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外阴萎缩
概述
发生于老年女性的外阴皮肤黏膜萎缩性病变
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有外阴瘙痒、灼痛等不适
多由卵巢功能衰退引起,还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
一般不需要治疗,症状明显者多采取非手术治疗
定义
老年性外阴萎缩是指发生于老年女性,以外阴皮肤和黏膜全部或部分组织减少及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皮肤萎缩性病变,属于外阴皮肤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目前尚无权威的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有过卵巢切除手术史者及绝经后的女性(一般为50岁左右)。
分型
根据病因可分为两类。
老年生理性外阴萎缩:指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外阴皮肤萎缩,是老年女性外阴皮肤正常的生理过程。
老年病理性外阴萎缩:指由病理因素导致的外阴萎缩,非自然发生。
病因
致病原因
基本病因
外阴皮肤萎缩的原因很多,但都源于皮肤营养障碍,以下因素都可导致皮肤营养障碍。
卵巢功能衰退或缺失
人工或自然绝经、卵巢切除手术、药物假绝经治疗等,都可能导致卵巢功能衰退或缺失,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外阴萎缩。
慢性炎症
多种发生于外阴的慢性炎症都会导致外阴萎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引起的外阴炎。
遗传因素
尚未完全明确,但家族中有外阴萎缩者更易患病。
营养不良
维生素缺乏可能与本病有关,尤其是维生素A缺乏。
免疫因素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外阴部,导致外阴萎缩。
物理因素
长期压迫、拉扯、搔抓外阴皮肤。
外阴皮肤创伤或手术。
化学因素
盆腔部位放疗导致的放射性损伤。
尿液或阴道分泌物的慢性刺激。
外阴长期接触香水或肥皂等化学物质。
高危因素
吸烟。
缺乏性生活。
盆腔手术,尤其是卵巢手术。
外阴手术。
发病机制
老年性外阴萎缩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多与卵巢功能衰退或缺失引起的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女性的泌尿生殖器官上皮中有大量雌激素受体,在正常雌激素水平影响下,能够维持上皮表面较厚的皱褶和湿润。
当各种原因导致卵巢功能低下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减低,外阴、阴道、子宫等内外生殖器官和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的上皮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状态,上皮变薄、干燥、弹性减低,发生萎缩,引发本病。
症状
典型症状
老年性外阴萎缩主要是局部皮肤外观的改变,大小阴唇及阴蒂干燥、变薄、皱缩、体积缩小,皮肤表面光滑,阴毛脱落,无其他明显症状。伴有其他病变时还可出现以下症状:
外阴红肿、瘙痒、干燥、灼痛、刺痛等不适。
持续的阴道干燥、阴道烧灼痛。
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异味,呈淡黄色。
性交痛或性交困难。
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和尿失禁。
轻度大便失禁。
并发症
就医
需要就医的情况
外阴皮肤颜色、质地出现异常。
外阴有红肿、瘙痒、干燥、灼痛、刺痛等不适。
有持续的阴道干燥、阴道烧灼痛。
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异味,呈淡黄色。
出现性交痛或性交困难。
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和尿失禁。
出现轻度大便失禁。
出现月经改变、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等表现。
建议就诊科室
如果仅有外阴皮肤改变,以及外阴部瘙痒、刺痛等不适,应到皮肤性病科就诊。
如果伴有阴道干燥或灼烧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应到妇科、妇产科就诊。
确诊后根据病情到皮肤性病科、妇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治疗。
就诊准备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医前需要通过医院的官网、官方App、114等正规渠道挂号,准备好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异地就医者还要办理备案手续。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有什么不舒服?不舒服持续多久了?
月经正常吗?最近一次月经是什么时候?
性生活正常吗?过程中是否有不适?
排尿次数、尿量等有没有明显变化?
有没有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等情况?
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是否曾患有其他疾病?如何治疗的?
是否做过什么手术?
有长期服用药物吗?
有药物过敏吗?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为什么会得老年性外阴萎缩?
老年性外阴萎缩是正常的吗?
老年性外阴萎缩严重吗?
能自愈吗?能根治吗?
需要治疗吗?有推荐的治疗方案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后的效果如何?
