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地黄
简介
鲜地黄清热生津、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填精益髓
常见的中药材,炮制后可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还可应用于保健品中
脾胃虚弱,湿邪停聚于脾胃,进食减少,腹部胀满,大便稀者忌用
中药介绍
鲜地黄
鲜地黄(Fresh Rehmannia Root)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
用于治疗热病伤阴,吐血,咽喉肿痛等。
生地黄
生地黄(Unprocessed Rehmannia Root)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
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烦渴,骨蒸劳热等。
熟地黄
熟地黄(Prepared Rehmannia Root)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
主要药性
鲜地黄
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
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
熟地黄
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产地选材
生地黄
主产于河南。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
鲜用即为鲜地黄,以粗壮、颜色红黄者为佳。
将鲜地黄缓缓烘焙至八成干,即为生地黄,以切面乌黑者为佳。
熟地黄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炮制加工。
道地产区为河南古怀庆府地区,即现在的修武、武陟、温县、孟县、博爱等县区。是“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优良。
秋季10月份,地上叶片逐渐枯黄,选晴天挖出根茎,抖净泥土,除掉须根,再根据不同炮制方法进行加工。
以块肥大、断面乌黑色、味甜者为佳。
性状特征
鲜地黄
本品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表面呈浅红色。具有肉质,易断,断面皮部呈淡黄白色,木部呈黄白色。有轻微的香味,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
本品近似圆形或呈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呈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有不规则的横曲纹。切面呈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有黏性。有轻微的香味,味微甜。
熟地黄
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品。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表面呈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地柔软而带有韧性,不易折断。断面呈乌黑色,有光泽。有轻微的香味,味甜。
生地炭
生地炭是生地黄的炮制品。本品形状近似生地黄,表面呈焦黑色,重量轻,质地疏松膨胀,外皮焦脆,中心部呈棕黑色并有蜂窝状裂隙。有焦苦味。
熟地炭
熟地炭是生地黄的炮制品。本品形状近似熟地黄,表面呈焦黑色,有光泽,比生地炭颜色更深。
储存方法
鲜地黄放在阴凉干燥处或埋在沙土中,防冻。其他制品储存在干燥容器内,密闭,放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古籍记载
生地黄
《神农本草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珍珠囊》:“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
熟地黄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主治病证
鲜地黄
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熟地黄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作用分析
生地黄
清热凉血
生地黄性寒,既可以清除营分、血分的邪热,又能止住邪热引起的出血,是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的重要药材。
适用于治疗温热病,邪热进入营分、血分,症见高热,烦躁口渴,神志昏迷,口干,舌色深红,温毒发斑;以及血热引起的多种出血,如吐血,鼻出血等。
养阴生津
生地黄性寒,入肾经,能清热养阴,生津润燥,适用于治疗阴血、津液不足,阴虚发热,症见骨蒸潮热(发热像潮汐一样有固定时间,热度就像是从骨髓中蒸发出来);以及温病后期,余热未完全清除,阴液受损,症见夜热早凉(夜间发低热,直至转天清晨热退身凉)。
本品味甘,质地润,还可用于治疗老年人津液亏虚引起的肠燥便秘等。
熟地黄
补血滋阴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质地柔润厚重,是补血的重要药材,用于治疗血虚诸证,症见面色黄而无光泽,心跳剧烈伴有心慌惊恐,眩晕,耳鸣等。
填精益髓
熟地黄主入肾经,尤其擅长滋补肾阴,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发热像潮汐一样有固定时间,热度就像是从骨髓中蒸发出来),遗精,盗汗(入睡后异常汗出,醒后汗止),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
本品入肝、肾经,可以补充体内的阴血和精气,促进骨髓发育,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临床应用
生地黄
营血热证
治温热病,邪热进入营分,症见夜间发热较重,心烦失眠,斑疹隐隐可见,舌色深红,可配伍玄参丹参连翘金银花、竹叶、黄连等。
治邪热进入血分,症见高热,烦躁口渴,身热发斑,斑疹颜色紫黑,吐血等各种出血,甚至神志昏迷,胡言乱语,舌色深红发黑,可配伍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玄参、大青叶、水牛角等。
血热出血
治血热引起的便血,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症见血色鲜红,伴有口干咽燥等,可配伍侧柏叶、生荷叶、生艾叶、栀子、黄芩等。
治血分热邪过于旺盛引起的吐血,可配伍牡丹皮、焦山栀、三七等。
治肠热便血,肛门灼热,痔疮肿痛,可配伍黄连、槐角地榆炭等。
治血热引起的尿血,可配伍地榆、槐花小蓟大蓟白茅根等。
