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痛症
概述
前足底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水肿,多位于跖骨头下
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前足疼痛、水肿
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足部受力异常及病理因素导致
多采用手术治疗
定义
跖痛症是骨科的常见症状,疼痛多位于前足底,最常见于第2、3跖骨头下方。主要是前足劳损或神经受压,导致的进行性加重的前足疼痛、水肿。
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劳损、受伤、足部畸形会导致足部力学因素异常,出现慢性前足疼痛的表现。足部病变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神经病损及肿瘤等病理因素也可引起前足疼痛。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分类
松弛性跖痛(Morton综合征):大多数在第1跖骨畸形的基础上发生,如第1跖骨过短、内翻等。
压迫性跖痛(Morton病、Morton跖痛、Morton神经瘤病):最常见于第3跖底总神经,即第3、4跖骨头间,第2跖底总神经处少见。但是所有跖底总神经均有发病可能。
第2跖骨头无菌性坏死(Freiberg或Kohler病):也称骨骺无菌坏死、骨骺软骨炎。发病于第2跖骨头。
跖趾关节滑膜炎:发病于第2跖趾关节,少数在第3跖趾关节。
弹响性跖痛:发病于相邻两跖骨头间的韧带。
跖骨头下塌:也称为跖骨头下沉,发病于第2~4跖骨。
Joplin神经瘤:发病于趾跖内侧,也称趾跖内侧神经的终末支趾面趾神经周围纤维炎。
Scaratou分型
原发性跖痛症:如?外翻、?强直、第二跖骨头缺血坏死等导致。
继发性跖痛症: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导致。
发病情况
本病多发于30~50岁中老年妇女和足部狭瘦松弛者,大多为单侧。
松弛性跖痛(Morton综合征):常见于中年以上的女性。
压迫性跖痛(Morton病、Morton跖痛、Morton神经瘤病):可发生于成年人的任何年龄阶段,多发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约1:(7.5~18)。
第2跖骨头无菌性坏死(Freiberg或Kohler病):多见于14~18岁的青少年。
跖趾关节滑膜炎:一般好发于骨骺尚未闭合的青、少年。
弹响性跖痛:常见于青年。
病因
致病原因
跖痛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足部受力异常及病理因素导致。
足部力学因素
慢性劳损、受伤、足部畸形会导致足部力学因素异常,出现慢性前足疼痛的表现。
劳损:前足反复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如中长跑运动员),长期穿过硬的鞋(如穿戴棒球钉鞋或田径钉鞋,或鞋帮过硬,鞋跟过高),或者前脚掌长期负重(如长期穿高跟鞋、站立行走过久),会增加足部压力,导致跖痛症。
足部创伤也是导致跖痛症的重要原因。
足部畸形:第1跖骨过短或第2跖骨过长,或?趾外翻,压力可能会从第1跖骨转移到第2、3跖骨,使第2、3跖骨压力增大,造成跖痛症;严重扁平足或高弓足也会因为受力问题引起跖骨痛。
病理性因素
目前,较常见的原因包括足部病变及其他系统疾病等。
各种原因导致的足部病变,如前足炎症、足部皮肤病损,均可引起跖痛症。
症状
主要症状
疼痛、水肿
跖痛症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加重的前足疼痛、水肿。
常为刺痛、刀割样或火烧样疼痛,剧烈时病人无法忍受,停止站立或行走,脱去鞋袜揉搓止痛。
部分表现为早期轻度间断性疼痛,休息后缓解,晚期则为持续性疼痛。多见于压迫性跖痛(Morton病、Morton跖痛、Morton神经瘤病)。
跖骨头下塌,导致跖骨头负重增多,增加了对其足底皮肤和软组织的压力与摩擦力,继而发生鸡眼和胼胝,也会导致足跖刺痛的症状。
其他症状
麻木
可伴有足趾及周围麻木。
压迫性跖痛可见远端趾间相邻皮肤可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常为烧灼感。在相邻两趾之间的皮肤出现麻木。
足部活动受限
有足部骨质病变或者外伤,可导致足部活动受限。
如跖骨头无菌性坏死,可有跖趾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足背伸(足背向小腿面伸展)受限。
并发症
爪状指
由于神经肌肉疾病(如小儿麻痹)或者肌腱退化,足趾长期弯曲,脚趾成爪状,由于趾跖关节背屈,近侧及远侧趾间关节跖屈,形成固定性畸形,脚趾容易因摩擦而产生厚茧。
如跖趾关节滑膜炎,由于第2趾常长于大拇趾,因此使第2跖趾关节(少数在第3跖趾关节)足趾长期弯曲,形成爪形畸形。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如站立或走路时前足出现疼痛、水肿,建议及时到骨科就医。
康复医学科
跖痛症后期要结合运动康复,建议到康复医学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尽量详细描述病史、症状、用药等。
就医前将足部清洗干净。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哪些部位有疼痛?
什么时候出现的足部疼痛?疼痛性质是怎样的?