诊断
疾病诊断
医生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典型的外阴形态特征即可诊断,但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史
多有绝经史或月经紊乱史。
部分可有盆腔手术史、药物性闭经治疗史。
临床表现
老年女性有外阴皮肤改变,伴有瘙痒、灼痛。
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可了解一般健康状况,多有乳房萎缩下垂。
妇科检查:主要检查外阴部,可观察阴毛多少和分布情况,皮肤和黏膜颜色及质地变化。大阴唇内侧、小阴唇及阴蒂皮肤黏膜干燥、变薄、皱缩、体积缩小等表现,提示存在外阴萎缩。
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激素测定:选择性激素测定有助于判断卵巢功能状态,包括雌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抑制素B、抗米勒管激素等,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提示卵巢功能减低。
阴道分泌物检测:适用于有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瘙痒或灼痛者,可判断有无生殖系统感染。
组织病理学检查
外阴病变处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本病,也可了解是否伴有其他外阴皮肤病,以及帮助排除癌变。
病变组织在镜下显示表皮变薄,棘细胞层减少,乳头变平;真皮厚度变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数量减少,并有轻度退行性变,即可确诊为老年性阴道萎缩。
阴道镜检查
可在阴道镜下直接观察放大后的外阴、阴道、宫颈等部位,有助于排除癌变。
鉴别诊断
老年性外阴萎缩需要与外阴癌进行鉴别。
相同点:都可有外阴瘙痒症状。
不同点:外阴癌的瘙痒症状较为剧烈,且常伴有外阴疼痛、排尿时灼痛,外阴部可有肿块,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
治疗
本病多为生理性,无明显症状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症状明显者,可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改善症状。
外阴萎缩严重、其他治疗无效,怀疑有恶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对于无明显症状者,一般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外界刺激、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即可。
保持外阴清洁
注意每日用温水清洁外阴。
清洗外阴时避免使用特殊的清洁剂。
清洗外阴后及时擦干,保持局部干燥。
避免外界刺激
避免香水、肥皂、刺激性药物等刺激外阴。
保护外阴,避免外阴创伤,避免用手或器械搔抓外阴。
选择材质合适、柔软、宽松、舒适的贴身衣物,避免穿不透气的人造纤维内裤。
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伴有其他可能引起外阴萎缩的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如果症状较为明显,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上述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可自行用药。
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
雌激素
可补充雌激素,改善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但可增加多种疾病风险,目前多不推荐口服雌激素治疗。
维生素
抗感染药物
外用药物
止痒药物
雌激素
润滑剂
合并阴道萎缩者,可使用含有透明质酸钠及维生素E的阴道润滑剂,可有效缓解阴道干燥、瘙痒、灼痛症状及性生活不适。
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对外阴粘连导致性交困难者,可采取手术矫形,改善症状。
对怀疑恶变者,可采取单纯外阴切除术,术后切除的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外阴癌。术后也需要定期复查,防止发生外阴癌。
预后
治愈情况
老年性外阴萎缩多为生理性,不可自愈,也很难根治或治愈,但对寿命多无影响。
有症状者,在接受外用或口服药物治疗后,多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
老年性外阴萎缩会产生外阴瘙痒、灼痛或刺痛等不适,影响睡眠及白天正常的学习、工作等。
老年性外阴萎缩会导致外阴皮肤外观改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老年性外阴萎缩常伴有性交痛、性交困难,降低性生活满意度,影响家庭和谐。
老年性外阴萎缩还会导致外阴屏障功能减弱,增加感染的风险。
老年性外阴萎缩还可能会恶变,发展为外阴癌。
日常
日常生活
保持外阴清洁
可定期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或其他刺激性的清洗用品。
清洗外阴后擦干,保持局部干燥。
避免搔抓外阴或用不洁净的手接触外阴。
改善饮食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改善生活习惯
穿着棉质洁净的内裤,并定期清洗、晾晒。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或熬夜。
舒缓情绪,避免紧张、焦虑。
及时就医
如果外阴或阴道出现异常分泌物、异味、瘙痒等症状,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预防
老年生理性外阴萎缩是绝经后的正常过程,难以有效预防;老年病理性外阴萎缩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以下措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分充足,可选择豆类、奶类、肉类、鱼类、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坚果类等。
改善生活方式
避免吸烟。
保持规律的作息。
保持适当、规律的性生活。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等。
保持外阴卫生
每日温水清洗外阴。
避免应用可能包含刺激物的凝胶、含香水的洗浴产品、香皂等清洁外阴。
避免局部创伤与刺激
注意保护外阴,避免压迫、拉扯、搔抓外阴。
避免穿着紧身化纤内裤,应选择宽松棉质内裤。
预防感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尤其是内衣、浴巾等。
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外阴。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果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应积极治疗。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