热病伤阴,口渴消渴,热伤便秘
治热病损伤阴液,症见口干咽燥,烦躁口渴,饮水多,舌色红、缺乏津液滋润,脉象细而快,可配伍麦冬、沙参、玉竹芦根天花粉等。
治肺热灼伤津液,症见烦躁口渴,饮水多,可配伍天花粉、黄连、藕汁等。
治暑热伤阴引起的口渴,总想喝水,可配伍山药、黄芪山茱萸等。
治内热消渴,可配伍葛根、天花粉、黄芪、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太子参等,也可用鲜地黄汁配藕汁、芦根汁等一起饮用。
治热病损伤阴液引起的便秘,咽干口渴,可配伍玄参、麦冬等。
虚热证
治阴虚内热,症见骨蒸潮热(发热像潮汐一样有固定时间,热度就像是从骨髓中蒸发出来),可配伍知母地骨皮、牡丹皮等。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完全清除,症见夜热早凉(夜间发低热,直至转天清晨热退身凉),可配伍青蒿鳖甲、知母等。
治肺阴不足,症见干咳,咽燥,咯血,可配伍人参、茯苓、白蜜等。
熟地黄
血虚证
治血虚引起的面色黄而无光泽,头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等,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等。
治血虚引起的心跳剧烈伴有心慌惊恐,可配伍远志、酸枣仁等。
治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或非经期阴道异常出血,可配伍阿胶、艾叶等;治月经量少或月经不调,可配伍当归、白芍、荆芥炭、山茱萸等。
治气血两虚引起的面色白而无光泽,乏力,精神倦怠,可配伍人参、当归、茯苓、白术、白芍等。
治血虚引起的胎动不安,可配伍人参、川续断、当归、黄芩等。
肝肾阴虚证
治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不清,耳鸣耳聋,骨蒸潮热(发热像潮汐一样有固定时间,热度就像是从骨髓中蒸发出来),盗汗(入睡后异常汗出,醒后汗止),遗精,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可配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知母、黄柏等。
治肝肾精血亏虚引起的须发早白,可配伍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等。
治肝肾不足,肾精亏虚引起的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可配伍龟甲锁阳狗脊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生地黄有增强免疫、促进造血、降血糖、降压、抗胃溃疡、止血、抗骨质疏松、抗炎、保护神经、保肝、镇静、保护胃黏膜等药理作用。
熟地黄有促进造血、降血糖、增强免疫、抗骨质疏松、强心、改善脑血流量、降压、降低胆固醇、利尿、抗炎、镇静、止血、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抗溃疡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地黄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鲜地黄
鲜地黄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2~30克。
本品还可捣汁入药。
生地黄
生地黄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10~15克。
外用适量,可以捣烂外敷或捣汁涂抹患处。
熟地黄
熟地黄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
本品还可入丸剂、散剂,或熬膏、浸酒。
炮制方法
鲜地黄
取鲜药材,去除杂质,洗净,用时切成厚片或绞成汁。
生地黄
取干药材,去除杂质,洗净,用缸、坛等容器在密闭条件下闷润药材,切成厚片,干燥。
熟地黄
酒制
取干净的生地黄,加黄酒拌匀,放在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黄酒吸尽,药物显乌黑色光泽、味变甜时取出。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成厚片或块,干燥。
每100千克生地黄,用黄酒30~50千克。
清蒸
取干净的生地黄,放在蒸制容器内,隔水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成厚片或块,干燥。
生地黄炭
取生地黄片,放在炒制容器内,用大火炒至焦黑色、发泡、鼓起时取出,放凉。或用闷煅法煅炭。
熟地黄炭
取熟地黄片,放在炒制容器内,用大火炒至焦褐色,取出,放凉。或用闷煅法煅炭。
常见配伍
生地黄配牡丹皮
生地黄具有清热,养阴,凉血的功效,其药效重在滋阴;牡丹皮擅于凉血祛瘀,还能透散热邪。
两药配伍,可增强凉血散瘀,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阴虚血热引起的吐血、鼻出血,以及热病后期,邪热未完全清除,阴液受损引起的夜热早凉(夜间发低热,直至转天清晨热退身凉)。
生地黄配玄参
生地黄擅长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玄参擅于滋阴降火,凉血解毒。
两药配伍,可增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邪热进入血分引起的吐血,发热,神志昏迷,胡言乱语;热病阴伤引起的心烦口渴;虚火引起的咽喉肿痛;还可治疗阴虚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
熟地黄配白芍
熟地黄擅于补充体内的阴血和精气,促进骨髓发育;白芍擅于养血,收敛阴液,柔肝止痛(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引起的疼痛)。
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补肾,补血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肝肾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两眼昏花,视物不清等。
熟地黄配山茱萸
熟地黄擅于滋补肝肾,养血,补充精气精液;山茱萸擅于温补肝肾,巩固精气精液,收敛尿液,防止随意外泄。
两药配伍,可增强滋肾养阴,巩固精气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盗汗(入睡后异常汗出,醒后汗止)等。
组成方剂
清营汤
药物组成: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
功能与主治:清除进入营分的热毒,透散邪热,滋养阴液。适用于治疗邪热进入营分,症见夜间发热较重,精神烦躁,失眠,偶尔胡言乱语,长时间睁眼或合眼,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可见,舌色深红。
导赤散
