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肝脓肿
概述
血源性肝脓肿是指病原体经门静脉或肝动脉进入肝脏引起的肝脓肿。主要的病原体是细菌和原虫,血源性肝脓肿有多种原发病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及肝区疼痛等肝脓肿的典型症状,并伴有原发病的症状,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肝穿刺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治疗根据脓肿数量、大小、位置等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病因
1.细菌感染
2.原虫
主要的病原体是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肠炎破溃处的阿米巴滋养体可经过肝脏门静脉系统进入,导致阿米巴肝脓肿。
症状
1.症状
(3)消化道症状:由于伴有全身性毒性反应及持续消耗,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也有少数患者出现腹泻、腹胀或较顽固性的呃逆等症状。
(4)原发病症状:可伴有原发病的相应症状,如肺炎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2.体征
肝区压痛和肝大最为常见,可有叩击痛;如脓肿位于肝表面,其相应部位的肋间皮肤表现为红肿、饱满、触痛及可凹性水肿;右脓肿常见有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部饱满,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常能触及肝大或波动性包块,并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紧张等;左肝脓肿时,上述体征则局限在剑突下;晚期患者可出现腹腔积液。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2)超声:可发现脓肿部位有典型的液性回声暗区或脓肿内液平面。该检查除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外,还可以帮助了解脓腔的部位、大小及距体表的深度,以便确定脓肿的最佳穿刺点和进针方向与深度,或者为手术引流提供入路选择。
(3)CT:可发现脓肿的大小及形态,显示脓肿在肝脏中的确切部位,为穿刺及手术引流提供清晰、直观的影像资料。主要表现为肝内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的典型表现是脓肿壁的环状增强。
(4)磁共振: 脓腔在T1加权像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信号强度区,而在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增高。脓肿壁系炎症肉芽结缔组织,其信号强度也较低,但稍高于脓肿部位。
3.实验性肝穿刺检查
诊断
在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阿米巴肠炎等患者中,如突然发生寒战和高热,并伴有肝大和肝区疼痛者,应想到有肝脓肿可能。如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X线检查发现肝脏增大,或有液平面可见,且右侧膈肌活动受限制者,对诊断更有帮助;而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其阳性诊断率高;必要时可在超声定位引导下或在肝区压痛最明显处,进行肝脓肿穿刺,以确定诊断。
并发症
治疗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并发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