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直肠脱垂
概述
主要表现为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可伴排便不尽感、下坠感,肛门失禁等
发病可能与身体结构异常、腹内压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
可采取一般治疗、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
婴幼儿有自愈的可能,成人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直肠脱垂是什么?
定义
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
婴幼儿发生的直肠脱垂有自限性,一般在5岁前自愈。
分型
根据发生下移黏膜范围分类
不完全脱垂:又称黏膜脱垂,指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
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
根据下移直肠壁位置分类
直肠内脱垂: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
直肠外脱垂:下移的直肠壁脱出到肛门外。一般情况下,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外脱垂。
发病情况
直肠脱垂可发生于任何人群,小儿、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发病率较高。
小儿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
成人中女性患者占80%~95%。
女性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好发年龄为20~40岁。
直肠脱垂和痔有什么区别?
直肠脱垂和痔的区别点在于脱出物的形状、质地等方面。
痔的脱出物为充血肿大的痔块,质地软,呈花瓣状或颗粒状,可见出血,痔核之间凹陷有正常的黏膜。
而直肠脱垂的脱出物为直肠,质地硬,多呈球形,表面光滑,中央有多数放射性皱纹,像剥皮的橘子,颜色呈淡白或淡红,无出血。
直肠脱垂可以自愈吗?
儿童发生直肠脱垂在5岁以前经保守治疗,多数可以自愈,成人一般无法自愈。
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骶尾骨的发育,纠正便秘,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脱垂后及时还纳,脱垂大多可以自愈。
成人出现直肠脱垂,一般症状会逐渐加重,长期脱垂可导致大便失禁,无法自愈,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注射法、手术治疗等)。
直肠脱垂吃药有用吗?
吃药无法治愈直肠脱垂,但服用软化大便类药物,可以延缓直肠脱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缓解症状的作用。
儿童直肠脱垂者,通过纠正便秘,脱垂后及时还纳可自愈,一般无需治疗。成人直肠脱垂应以注射疗法、手术治疗为主。
病因
致病原因
直肠脱垂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身体结构异常
身体结构异常可导致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支持、固定功能减弱,直肠容易向下移位脱出。
常见的身体结构异常
幼儿发育不良、营养不良、老年人体质衰弱,相关肌肉、筋膜薄弱无力。
小儿骶骨弯曲度小、过直。
外伤、手术等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肉或神经。
腹压增加
腹腔内压力增加时,可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慢性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都可能导致腹腔内压力增加。
其他
内痔直肠息肉脱出时,可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进而诱发直肠脱垂。
症状
主要症状
直肠外脱垂
早期,脱出的黏膜较少,排便时感觉有肿物脱出,排便后可自行复位。
之后,直肠脱出的频率逐渐增加,脱出的黏膜逐渐增加,排便后需要用手托回肛门内。
最后,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可脱出。
直肠内脱垂
没有明显症状,可表现为排便不尽感或排便困难。
其他症状
肛门失禁
脱垂逐渐加重,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表现为有黏液甚至粪便自肛门不受控制地流出。
流出的黏液可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
排便不尽或下坠感
脱垂肿物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引起排便不尽和下坠感。
便秘
直肠排空困难,可出现便秘,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便秘可进一步加重直肠脱垂。
出血
粪便干燥时,可擦破黏膜造成出血,表现为肛门滴血、粪便或厕纸带血,出血量较少。
并发症
直肠嵌顿
脱出的直肠不能回纳至肛门内,则发生嵌顿,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可发生缺血坏死。
常表现为剧烈疼痛。
就医
就医科室
肛肠科
发现肛门处有异物脱出不能回纳、排便不畅、肛门下坠等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普通外科
出现上述症状也可以去普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在未确诊和医生许可的情况下,切勿滥用痔疮膏等药物,以免影响病情和诊断。
可能会检查肛门,建议就诊前清洗外阴,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容易穿脱的衣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肛门发现有异物脱出多长时间了?
排便后可自行恢复吗?
有排便不畅或是排便困难的情况吗?
平时咳嗽、用力、站立的情况下会脱出吗?
还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吗?如出血、瘙痒、疼痛?
病史清单
以往有慢性便秘、长期咳嗽、排尿困难吗?
以往有发育不良、营养不良、体质衰弱的情况吗?