病史清单
是否在其他医疗机构有过检查和治疗?效果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沉、抗链O、尿酸、血糖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主要表现为跖骨部位的疼痛,可能伴随肿胀和发热。
体征
检查时在关节处有肿胀、压痛,活动时疼痛加重。
影像学检查
检查目的:X线检查疼痛部位有无骨赘、软组织包块等。
检查意义:X线检查可清楚显示本病的特征部位跖骨头,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痛风
相似点:二者均有趾骨痛。
不同点:痛风易发生在第1跖趾关节,常于半夜出现剧烈疼痛;而跖痛症多位于跖骨头下,最常见于第2、3跖骨头下方,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加重的前足疼痛、水肿。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可以鉴别是否是痛风发作。
糖尿病
相似点:二者均有足部疼痛。
不同点
糖尿病多伴有高血糖病史,脚部出现烧灼感或疼痛感,常为双侧发病,对称性。
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点:二者均有足部疼痛。
不同点
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四肢关节是多发性、对称性肿胀,疼痛与僵硬,晨起关节僵硬最为明显,经过活动后僵硬可以缓解。
足前部软组织损伤及跖骨骨折
相似点:跖骨前部外伤或者是外伤导致的跖骨骨折,可以有与跖痛症类似的跖骨前部疼痛。
不同点:外伤导致的足部软组织损伤或者外伤导致跖骨骨折,有明确的外伤病史。X线检查也可以明确看到有跖骨骨质中断等骨折征象。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行走功能。
治疗原则:通过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缓解该跖骨头的过分负重,修复损伤的跖板,重新建立前足的负重点,调节失衡的肌力等。
保守治疗
伸展练习:对于小腿后侧肌群挛缩,可进行肌肉拉伸,从而降低前足压力。
矫形支具和矫形鞋治疗:可以佩戴弓形矫形支具,或穿矫形鞋。矫形鞋可使前足的受力平均再分布,较低的鞋跟、较贴合患足的鞋内垫设计可有效改善疼痛症状。
足部放松,减少负重和挤压。减少步行。少穿高跟鞋及硬底皮鞋,可穿宽松舒适的运动鞋。
如果是足部鸡眼、胼胝导致的疼痛,可采取激光、冷冻的方法治疗。
手术治疗
对症状重,病史长,前足有明显的痛性胼胝,前足有明显的原发或继发畸形,都应该手术治疗。
原发畸形
如果是原发畸形,如?外翻,手术的目的在于消除畸形,抬高足弓。
手术方式有:趾长伸肌悬吊术、跖骨颈截骨术等。如果伴有韧带松弛,还可在矫正后行固定融合术。
跖骨头跖面骨突修复或切除术:适用于不规则的跖骨头异常增生,骨折后的异常骨痂,以及跖骨头面发育性尖锐等。
缩短跖骨
适应证:常适用于过长的第二跖骨,第一跖骨头负重外移所致的跖侧疼痛。
手术方法:常用术式是Weil氏或改良的Weil氏第二跖骨头短缩截骨术。截骨术趋向于微创,在内镜协助下操作,使截骨线近跖骨头呈斜形,截骨面呈斜形粗糙,尽量不做或少做内固定。
抬高跖骨头:该术式不截骨,术后愈合恢复快;但肌腱悬吊的最佳合适张力难以掌握,可能出现随时间延长悬吊肌腱出现松弛的可能。
跖板修复术:在第5跖趾关节底行纵向切口,对撕裂的跖板进行修复。
Weil截骨加跖板修复术
适应证:陈旧性跖板重度损伤,有跖趾关节畸形者。
手术方法:采用足背侧入路,对趾长伸肌腱Z字切断延长,暂不缝合;在跖骨颈处截骨,截骨后将贯穿损伤的跖板固定于趾背侧。
跖间神经瘤
治疗目的:阻断并缓解疼痛,使患者能维持和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
适应证: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者。
手术方法:可行神经瘤切除或神经松解术。手术入路可以采用背侧或跖侧入路。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本病早期减轻足部负重,适当按摩受累部位,可缓解症状。
对于原发病导致的跖痛,无法根治,可能出现慢性跖痛,影响行走。严重者可出现足部麻木、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心理及日常生活。
治疗后
本病经积极正规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可能复发。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
宜吃新鲜蔬菜、水果、含高蛋白食物。注意营养丰富、均衡全面,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病情监测
本病治疗后可能复发,患者需注意治疗部位是否有疼痛、水肿等出现,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复查的重要性:本病治疗后可能复发,出现疼痛等异常症状,随时就医。
复查的时间:遵医嘱定期复查。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尿酸、血糖、X线检查等。
预防
需积极治疗原发畸形如?外翻等可能导致跖痛症的疾病。
日常生活中减少负重行走,运动避免过量。
锻炼时要根据自己体质掌握好运动量和运动要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注意锻炼方法,循序渐进;平时注意休息,不宜过多活动和弯曲关节。
如果因为其他原因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需要定期复查,用药谨遵医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