50%以上患者诊断时已为 FIGO 分期Ⅱ~Ⅳ期。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HPV 相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比非 HPV 相关腺癌患者的更长。
日常
宫颈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可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风险。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取足够的水分、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
生活管理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防止器官功能的衰退。
心理支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及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随诊复查
随诊频率和检查内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以下内容如果与医嘱不符,请遵医嘱。
随诊频率
治疗结束后一般性的随诊计划如下,具体请遵医嘱。
最初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
第3~5年,每6个月复查1次。
5年后,每年复查1次。
随诊项目
查体:全身体格检查、妇科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或糖类抗原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
影像学检查:妇科超声、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胸部CT、盆腔MRI,必要时行PET-CT检查
病理检查:宫颈或阴道残端TCT、HPV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预防
重点预防
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有以下分类:
二价疫苗:针对HPV16、18型。
四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型。
九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31、33、45、52、58型。
二级预防:防癌筛查
HPV感染是宫颈腺癌的主要因素。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及早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阻止癌变过程。
筛查频率:
<25岁女性:原则上不筛查。
≥25、<65岁女性:HPV单独筛查,5年一次;细胞学(TCT)检查,3年一次;或者HPV和细胞学联合筛查,5年一次。
65岁以上女性,既往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可终止筛查。
存在高危险因素的妇女:如HIV感染妇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妇女、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妇女,既往因CIN2、CIN3、AIS(宫颈原位腺癌)、子宫颈浸润癌接受过治疗的妇女,可以提前开始筛查,并缩短宫颈癌筛查间隔。
一般预防
预防性传播疾病:使用安全套可降低HP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风险。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和锻炼习惯,限制酒精摄入,以增强免疫力,降低罹患宫颈腺癌的风险。
注意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和护垫。
控制生育:避免多个性伴侣、早龄初产、过多生育,以降低生殖道疾病和宫颈癌的风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