有前列腺肥大、多次分娩、痔疮病史,或是肛门直肠手术史吗?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缓泻剂:开塞露、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止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止咳药:复方甘草片、止咳糖浆、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枇杷止咳糖浆。
痔疮药膏:痔疮膏、痔疮栓肛泰栓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幼儿或老年人营养不良、体质衰弱。
有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腹泻等情况。
内痔、直肠脱垂等疾病。
曾接受过直肠肛门手术。
临床表现
症状
排便时自觉有肿物脱出,可伴有肛门失禁、便秘、出血、排便不尽感等症状。
体征
视诊: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直肠息肉、内痔等。下蹲后用力屏气,做排便动作,可观察到直肠脱出部分,脱出部分常为圆形、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
直肠指诊:可以了解黏膜情况,是直肠内脱垂重要的检查方法,排查痔、直肠癌等疾病。可发现肛门口扩大,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两层折叠黏膜等改变。
影像学检查
排粪造影
磁共振成像和X线排粪造影可用于检查直肠内脱垂、蹲位用力排便检查时没有发现异常者,排查其他盆底及肛门疾病,如膀胱脱垂、女性子宫脱垂等。
排粪造影检查可发现近端肠道套入远端直肠内。
其他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可以帮助判断肛门括约肌受损程度,同时还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效果。
直肠脱垂者肛门压力低于正常值。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包括肛门镜、结肠镜等,可以直接观察有无直肠脱垂,黏膜是否松弛、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如果发现可疑病变,还可以取材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内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直肠息肉
相似点:均可有肿物经肛门脱出,可发生出血、嵌顿等。
不同点:视诊可发现带蒂肿物脱出,直肠指诊时肛门收缩力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环状内痔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可发生出血。
不同点:环状内痔呈梅花状,充血呈暗红色,容易出血,直肠指诊括约肌收缩有力。
治疗
一般治疗
排便后处理
排便后立刻将脱出的直肠复位,并取俯卧或侧卧位,复位后可用无菌纱布垫于肛门处,并用胶布固定。
较轻者可在清洁双手后,取臀高俯卧位,缓缓按摩肛门周围,从脱出直肠的顶端向肛门用力,将脱出的直肠推回肛门内,可使用液体石蜡等帮助复位。
如果无法自行回纳,或出现疼痛、出血等情况,应尽快就诊,请医生处理。
消除病因
如果有长期便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帮助排便。
慢性咳嗽者,可以使用镇咳药。
内痔直肠息肉等应积极治疗。
提肛肌训练
有意识地进行缩肛动作,锻炼肛提肌,有助于缓解症状。
注射治疗
注射治疗是把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下方的黏膜下层内,使黏膜和肌层发生粘连固定。
主要适用于直肠黏膜内脱垂。
注射后近期效果较好,长期仍容易复发。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较多,但均有可能复发。
手术途径
常用的是经腹部和经会阴手术。全身情况好者,采用经腹术式,老年人及高危患者采用经会阴术式。
还可选择经腹会阴、经骶部手术。
手术方式
直肠悬吊固定术:把直肠固定在周围组织上,同时缝合松弛的肌肉、筋膜等,有便秘者可同时切除部分乙状结肠,治疗效果比较肯定。
经肛门吻合器环形切除术:直接切除下垂的黏膜,适用于不完全脱垂者。
经会阴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手术):切除多余的黏膜,保留并折叠缝合直肠肌肉层,再进行黏膜吻合。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手术):直接把脱出的部分切除缝合。适用于不宜经腹手术的老年患者;脱垂时间长,不能复位或肠管发生坏死者。可并发会阴部及盆腔脓肿直肠狭窄等。
肛门环缩术、乙状结肠造口术:适用于老年人、体质虚弱者。
手术并发症
术后可能出现便秘、肠腔狭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
手术后注意保护伤口,不要触摸,定期消毒、换药,防止感染。
手术后24~48小时多需要限制排便,防止感染。
恢复饮食后,优先选择无渣、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质地粗糙的食物。
术后可尽早下地活动。
预后
治愈情况
婴幼儿直肠脱垂多在5岁前自愈。
成人直肠脱垂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但仍然有复发的风险。
年老体弱者接受手术治疗时,发生死亡和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危害性
肿物反复脱出,可伴有肛门瘙痒、排便不尽感等不适,影响正常生活。
发生出血时可带来恐慌和心理压力。
手术治疗后仍可能复发。
可能导致直肠嵌顿等并发症。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不要用力排便,防止腹内压增大。
排便时不要看书、使用手机等,控制排便时间在5分钟左右。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内裤,防止肛周湿疹
回纳肿物前注意洗手,防止感染。
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进行提肛运动,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80下左右,能锻炼提肛肌等肌肉,防止肌肉松弛。
饮食管理
选择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粗粮、蔬菜等,多饮水,避免便秘。
随诊复查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
如果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应尽快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内痔直肠息肉等可以导致直肠脱垂的疾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长时间排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