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下尿路感染
概述
病原微生物侵入膀胱、尿道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尿道口分泌物
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大肠埃希菌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病原体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定义
下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下尿路,即膀胱和尿道内繁殖,而引起的一组炎症性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依据感染部位分为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指膀胱炎尿道炎。上尿路感染常合并下尿路感染,而下尿路感染可单独存在。
下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
主要症状为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尿道口分泌物。
发病情况
多见于青壮年性活动旺盛时期,年龄在20~40岁。
女性较多见,患病率高达60%,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约是男性10倍。
病因
致病原因
传染源
下尿路感染患者主要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膀胱或尿道所致,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
细菌
常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是引起下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
多经肛门来源,从尿道向上逆行引起感染。
主要引起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细菌性尿道炎(又称非特异性尿道炎)。
淋球菌
淋球菌为革兰阴性的奈瑟双球菌,传染性强。
主要引起淋菌性尿道炎,是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第二高的疾病。
其他
主要​由支原体、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疱疹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
主要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传染途径
下尿路感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感染。
上行感染
上行感染是下尿路感染最常见感染途径。
可引起急性膀胱炎、细菌性尿道炎等。
性接触传染
淋菌性尿道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通过与感染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性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的衣物、用具(如衣裤、毛巾、浴盆、坐便器)而导致传染。
直接传染
直接传染比较少见。
通过邻近器官的感染直接蔓延所致,如阑尾脓肿、盆腔化脓性炎症等。
易感人群
女性:女性尿道短且直,病菌容易侵犯,且女性妊娠、月经、绝经期阴道内环境变化,均易导致下尿路感染。
青壮年:青壮年性活动旺盛。
易患因素
存在以下情况,下尿路感染的患病风险较高。
机体抗病能力减弱:糖尿病、贫血、慢性肾病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降低。
泌尿道梗阻:结石、肿瘤、狭窄及前列腺增生等,阻碍尿液排出。
医源性损伤:留置导尿管、应用膀胱及尿道内器械等。
其他:由于女性尿道短且直的解剖因素,在女性经期、更年期、妊娠、新婚期患病风险较高。
症状
主要症状
膀胱刺激症状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是下尿路感染最主要的症状,以尿痛为主。
尿频: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却很少。严重者几分钟就需要排尿一次,且不分昼夜,排空后仍有尿不尽感。
尿急:一有尿意难以控制需立即排尿,有时候会尿裤子。
尿痛:排尿时尿道内灼热感、瘙痒刺痛。
血尿
表现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看到血尿。
膀胱炎多存在血尿,可为终末血尿、全程血尿甚至伴有血凝块。尿道炎血尿相对较少。
尿道分泌物
尿道口可见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或内裤污秽。
常见于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为脓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为黏液性分泌物。
自行流出者少,常要用手挤压尿道才能溢出。
其他症状
全身症状
严重感染时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很少见。
下尿路感染,只有进一步进展时引起上尿路感染甚至菌血症时,才会出现全身症状。
疼痛
主要表现为耻骨上区疼痛、腰骶部疼痛。
常为钝痛、压痛,憋胀疼痛。
并发症
下尿路感染可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器官,引起炎症表现。
男性
睾丸附睾炎
睾丸附睾肿胀,局部压痛,伴有硬结,可有发热、发冷等。
前列腺炎
表现为会阴坠胀不适,排尿不畅及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直肠指诊可摸到肿大的前列腺。
精囊炎
常与前列腺炎同时出现,表现为射精痛、血精(精液呈红色、咖啡色)等。
尿潴留
下尿路感染时尿痛导致患者不敢排尿,导致尿潴留。如反复感染转为慢性后,会使尿道结缔组织纤维化,形成尿道狭窄,出现尿潴留。
女性
阴道炎
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出现性交痛等。
盆腔炎
表现为全身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白带增多、下腹坠胀、腰部酸痛及月经不调。
子宫内膜炎
表现为月经量增多以及下腹坠胀疼痛。
输卵管炎
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若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可能引起输卵管阻塞,出现不孕、宫外孕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道分泌物等症状,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皮肤性病科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且近期有不安全的性行为,也可以到皮肤性病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适当饮水,患者需要进行尿常规等检查。
保持会阴部清洁,方便留取合格尿液样本。
请选择穿脱方便较为宽松的衣裤,以方便检查。
如怀疑与性生活有关,建议伴侣同时就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存在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
是否有过肉眼血尿?
是否有耻骨上区及腰骶部疼痛不适?
是否有过尿液浑浊的情况?
是否有尿道分泌物?内裤是否沾染污秽的分泌物?
是否有尿道口红肿、刺痒、烧灼痛?
是否有阴道分泌物增多?
是否有过发热,体温最高多少度?
病史清单
是否曾有尿路感染病史?
是否存在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等病原体感染病史?
是否有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
是否有糖尿病或免疫抑制性疾病?
是否有阴道炎、盆腔炎病史?
是否自行服用药物治疗?
近期是否曾经与他人共用毛巾、贴身的衣物等?
