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牡蛎
简介
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脾胃虚寒者慎用,湿热实证者忌服
中药介绍
生牡蛎(Oyster Shell)取自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李时珍认为牡蛎并非胎生、卵生而来,故以牡代指无性繁殖,因其为软体动物,故名蛎,因其为牡蛎晒干制成,所以被称为生牡蛎。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等病症。
主要药性
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
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碾碎。以内面光洁、色白者为佳。
性状特征
长牡蛎
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长10~50厘米,高4~15厘米。右壳较小,鳞片坚厚,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外面平坦或具数个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壳顶二侧无小齿。左壳凹陷深,鳞片较右壳粗大,壳顶附着面小。
质硬,断面层状,洁白。气微,味微咸。
大连湾牡蛎
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鳞片起伏成波浪状,内面白色。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自壳顶部放射肋数个,明显,内面凹下呈盒状,铰合面小。
近江牡蛎
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右壳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后鳞片层层相叠,内面白色,边缘有的淡紫色。
储存方法
贮存在干燥容器内,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本草备要》:“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老血疝瘕。涩以收脱,治遗精崩带,止嗽敛汗,固大小肠。。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主治病证
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
作用分析
重镇安神
生牡蛎味咸质重,入肝肾经,质重能镇,有镇静安神的功效。
适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
潜阳补阴
生牡蛎味咸性寒,善于沉降,入肝肾经,有平肝潜阳,益阴清热的功效,还有益肾之功。
擅长治疗阴虚阳亢引起的眩晕耳鸣、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等症。
软坚散结
生牡蛎味咸性寒,咸能软坚,因此具有软坚散结,化痰清热的功效。
擅长治疗痰湿留滞,痰火郁结,脏腑失调,痰凝气壅所导致的瘰疬痰核、瘿瘤等。还可以治疗气滞血瘀所导致的癥瘕痞块(下腹部结块)等。
临床应用
肝阳上亢证
心神不宁证
治疗心神不宁者,常与龙骨相须为用。
瘰疬瘿瘤,癥瘕痞块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生牡蛎具有镇静、抗惊厥、镇痛、脑保护、提高免疫、抗肝损伤、抗氧化、抑菌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生牡蛎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生牡蛎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30克,宜打碎先煎。
入丸、散,外用时适量,研末干撒、调敷,或作扑粉。
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洗净,干燥,碾碎。
常见配伍
生牡蛎配鳖甲
生牡蛎重镇安神,软坚收敛;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两药配伍,既重镇安神,又滋阴潜阳,还可以软化痰结、消散瘀血,为滋阴息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之常用对药。
适用于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烦躁,心悸失眠,以及热病伤阴,肝风内动所导致的痉挛抽搐等;还适用于癥瘕积聚(表现为腹部出现有形或无形的积块,有胀痛感)以及妇人崩中漏下等。
生牡蛎配龟甲
生牡蛎潜阳安神,重镇力强而滋阴壮骨力弱;龟甲滋阴潜阳,强筋健骨,滋阴健骨力强而重镇力弱。
两药配伍,滋阴息风、强筋健骨、重镇安神之功相得益彰,适用于阴虚阳亢,头晕目眩,烦躁不安之症。
组成方剂
救逆汤
功能与主治:镇惊安神。适用于伤寒表证,发汗伤及阳气引起的惊狂,卧起不安者,还可治疗火逆烦躁,胸腹动剧及疟疾引起的气逆上冲者。
制成中成药
泻肝安神丸
功能与主治:清肝泻火,重镇安神。用于肝火亢盛,心神不宁所致的失眠多梦,心烦以及神经衰弱者。
心通口服液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气阴两虚、痰瘀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心痛、胸闷、气短、呕恶、纳呆及冠心病心绞痛等。
药膳食疗
神疲消瘦,惊悸多梦
牡蛎(生)100克、龙骨(生)30克、山茱萸10克、粳米50克。
将生龙骨、生牡蛎打碎,加水先煎1小时,再加山茱萸煎煮半小时,滤渣取汁再煮半小时,加入粳米熬粥,每日早、晚服用。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生牡蛎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生牡蛎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脾胃虚寒者慎用、湿热实证者忌服生牡蛎,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湿热实证者忌服。
有生牡蛎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生牡蛎与生龙骨
两药均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阴虚阳亢、头晕目眩等症,常配伍使用。
生牡蛎以入肝经为主,平肝潜阳功效显著,又能软坚散结,适用于瘰疬瘿瘤(颈部的淋巴结结核)、癥瘕痞块(下腹部肿块)。
然而生龙骨以入心经为主,镇惊安神功效显著。
生牡蛎与煅牡蛎
两药均为牡蛎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亦各有偏重。
生牡蛎擅长重镇安神、潜阳益阴、软坚散结,常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颈部的淋巴结结核),癥瘕痞块(下腹部肿块)等。
然而煅牡蛎收敛固涩功效显著,常用于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不固之证;并能制酸止痛,用治胃痛泛酸。
生牡蛎与石决明
两药均能平肝潜阳、益阴清热,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
生牡蛎镇惊安神功效显著,适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
但石决明擅长清肝火、益肝阴而明目退翳,适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视物昏花等症。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