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咳痰
概述
基本都是疾病因素导致,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反复咳痰多提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要就医
对症治疗以祛痰和保持呼吸通畅为主,病因治疗很复杂
多数咳痰可治愈,部分咳痰无法根治
定义
咳痰是指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或渗出物随着咳嗽咳出口腔的过程。
严格意义上来说,咳痰不属于咳嗽,但由于咳痰一定伴随咳嗽,因此日常人们通常也将“咳痰”默认为“湿咳”。
湿咳是咳嗽的一种类型,即有痰液的咳嗽;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咳嗽类型叫“干咳”,是指无痰或每天痰量不超过10毫升的咳嗽。
二者病因方面是类似的,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相互转化,因此常常遵循同样的管理方法。
发生机制
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
正常生理情况下,支气管黏膜上的腺体和杯状细胞会分泌少量黏液,用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但通常不会出现痰液被咳出的现象。
而当呼吸道发生炎症时,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浆液渗出。渗出物与黏液、吸入的尘埃和某些组织破坏物等混合就形成了痰,然后痰随咳嗽动作被排出口腔。
另外,在肺淤血肺水肿时,因为肺泡和小支气管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浆液漏出,也可引起咳痰。
类型
咳痰与咳嗽紧密相关,可参考咳嗽的分型,按照其持续时间,将咳痰分成三种类型。
急性咳嗽伴咳痰: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亚急性咳嗽伴咳痰:持续3至8周。
慢性咳嗽伴咳痰:持续8周以上。
表现
咳痰的具体病因很多,导致咳痰的具体表现也有很大差别,充分了解咳痰的持续时间、性质、量、颜色与量,对于疾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症状特征
咳痰持续时间
根据咳嗽伴咳痰持续时间的不同,常常对应着不同的病因,有助于医生缩小寻找病因的范围。
急性咳嗽伴咳痰多见于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疾病。
慢性咳嗽伴咳痰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
咳痰性质
黏液性痰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初期等。
浆液性痰常见于肺水肿肺淤血等。
脓性痰常见于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均可导致脓性痰。
血性痰多见于肺结核、肺癌等。
痰液量
健康人通常无痰。
急性呼吸道炎症时痰液量相对较少,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早期等。
痰量多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且排痰量与病情严重程度、体位均有关,有时因体位不当,导致无法顺利咳出痰液。
咳痰的颜色和气味
痰液的颜色和气味对于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不一定百分之分准确,确定具体诊断还需要结合必要的医学检查,不可单纯将痰液颜色和气味作为诊断依据。
白色泡沫痰转为脓性:多提示有细菌感染。
铁锈色痰:常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
红棕色胶冻样痰:可能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
咖啡样痰:可能是肺阿米巴病。
黄绿色或者翠绿色痰:常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黄脓痰:常提示肺脓肿或者支气管扩张。
粉红色泡沫痰:是肺水肿的特征,常见于急性左心衰。
恶臭痰:常提示厌氧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感染。
伴随症状
伴发热:常见于呼吸道或者肺部感染
伴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伴胸痛:可见于可能影响胸膜的疾病,如肺炎。
杵状指:可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等。
原因
咳痰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导致咳痰的原因众多,既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也可能是非疾病因素所致,例如外界环境、药物、精神心理等因素所致。
疾病因素
常见病因
急性咳嗽伴咳痰
常见的病因为普通感冒,其临床表现除咳嗽咳痰外,还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相关症状,如流涕、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全身症状少见。
其次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亚急性咳嗽伴咳痰
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
其次为慢性咳嗽咳痰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咳痰。
慢性咳嗽伴咳痰
常见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具体表现与诊断可查看相关词条。
其他病因
职业因素暴露,如煤矿、水泥厂等职工。
少见和罕见咳嗽病咳痰因所占比例很少,但涉及病因种类繁多,相当部分属于肺外疾病,临床诊断也较为困难。
非疾病因素
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所以绝大多数咳痰,尤其是慢性咳痰都与器质性疾病相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情况可能会被误以为咳痰,如部分咽部不适者通过清嗓子后吐出黏液的过程,并非真正的咳痰。
就医
偶发的咳痰,若未影响生活或造成身体明显不适,可先适当观察,暂时无需特殊处理;但若咳痰持续或伴发其他症状,应该及时就诊。
就医指征
门诊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或者其他明显不舒服时,通常建议就医。
咳痰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长(>2周)。
咳痰量较大或者伴有痰中带血。
慢性咳痰患者,近期出现痰量增多、或者转为脓性痰等。
咳痰伴有发热,特别是近期有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区域旅居史或暴露史等。
需特别注意的是,对有长期吸烟史,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及消瘦等表现者,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癌。
急诊就诊
出现以下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建议直接急诊科就诊。
大量咳痰导致新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原有呼吸困难加重。
咳痰伴随明显的胸痛。
咳痰时痰中带有大量鲜血。
出现剧烈咳嗽咳痰后晕厥或意识丧失等。
就诊科室
咳痰患者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呼吸内科或全科医学科,不满14周岁的患者一般需儿科就诊。
如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情况,应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者呼叫120急救,病情相对平稳后再根据医生建议转科治疗。
若首诊科室评估考虑可能存在其他系统病因,应听从首诊科室医生建议,至相应科室进一步就诊。
如咳嗽伴有伴明显胸闷、下肢水肿者,医生可能建议转诊于心血管内科。
如咳嗽伴发反酸、烧心,常于夜间平卧后发作者,医生可能建议转诊于消化内科。
患者准备
医生常会重点询问咳痰的外观与性质,患者就诊前应观察痰液,便于就诊时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症状清单
咳痰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一开始咳嗽就有痰么?