近期是否存在不洁性交史?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尿道分泌物涂片等。
影像学检查:泌尿系统B超、尿路平片、泌尿系CT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
止痛药:洛芬待因缓释胶囊、布洛芬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发病前是否有不洁性交史。
既往曾有尿路感染病史,未规律治疗。
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病史。
临床表现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以尿痛为主。
部分有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部分伴有耻骨上区不适或腰骶部疼痛。
伴有黏液性或脓性尿道分泌物,内裤可见沾染污秽的分泌物。
尿道口充血发红。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检查可见存在白细胞、细菌及红细胞,亚硝酸盐及白细胞酯酶阳性。
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检查。
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易受标本采集的影响。
尿培养+药敏
检查细菌培养阳性,细菌菌落计数≥105CFU/ml。
中段尿标本培养是诊断最可靠的检查,可为药物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但仍有1/3下尿路感染患者菌落数偏低。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存在细菌感染。
可辅助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
下尿路感染一般较少引起血常规变化。
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
可快速判断有无细菌及多形核白细胞,是否为淋球菌感染。
判断感染细菌种类,尤其是判断淋球菌性与非淋菌性尿道炎
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
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法
特异性标记衣原体或支原体的抗原。
快速简便,操作简单,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影像学检查
包括:泌尿系彩超、泌尿系CT、泌尿系磁共振等。
检查目的: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结石、肿瘤、畸形等疾病。
检查意义:通常影像学检查并不会有异常的表现,不作为常规检查。一般适用于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憋尿。
鉴别诊断
上尿路感染
相同点:都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性症状及发热等不适。
不同点:上尿路感染全身症状加重,多伴有腰痛,查体肾区叩击痛。下尿路感染一般少有全身症状。
尿道综合征
相同点:都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表现。
不同点:尿道综合征多次检查均无细菌尿,下尿路感染多可查见病原体,行清洁中段尿培养有助于鉴别。
膀胱癌
相同点:都可以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
不同点:膀胱癌主要表现为无痛肉眼血尿,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痛后血尿,两者通过泌尿系CT、膀胱镜可以鉴别。
阴道炎
相同点:都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不同点:阴道炎阴道刺激症状较重,伴有阴道口分泌物排出伴恶臭。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口分泌物。
前列腺炎
相同点:都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不同点:下尿路感染主要为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前列腺炎分泌物较少,甚至完全没有。两者可通过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清除致病菌,减轻不适症状,防止并发症。
治疗原则: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致病病原体来选择敏感的药物,如果确诊为性传播疾病性伴侣需同时治疗。
一般治疗
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
生活方式调整: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受凉;保持会阴部清洁、适当锻炼身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解除膀胱痉挛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对症治疗
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尿路刺激。
绝经期女性可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膀胱炎、尿道炎
常用药物: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
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恶心、呕吐、头晕和头痛等。
头孢克肟:腹泻、腹痛、恶心、消化不良、腹胀,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等。
淋菌性尿道炎
常用药物:头孢曲松钠、大观霉素。
不良反应
头孢曲松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过敏性皮疹等。
大观霉素:恶心、呕吐、发热、过敏性皮疹等。
非淋菌性尿道炎
常用药物: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多西环素: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肝毒性等。
阿奇霉素: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疹,心悸、头晕等。
特殊用药注意事项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用药
禁忌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四环素)、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链霉素、阿替米星)、万古霉素等。具体详细咨询医生。
婴幼儿及用药
不宜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下尿路感染患者不需要进行手术。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有明确诱发导致感染的病因,如结石、肿瘤。狭窄、前列腺增生、处女膜融合等。
下尿路感染导致出现明显感染病灶。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常用中成药较多,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
预后
治愈情况
下尿路感染经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多数可治愈。
少部分患者治疗后症状复发,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若为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其性伴侣没有同时治疗。
治疗期间依从性差,没有按要求用药治疗,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
治愈后再次感染。
危害性
下尿路感染未规律治疗,易转变为慢性疾病且易复发,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
淋菌性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可通过性接触传染给性伴侣,通过间接接触传染给家人,影响家人的身体健康。
继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阴道炎等,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影响生育。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宜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适当增加饮水量,增加尿量,可饮用少量苏打水。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均衡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戒烟、戒酒。
运动管理
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坐、劳累、熬夜、过度疲惫。
生活管理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多饮水、多排尿,不憋尿。
勤换内衣内裤,尽量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衣内裤。
急性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注意性生活前后的清洁。
心理支持
及时就医,切勿讳疾忌医,不可有拖延心理。
正确认识疾病,放松心情,保持积极良好的生活态度。
病情监测
治疗期间注意体温变化,如有发热需立即就诊
症状是否减轻,服药后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不适症状多好转,若未好转需再次就诊。
注意尿道分泌物是否减少。
随诊复查
治疗期间,务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药量。
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复诊检查项目一般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分泌物涂片、泌尿系超声等。
预防
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建议每日喝水2000ml以上。
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熬夜、过度疲惫。
注意会阴部清洁,避免过度清洗,勤洗及更换内裤。
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做好个人卫生的防护。
女性排便后,从前往后擦肛门。
性交前后,男女均应清洗会阴区。
性交后立即排尿,反复发作者可口服一次常用量抗生素。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
患有性传播疾病时,性伴侣需要同时治疗。
积极治疗可能导致下尿路感染的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结石、阴道炎等。
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遵医生指导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口服抗生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