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怀孕
概述
女性出现一些类似怀孕的症状与体征,但并未真正怀孕
出现类似怀孕的症状与体征,如停经、疲乏、恶心、呕吐、腹部隆起,甚至自觉胎动
假孕本身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存在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应该接受心理治疗
能否治愈或治愈后是否复发取决于病因是否解除
定义
假性怀孕是指女性因为出现一些类似怀孕的症状与体征,以为自己怀孕了,但检查结果显示并未真正怀孕,是一种由于精神心理原因而发生躯体症状的心身疾病。
这类女性会出现一些类似怀孕的症状与体征,如停经、恶心、呕吐、腹部隆起,甚至自己感觉到了胎动,但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不升高,超声看不到妊娠囊。
病因
致病原因
非疾病原因
如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占大多数。
疾病原因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
当机体处于生物-社会-精神的应激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合成和分泌缺陷或水平下降而导致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而假孕则往往是因为妇女思子心切的精神神经内分泌影响生殖内分泌,出现黄体生成素(LH)脉冲与雌、孕激素测定升高,催乳素(PRL)的升高与泌乳等均类似怀孕,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不会升高。
消化系统疾病
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胆道结石等可导致恶心、呕吐、乏力等,若恰巧未避孕且合并闭经,可能会误以为怀孕了。
盆腔和腹部肿瘤
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疾病可能出现下腹膨隆。
不孕、复发性流产
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下丘脑垂体疾病,药物性、神经精神性、其他疾病以及特发性。而假孕就是因为神经精神性原因导致的泌乳素升高,但心理治疗后即恢复正常。
心理精神疾病
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而由于外界环境导致的心理精神疾病,如经历了丧偶、丧子类似的不良生活事件,可能出现情绪改变、食欲的改变、体重的变化、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影响下丘脑生殖功能的调控,出现类似假孕的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病机制
假性怀孕是一种典型的精神心理原因而发生躯体症状的身心疾病,具体机制不清楚。曾提出假孕的产生是由于忧郁。目前存在三种假说。
心身假说: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改变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从而引起妊娠的症状和体征,如闭经。
身心假说:身体变化可以让容易曲解躯体刺激的女性误以为自己已怀孕。
心理生理性假说:重性抑郁障碍或应激会伴随脑生物胺类改变,启动假孕。
症状
主要症状
类似怀孕的症状与体征,如停经、疲乏、恶心、呕吐、腹部隆起,甚至自觉胎动。
有的患者还伴有胃肠道症状、乳房变化、尿频等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产科
出现停经伴随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时,建议及时产科就诊。
精神心理科
排除怀孕但患者不能接受需要心理干预者,就诊精神心理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出现腹部隆起,停经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腹部增大?
月经是否规则?最近一次是否正常?
是否自觉胎动?
是否有恶心、呕吐?
乳房是否变大?
是否有腹痛?
是否有尿频?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
CT及磁共振等检查结果。
诊断
诊断依据
若无精神病的非妊娠女性在排除妊娠后仍坚信自己已怀孕,并有妊娠的体征和症状,则可诊断为假孕。
症状
停经、恶心、呕吐、腹部隆起等。
检查检验
妊娠试验:验孕棒初步筛查。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阴性,表明无怀孕。
超声检查:无孕囊[1-2] 。
鉴别诊断
妊娠
假孕与妊娠相似均有停经以及早孕反应等表现,妊娠试验和超声结果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疏导心理,恢复正常生活,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如重复超声检查、不需要的剖宫产等。
传达诊断
根据hCG和超声检查结果,告知患者其并未怀孕。
心理支持
以共情的心态疏导患者心理,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恢复月经周期
很多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月经周期会自然恢复,如果未恢复,则进行激素干预来诱导撤退出血。
治疗原发性疾病
如闭经是由于生物-社会-精神的应激刺激导致的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病因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雌孕激素替代和(或)孕激素治疗以及指导生育。
如果存在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建议心理治疗。
如果这些症状是由于胃肠道疾病、子宫肌瘤、卵巢疾病等各种疾病引起,则需要针对其本身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症状一般持续数周至9个月或更长时间,甚至数年。可能自行缓解,但有时在缓解之前还可出现“临产”痛,可能复发。
预后因素
假孕的发生涉及心理等因素,而个体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
危害性
假性怀孕是一种心身疾病。
精神神经内分泌异常可能影响生殖功能,若不及时发现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子宫内膜病变等。
心理困扰可能进一步恶化为抑郁症、焦虑症,甚至可能出现自残、伤人等不良社会事件。
长期的消化功能紊乱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调。
若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器质性疾病不能及早诊疗,可能会有恶变可能。
日常
日常管理
规律饮食,合理安排运动,保持好心情。
重要的家庭成员和朋友的参与治疗非常重要,一起努力,减少造成假孕的压力,同时帮助治假孕。
预防
该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
除呼吁社会和家庭关注女性成长,关爱女性身心健康,女性本身更要爱自己,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与家人、朋友多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和医学治疗。
但日常生活中女性遇到不孕、复发性流产,虽有遗憾和痛苦,但应理智面对,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规范的治疗。
女性应正视自己的心理困境,积极寻求心理疏导。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