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胃扭转
概述
最常见的是腹痛或胸痛等症状,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可观察等待,也可保守治疗,部分需手术治疗
主要有食管裂孔疝、膈疝等原因
胃全部或部分沿不同轴向扭转,脱离正常位置
定义
胃扭转(gastric volvulus)是指胃正常位置的固定机制出现障碍,或其邻近器官发生病变,使胃全部或部分沿不同轴向扭转。
胃旋转超过180°会造成胃出口完全梗阻,有可能导致胃缺血或绞窄,还可能导致坏死、穿孔等。
如果急性胃扭转未得到及时诊断,其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分类
病程分类
按病程分为急性胃扭转和慢性胃扭转。
急性胃扭转
扭转在180°以上,常可造成胃梗阻及胃血管绞窄性改变,为临床急腹症之一。
发展迅速,不易诊断,常延误治疗。
慢性胃扭转
扭转在180°以下,多不造成血管绞窄,且梗阻不明显多能自行缓解。
症状不典型,多在X线钡餐胃肠道检查时意外发现。
扭转轴分类
按胃旋转的轴分为:
横轴型(系膜轴型)
以胃的短轴为中心扭转,胃底翻至胃窦的下方,占10%,常累及胃的血供。
纵轴型(器官轴型)
以胃的长轴为中心扭转,致胃小弯向下,胃大弯在上,占2%,并发症少见。
混合轴型
即以上两种合并存在,罕见。
病因分类
原发性(特发性)胃扭转
原发性(特发性)胃扭转是由胃韧带异常导致的扭转。
胃韧带缺如以及由肿瘤、粘连或骨骼畸形造成的胃韧带延长或断裂,均可导致胃固定失败。
例如,脊柱侧后凸可导致原发性胃扭转:内脏移位导致韧带异常紧张,韧带逐渐拉长,从而发生胃扭转。
继发性胃扭转
2/3的胃扭转患者为继发性胃扭转。
继发性胃扭转是胃韧带以外的结构出现异常导致的扭转,如食管旁疝、膈疝膈膨出或膈神经麻痹,以及胃、脾等其他器官的解剖异常。
发病情况
胃扭转十分罕见,40岁后为发病高峰,成人患者占所有病例的80%~90%。
病因
致病原因
胃扭转的发生与其解剖及病理性改变关系密切,胃主要由食管下端和幽门上下固定,其形态由胃肝、胃十二指肠、胃脾、胃膈韧带所维持。
先天性畸形
新生儿胃扭转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可能与小肠旋转不良有关,使胃脾韧带或胃结肠韧带松弛而致胃固定不良。多数可随婴儿生长发育而自行矫正。
解剖学因素
成人胃扭转多存在解剖学因素。
较大的食管裂孔疝膈疝膈膨出以及十二指肠降段外侧腹膜过度松弛使食管裂孔处的食管下端和幽门部不易固定。
胃下垂和胃大、小弯侧的韧带松弛或过长等都是胃扭转发病的解剖学因素。
诱发因素
暴饮暴食、剧烈呕吐、急性结肠胀气、急性胃扩张和胃逆蠕动等是导致急性型胃扭转的诱因。
胃周围的炎症和粘连可牵扯胃壁而使其固定于不正常位置而出现扭转,是导致慢性型胃扭转的诱因。
症状
多数胃扭转患者因急性或慢性症状而就诊,最常见的是腹痛或胸痛。因为胃扭转比较罕见,通常不会首先考虑胃扭转是这些症状的病因。
主要症状
急性胃扭转
急性胃扭转起病较突然,发展迅速,多有急腹症临床表现。如扭转程度较轻,则临床表现不典型。
可为上腹部或下胸部疼痛伴剧烈呕吐或干呕。
Brochardt三联症
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Brochardt三联症:上腹局限性膨胀、干呕和胃管不能置入。
慢性胃扭转
慢性胃扭转多系不完全性质,若无梗阻,可无明显症状,偶在胃镜、胃肠钡餐检查或腹部手术而被发现。
腹胀、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可有腹胀、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服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等)症状不能缓解,并且以间断发作为主。
吞咽困难、呕血、黑便
部分患者因贲门扭转狭窄出现吞咽困难,或因扭转部位黏膜损伤出现呕血及黑便等。
其他症状
慢性胃扭转可导致胃溃疡、少量出血及慢性贫血。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若患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并且服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等)症状不能缓解,建议就诊于消化内科。
急诊科
若患者出现上腹部或下胸部疼痛伴剧烈呕吐时,建议急诊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若伴有明显腹胀、腹痛、呕吐时,建议暂时禁食,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肚子胀的感觉,哪个部位?
是否有恶心、呕吐,饭后有无缓解?
有无吞咽困难?
有无呕血或黑便?
病史清单
是否有食管裂孔疝膈疝膈膨出等病史?
是否胃下垂病史?
是否有暴饮暴食、剧烈呕吐的经历?