咳痰频繁么,每天咳痰量是否测量,或者大致判断痰多不多?
咳出的痰什么颜色、气味,是黏稠还是稀薄?
咳嗽有没有什么规律?有没有一些会使咳嗽加重或者缓解的情况?
有没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
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到过疫情区域?家人是否有咳嗽咳痰者?
以前是否患有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的慢性病?例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若有相关慢性病,现在是否有服用某些药物?
是否长期吸烟?抽烟多长时间?每天抽烟多少?
从事什么工作?有没有粉尘、特殊气味等暴露?
是否处于怀孕或者哺乳期间?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症状、病史后,将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
部分患者无需检查即可确诊,如普通感冒者;部分患者如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医生会选择必要的检查项目,如慢性咳嗽咳痰者常需进行胸片/胸部CT检查以明确病情。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
观察:医生会让患者张口看咽扁桃体是否有异常,可能还会让伸出双手观察是不是有杵状指(趾)。
触诊:医生可能会用手触摸胸前、脖子周围等地方,检查颈部、锁骨上淋巴结是否有肿大。
听诊:医生会用常常听诊器聆听气管和肺部的呼吸音、啰音等情况。
叩诊:必要时,医生会用手在患者胸部、肋部、背部进行适当力度的叩诊。
一般检查
血常规
有助于判断是否有感染发生,如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胸部X线(胸片)或者胸部CT
X线是较为基础的检查,可排查是否存在某些肺部明显病变,如明显的肺部感染病灶。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明确胸部病变情况,通常用于医生在胸片中发现可疑结果需进一步检查时,但具体还需要参考是否有基础疾病、查体是否有阳性发现、患者年龄、患者意愿等,某些咳痰患者会被建议直接进行胸部CT检查。
痰液检查
如果伴有明显的脓性痰,医生可能留取痰液进行痰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将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并发现适合治疗的抗生素种类。
显微镜下观察特殊痰液成分,用于帮助鉴别多种疾病。
把痰液中的细胞分离出来进行细胞学检查,常用于排查呼吸系统肿瘤。
特殊检查
肺功能检查
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主要用于诊断典型哮喘、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检测气道是否存在高反应性,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标准。
支气管镜检查
通常用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咳嗽咳痰原因的患者,用以排查气道腔内病变。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常用于慢性咳嗽咳痰病因诊断和气道炎症评估,不仅比较安全,而且耐受性较好,有助于慢性咳嗽病因学的诊断和指导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肿瘤标志物检查
特别是怀疑肺癌的患者,常常也会检查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等肿瘤标志物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FeNO测定可以作为评估气道炎症和哮喘控制水平的指标,也可以用于判断吸入激素治疗的反应。
变应原皮试和血清IgE检查
用于诊断变应性(过敏性)疾病,可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过敏情况。
缓解与治疗
轻微的咳痰通常暂时无需特殊治疗,做好生活护理,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病因不明时,不建议自行使用非处方药治疗;有明确的与咳痰相关疾病时,应该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
缓解措施
戒烟
戒烟是降低咳嗽咳痰的重要措施,也是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强烈要求的注意事项。
空气环境
改善居住的空气环境,避免刺激性气体、烟尘、雾霾等,有助改善咳嗽咳痰。
饮食方面
清淡饮食,适当多饮水、减少刺激性饮料摄入(如可乐、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心理护理
频繁咳痰容易导致患者焦虑,大量咳痰可能会导致患者恐慌,需进行安抚,并通过健康教育正确认识咳痰。
非处方药物应用
症状轻微或者病因明确时,可适当使用非处方药物,并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及其他注意事项。
普通感冒所致的咳嗽咳痰,在症状严重时,可适当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症状,如枇杷膏、止咳糖浆等。
需特别注意的是,老百姓口中的消炎药、抗生素,即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判断适用情况、具体的剂量、用药时间、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故不推荐患者自行使用。
针对小儿患者、孕妇及老人,用药注意事项较多,通常建议咨询医生。
不可随处吐痰
随处吐痰不仅是个人素质低下的表现,也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危害家人或者社会大众的健康。
专业治疗
可分为直接缓解症状的对症治疗、以控制或者根除病因的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有痰患者一般不使用镇咳药,特别是痰多者,避免痰液堆积在呼吸道里无法咳出,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可能会造成呼吸道堵塞,严重时危及生命。
祛痰药
氨溴索、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
维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痰液难以咳出的患者,或大量痰液无法及时排出者,必要时需要吸痰。
痰液造成窒息且无法快速排出时,可能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实际的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具体可查看“病因”中各疾病对应词条的治疗。
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通常以对症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应用镇咳、祛痰等,有明确细菌感染征象,如咳脓性痰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者,可考虑给予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