药物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
功能与主治:清心,利小便,养阴。适用于治疗心经火热证,症见心胸部烦闷燥热,口渴脸红,想喝冷水,口舌生疮;或心经的邪热向下移至小肠,症见小便颜色深黄,排尿不畅,有刺痛感。
四物汤
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能与主治:补血调血。适用于治疗营血虚滞证,症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不好,妇女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脐腹疼痛,甚至腹部出现有形的硬节,舌色淡,口唇、指甲色淡。
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适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入睡后异常汗出,醒后汗止),遗精,消渴(以多食多饮多尿为特征的疾病),骨蒸潮热(发热像潮汐一样有固定时间,热度好像是从骨髓里蒸发出来),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疼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闭合。
制成中成药
金莲清热颗粒
药物组成:金莲花、大青叶、生石膏、知母、生地黄、玄参、炒苦杏仁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生津利咽,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感冒热毒壅盛证,症见高热口渴,咽干,咽痛,咳嗽,痰稠;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脏连丸
药物组成:黄连、黄芩槐角槐花地榆炭、地黄、赤芍荆芥穗、当归、阿胶。
功能与主治:清肠止血。用于治疗肠热引起的便血,肛门灼热,痔疮肿痛。
归芍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酒炒)、山茱萸(制)、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功能与主治: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治疗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一阵一阵发热,腰膝酸痛,足跟疼痛。
维血宁颗粒(糖浆)
药物组成:熟地黄、地黄、炒白芍、墨旱莲太子参鸡血藤虎杖仙鹤草
功能与主治:滋阴养血,清热凉血。用于治疗阴虚血热引起的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见上述证候者。
药膳食疗
肾精亏虚证
生地黄250克,乌鸡1只,饴糖200克。
先将鸡去毛,剖开鸡腹,去除内脏,洗净备用。细切生地黄,与饴糖调和均匀,放入鸡腹中,缝合切口。将鸡装入盆中,切口朝上,放入蒸锅内蒸熟。空腹吃肉,喝汤汁。
气血两虚,面色黄而无光泽,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熟地黄、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白芍各5克,当归3克,黄芪6克,猪肉、猪骨各750克,母鸡1只。
先将猪肉洗净切片,猪骨洗净轧碎,母鸡洗净切块。再将党参等8味中药饮片用纱布包扎,将鸡肉、猪肉、猪骨及药包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至鸡肉脱骨熟烂,捞出药包。然后放入适量姜、葱、料酒、食盐佐料,晾至温热。分次食用,吃肉喝汤。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地黄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生地黄:本品性质寒凉滑腻,因此,脾胃虚弱,湿邪停聚于脾胃,症见进食减少,腹部胀满,大便稀者忌用。
熟地黄:本品性质滋腻,容易妨碍消化,因此,脾胃虚弱,湿邪停聚于脾胃,症见腹部胀满,腹泻,大便稀,气滞痰多者忌用。
鉴别用药
鲜地黄与生地黄
两药均味苦、甘,性寒,质地润,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都可治疗温病,邪热深入营血引起的高热神昏,温毒发斑;还可治疗血热出血,如吐血,鼻出血,便血,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斑疹紫黑。
还可治疗久病伤阴引起的骨蒸潮热(发热像潮汛一样有固定时间,热度就像是从骨髓里蒸发出来),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阴虚肠燥便秘等。
鲜地黄多汁,味苦,且苦味重于甘味,清热凉血生津的作用较好,多用于治疗邪热损伤津液者。
干地黄质地润,甘味重于苦味,清热力稍差,更擅长滋阴,多用于治疗阴虚血热。
生地黄与知母
两药均味苦、甘,性寒,都能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用于治疗热病烦躁口渴,骨蒸潮热,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生地黄是清热凉血药,擅长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多用于治疗温热病,邪热深入营血,引起异常出血,如斑疹,吐血,鼻出血,或阴血不足兼有血热者。
知母是清热泻火药,擅长清除肺、胃的实热,继而缓解烦躁口渴,主治外感热病,症见高热,烦躁,口渴;又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
生地黄与熟地黄
两药都能养阴生津,用于治疗阴虚津亏诸证。
生地黄性寒,擅于清热,多用于治疗津液不足,阴虚而有热者;又擅于凉血,既能清除营分、血分的邪热,又能止住邪热引起的异常出血,适用于治疗温热病,邪热深入营血,以及血热引起的多种出血。
熟地黄性温,药性偏于温补,能补充精气精血,促进骨髓发育,适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诸证;尤其擅长补血,可用于治疗血虚诸证。
清蒸熟地黄、酒制熟地黄与熟地黄炭
三药都是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生地黄经过清蒸后得到熟地黄,质地醇厚味浓,其药性由寒转温,其药味由苦转甘,其功能由清转补,且以补血滋阴,补充精气,促进骨髓发育为主,但使用不当,也有滋腻、不易消化、阻碍脾胃功能的弊端。
酒制熟地黄,其药性由寒转温,主要用于滋补阴血,且可借助酒的辛散属性,帮助发挥药效、通行血脉,更有利于补血,可使本品补而不腻。
熟地黄炭主要用于补血止血,可治疗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还可治疗虚性出血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