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骨折
概述
概述
腰部骨折多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骨科
别名
腰椎骨折
临床症状
腰痛,受伤处局部疼痛、腰椎活动障碍,可出现腹膜后血肿、腹痛、腹胀、双下肢感觉麻木等。
危害
可并发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损伤,导致患者出现截瘫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并发症
截瘫、二便障碍等。
检查
腰椎X线检查、CT、MRI。
诊断
根据明确外伤史,患处疼痛、肿胀、畸形、压痛等表现,结合X线片、CT等检查可确诊。
治疗原则
椎体压缩骨折轻者采取卧床休息、石膏背心、支架固定等保守治疗,骨折严重或合并神经损伤者予以手术治疗。
治愈性
如无明显神经症状者,恢复较好。骨折多可治愈,神经功能恢复根据原发损伤程度差异很大。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少食多餐。
重要提醒
注意有无内脏合并伤。
病因
病因
外伤如交通意外事故、跌倒、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受伤处局部疼痛,如胸背痛,腰痛,下肢疼痛等。棘突有明显浅压痛。背部肌肉痉挛,骨折部有压痛和叩击痛。椎骨折时腰椎有明显压痛,伸、屈下肢感腰痛。因腰椎骨折,腹膜后血肿,患者腹胀、肠鸣音减弱,腹部多无压痛或反跳痛。腰部活动明显受限。每因活动或在搬动时引起明显局部疼痛。
其他症状
诊断依据
1.有明确外伤史。
2.体格检查,受伤部位的疼痛、肿胀、畸形、压痛、叩击痛及功能障碍。同时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的全面检查,记录截瘫平面及其变化。
3.根据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改变可以诊断。
治疗
治疗方针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酌情使用激素、脱水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抗生素。
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所致压缩骨折目前常进行PKP治疗,微创治疗。椎管受累超过30%以上,脊柱后凸明显,或有神经症状,需手术治疗。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复位、减压、内固定和植骨融合。
其他治疗
如果脊柱后凸成角较小,椎管受累<30%,神经检查正常,患者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卧床休息、支架固定等。
预后情况
视脊髓损伤程度,如无明显神经症状,可恢复较好,一旦完全损伤脊髓,其恢复常比较困难。
腰部骨折了躺床上怎么大便
腰部骨折躺床上大便的时候需要平轴翻身,放入便盆。
腰部骨折了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移位需要卧床静养8周左右,卧床期间如果大便,需要平轴翻身,就是身体呈一条直线,避免扭曲。然后将身体转向一侧放入便盆,当大便后撤出便盆。
也可以双腿屈曲稍微抬高臀部塞入扁的便盆。
如果是腰椎骨折行钉棒固定,腰椎稳定性增加,活动幅度可以适当加大,不引起疼痛为度。术后两个月可以下地大便。
腰部骨折躺床上大便要根据损伤程度和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腰椎骨折发生移位。
腰部骨折保守治疗一个月后会恢复吗
腰部骨折保守治疗一个月后是否会恢复,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以及损伤程度,小儿患者一个月一般可以恢复;成人患者一个月会有所恢复,但完全恢复至少需要三个月。
1.小儿腰部骨折:小儿出现腰部骨折在近些年的患病比例有所提升,主要与近些年舞蹈课、武术课等运动项目的盛行有关,如果患儿腰部骨折的对位比较好,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神经损伤,经严格的保守治疗后一个月基本上可以恢复。
2.成人骨折:成人的腰部骨折往往恢复比较慢,骨折后进行保守治疗,一般属于损伤比较轻的或老年性的患者,损伤后一个月会一般骨折断端周围会有少量的原始骨痂形成,完全恢复一般需要至少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老年患者甚至需要更久。
如出现神经损伤,恢复时间会需要更久或者不能完全恢复。
同一种疾病,患者身体状况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腰部骨折怎么处理好得快
腰部骨折以后,不能盲目追求好多快的方法,需要根据骨折的程度和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的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1.保守治疗:在骨折比较稳定,压缩小于1/3,并且没有神经及椎管压迫的情况,包括休息制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
(1)休息制动:在腰部骨折以后,要卧床休息,可以佩戴腰围,避免腰部活动及过早下地,防止出现骨折移位,压迫神经和刺激周围的组织。
(2)药物治疗:辅助治疗的一种方式,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片等药物,也可以口服活血止痛胶囊,舒筋活血片等,以减轻疼痛症状。
(3)营养支持: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质和含钙高的食物,如虾皮,芝麻,大豆,牛羊肉,有利于增强体质,对骨折的恢复有一定帮助。
2.手术治疗:当腰部骨折压缩大于1/3或者存在神经和椎管压迫的情况,可能会影响腰部的正常功能,可以采取切开复位钉棒固定术,老年人骨质疏松引起的可以采取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当腰部出现骨折以后,应及时就诊,由医生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促进骨折的恢复。
护理
日常护理
在卧床休息2个月后,可带支具下地活动,并逐步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饮食应清淡、容易消化,少食多餐,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食物,多饮水,忌辛辣刺激食物,防止便秘。
其他注意
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