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蔓荆子
简介
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血虚有火引起的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中药介绍
蔓荆子(Shrub Chastetree Fruit)取自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头晕目眩等。
主要药性
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山东、浙江、福建、江西。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除杂质,晒干。
以粒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性状特征
蔓荆子
本品呈球形。表面呈灰黑色或黑褐色,覆盖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陷,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
重量轻,质地坚韧,不易破碎。气味特殊而芳香,味淡,微辛。
炒蔓荆子
本品是蔓荆子的炮制品。表面呈黑色或黑褐色,基部有的可见残留宿萼和短果梗。
气味特殊而芳香,味淡,微辛。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名医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
《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主治病证
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作用分析
疏散风热
蔓荆子味辛,能疏散风邪;性微寒,能清热。本品解表之力较弱,其药力偏于疏散头面部的邪气,多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引起的头面诸疾。
本品还具有止痛作用,尤其擅长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昏头痛,以及风邪向上攻冲引起的偏头痛。
清利头目
蔓荆子药性轻盈,擅于向上升发,不仅能疏散风热之邪,还能清利头目,可治疗风热向上攻冲引起的眼睛红肿疼痛,视物昏花,多泪,牙龈肿痛。
本品与补气、升举阳气的药配伍,还可治疗中气不足(脾胃气机虚弱),清阳不升(轻清的阳气无法向上升举)引起的耳鸣耳聋。
祛风止痛
蔓荆子还有祛除风邪,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之邪引起的肢体筋骨麻木疼痛。
临床应用
风热头痛,偏头痛
治风热头痛,头昏,发热,怕风,常配伍薄荷、菊花、桑叶等。
治偏头痛,常配伍川芎白芷细辛等。
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治风热之邪向上攻冲头部引起的眼睛红肿疼痛,视物昏花,怕光,多泪,牙龈肿痛,常配伍菊花、蝉蜕、刺蒺藜石膏、白芷等。
治中气不足(脾胃气机虚弱),清阳不升(轻清的阳气无法向上升举)引起的耳鸣耳聋,可配伍黄芪、人参、升麻葛根、炙甘草等。
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可配伍枸杞子熟地黄等。
风湿痹痛
治疗风湿之邪引起的痹证,症见肢体筋骨麻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可配伍羌活独活、川芎、防风藁本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蔓荆子有解热、镇静、镇痛、抗菌、抗病毒、降压、平喘祛痰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蔓荆子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蔓荆子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本品还可浸酒服用,或入丸剂、散剂。
外用适量,可捣烂敷于患处。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蔓荆子
取原药材,将杂质去除干净,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炒蔓荆子
取干净的蔓荆子,放在炒制容器内,用小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搓去蒂下白膜(宿存萼)及枝梗,筛净。用时捣碎。
常见配伍
蔓荆子配菊花
二者都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菊花的药性能进入气分(按病邪侵犯人体可分为卫气营血四种情况,气分属于邪气刚刚往内里侵犯的程度),药性轻盈、清透,擅于疏散邪气;蔓荆子擅于入经络,能起到通窍止痛的作用。
二者配伍,能增强祛除风邪,清热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向上攻冲头部引起的头痛头晕。
蔓荆子配连翘
蔓荆子入肺经,其药性升浮、轻盈,可以向上散布药力,解除侵袭肌肤表面的风邪,通窍止痛;连翘药性轻盈、清透,而且本品性凉,擅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二者配伍,药性轻清宣散,能清热解毒,祛除风邪,止痛,常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向上攻冲头面引起的风火头痛,暴发火眼(相当于传染性结膜炎,又称为红眼病)。
蔓荆子配川芎
蔓荆子擅于祛除风邪,止痛;川芎擅于活血祛瘀,祛除风邪,止痛。
二者配伍,具有活血,祛除风邪,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牙痛,关节疼痛。
蔓荆子配人参
蔓荆子擅于祛除风邪,止痛、清利头目;人参擅于补气。
二者配伍,可以起到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平素气虚,感受风邪引起的头晕,头痛,目疾,耳鸣。
组成方剂
益气聪明汤
药物组成: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白芍药、黄柏、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益气,升举阳气,聪耳明目。适用于治疗中气不足(脾胃气机虚弱),清阳不升(轻清的阳气无法向上升举),风热之邪上扰头部,头痛眩晕,或内障初起,视物不清,或耳鸣耳聋,或齿痛等。
顺气和中汤
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当归、芍药、炙甘草、升麻、柴胡、蔓荆子、川乌细辛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举阳气,祛除风邪,调和血脉。适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头痛。
羌活胜湿汤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祛除风邪和湿邪,止痛。适用于治疗风湿之邪侵袭肌表引起的痹痛,症见肩背疼痛不可转头,头痛,身体沉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动身体。
制成中成药
芎菊上清丸
药物组成:菊花、川芎、连翘、薄荷、炒蔓荆子、黄芩、栀子、黄连、羌活、藁本、防风、白芷荆芥穗桔梗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除肌表的邪气,疏散风邪,止痛。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怕风,发热,偏正头痛,流清涕,牙疼,咽喉疼痛。
拨云退翳丸
药物组成:蝉蜕蛇蜕木贼密蒙花、盐炒蒺藜​、菊花、荆芥穗、蔓荆子、薄荷、黄连、地骨皮楮实子天花粉、当归、川芎、花椒、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散风邪,清热,提高视力,改善视物模糊。用于治疗风热之邪上扰头面引起的目翳外障(眼内生有遮蔽物,阻挡视线),视物不清,眼睛隐痛流泪。
辛芳鼻炎胶囊
药物组成:辛夷水牛角浓缩粉、黄芩、龙胆、柴胡、白芷、川芎、细辛、薄荷、菊花、荆芥穗、防风、炒蔓荆子、桔梗、炒枳壳
功能与主治:解除肌表的邪气,疏散风邪,清热解毒,宣散肺气,通鼻窍。用于治疗风热蕴肺引起的慢性鼻炎,鼻窦炎
黄连上清丸
药物组成:黄连、姜制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酒炒黄柏、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散风邪,清热,泻火止痛。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向上攻冲头面,肺胃热邪旺盛引起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相当于传染性结膜炎,又称为红眼病),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颜色深黄。
换骨丸
药物组成:麻黄、酒炙铁丝威灵仙、防风、米泔炙苍术、微炒蔓荆子、白芷、川芎、蜜炙桑白皮苦参、蜜炙槐角、黑豆酒炙何首乌、人参、五味子木香
功能与主治:疏散风邪,祛除湿邪,活络止痛。用于治疗风湿之邪阻滞经络,症见四肢麻木,周身疼痛,筋骨无力,走路艰难。
药膳食疗
耳聋
蔓荆子(微炒)100克,白酒500毫升。
将蔓荆子浸入酒中,冬季浸7日,夏季浸3日,去滓。每次饮用20~40毫升。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蔓荆子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蔓荆子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本品应按照医生叮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蔓荆子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血虚有火引起的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生蔓荆子与炒蔓荆子
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除风邪,止痛;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牙龈肿痛,眼睛红肿多泪,视物不清,头晕目眩,以及风湿之邪引起的肢体筋骨麻木疼痛。
生蔓荆子的功效偏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常用于治疗风热头痛,鼻塞,眼睛红肿疼痛。
炒蔓荆子是蔓荆子的炮制品,其辛散的药性比较缓和,擅于升举清阳之气,祛除风邪,止痛,常用于治疗耳目失聪,风湿之邪引起的肢体筋骨麻木疼痛,偏正头痛。
蔓荆子与藁本
二者都能祛风湿,止痹痛,都擅于治疗头痛,风湿之邪引起的肢体筋骨麻木疼痛、紧张僵硬等症。
但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主要疏散侵犯头面的风热之邪,有散风止痛的作用,擅于治疗外感风热引之邪起的头痛,眼睛红肿。
藁本味辛性温,药势雄壮,擅于到达头顶,以发散风寒之邪见长,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顶疼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