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检查:腹部X线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抑酸药: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
其他药物:健胃消食片和胃整肠丸等。
诊断
胃扭转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X线、内镜检查
急性者有Brochardt三联征,慢性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必要时医生可能需要用胃管插入证实。
上述检查无法确诊者,需剖腹探查。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食管裂孔疝膈疝膈膨出等病史。
有胃下垂病史。
有暴饮暴食、剧烈呕吐经历。
临床表现
急性胃扭转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或下胸部疼痛伴剧烈呕吐(呕吐可能变为干呕)。
慢性胃扭转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横轴型胃扭转:表现为胃窦部翻至左侧并抬高,致胃大弯翻向右,胃小弯翻向左等特点。
纵轴型胃扭转:表现为胃大、小弯倒置,胃体变形、幽门向下,胃黏膜皱襞可呈扭曲走行等。
混合型扭转:兼上述两型不同程度表现。
钡餐检查还可能发现食管裂孔疝、胃溃疡等病变。
钡灌肠可见横结肠向上移位。
内镜检查
主要表现为胃镜进镜受阻,胃腔正常形态消失,多有黏膜扭曲、充血水肿、胃液潴留、幽门水肿、胃角变形等表现。
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常是急腹症患儿的首选诊断方式,但大多数研究认为,超声检查很难辅助诊断胃扭转,也有文献报道超声检查可直接提示胃扭转。
超声检查仅作为胃扭转的筛查方式,一旦怀疑胃扭转可能,应该进一步完善X线和内镜检查等检查。
CT
文献报道增强CT检查诊断成人胃扭转较多,儿童较少。
部分情况下CT诊断成人急性胃扭转准确率高,同时增强CT能够辅助诊断胃壁情况及其他畸形,进而评估胃扭转的程度和诱因。
鉴别诊断
胃扭转可能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但这些疾病多为胃扭转的诱因或病因,因此可与胃扭转共同存在。
食管裂孔疝
相似点:可能出现胸部或腹部疼痛等。
不同点:食管裂孔疝可伴有嗳气或打嗝。这种症状常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还可产生压迫的症状,如气促、心悸、咳嗽等。
提醒:食管裂孔疝是胃扭转的重要病因,所以有时胃扭转可合并有食管裂孔疝,X线钡餐检查有助于鉴别。
膈疝
相似点:均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
不同点:膈疝还可有气促、心动过速、发绀等症状。胸部X检查示一侧膈面轮廓不清。
提醒:膈疝是胃扭转的重要病因,所以有时胃扭转可合并有膈疝。
急性胃扩张
相似点:均可有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等。
不同点:急性胃扩张患者可插入胃管,并且能抽出大量气体及胃液。胃扭转时放置胃管较难。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可进行鉴别诊断。
胃癌
相似点:均可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
不同点:胃癌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腹部疼痛较轻,多伴有全身表现,如消瘦、体重减轻等。通过X线或内镜检查可与胃扭转相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使胃恢复正常位置。
治疗原则:胃扭转需根据临床表现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急性胃扭转
急性胃扭转必须施行手术治疗,否则胃壁血液循环受到障碍而发生坏死。
一般治疗
禁食,给予抗炎、抑酸等补液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胃肠减压
急性胃扭转因贲门梗阻通常胃肠减压非常困难,但切忌盲目插入,必要时可在X线引导下置入含造影剂的胃管,若可成功插入胃管,吸出胃内气体和液体,待急性症状缓解和进一步检查后再考虑下一步治疗。
内镜下治疗
一般内镜下治疗,主用于成人胃扭转。
通过胃镜注气使扭转的胃复位,循腔进镜,确定胃扭转的类型、部位、方向、程度,依据类型采取不同方法复位。
优势和劣势
可在辅助诊断胃扭转的同时,可于术前减压,同时辅助判断胃黏膜是否存在缺血、出血,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诊断胃恶性肿瘤,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但研究表明内镜检查对成人胃扭转的确诊率并不高,仅27%~73%,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整体预后,考虑其存在延迟手术的可能,因而建议仅用于辅助其他检查无法确诊者。
经皮置入胃造瘘管
有个案报道,通过内镜下经皮置入胃造瘘管,治疗成人胃扭转。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逐渐应用于胃扭转的治疗,在腹腔镜下可以进行复位、固定、修补以及部分胃切除等,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
手术步骤
主要包括复位胃扭转,评估胃壁,探查有无继发因素,行胃固定术,判断是否行防反流手术。
若术中发现胃壁梗死,则需根据胃壁缺血程度行胃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术。
术中查找扭转原因,若有膈疝、粘连、溃疡或肿瘤等基础疾病,可采取相应手术方式。
如未能找到有关的病因者可行胃固定术,主要包括:食管贲门固定术、膈肌胃壁固定术、胃前壁固定术、胃造瘘术和横结肠固定术。
慢性胃扭转
慢性胃扭转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体质、临床症状及对治疗的依从性而定。
观察等待
对于体检偶然发现的胃扭转,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治疗。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用于慢性发作的原发性胃扭转,主要针对偶尔发作、症状轻微或者不适于手术者,尤其是新生儿原发性胃扭转。
保守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中重要的措施就是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使胃处于半充盈状态,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纠正胃扭转后的功能紊乱状态。
患儿可用体位疗法。喂奶时抱起患儿,将上身向右前倾,防止小儿哭闹。喂奶后拍背数次,再取头高右侧前倾卧位30分钟。
有些患者可以尝试在内镜下复位,其他保守治疗方法还包括放置鼻胃管等。
保守治疗效果
有文献报道轻中度原发性胃扭转患儿经保守治疗2~3个月症状逐渐好转,且短期内不会复发。
但保守治疗期间需要密切关注临床症状,适时进行影像学评估,一旦出现急性发作,应尽快给予手术或内镜治疗。
宝宝胃扭转吐奶怎么办
宝宝胃扭转吐奶的治疗取决于胃扭转的严重程度,若病情较轻,可采取保守治疗,如遵医嘱服用胃苏颗粒或体位疗法,若病情较重,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胃复位术和固定术。
若宝宝胃扭转病情较轻,吐奶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建议通过保守治疗缓解,可遵医嘱使用胃苏颗粒等,也可以配合体位疗法,喂奶时抱起患儿,使其上身向右前倾,喂奶后再保持头高右侧前倾位半小时,通常3-4月后即可恢复。
但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宝宝病情严重,伴有剧烈呕吐,就需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胃复位术和固定术等,具体的治疗方式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一旦发现宝宝胃扭转吐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治疗。此外,建议宝宝多休息,注意定期复查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最好3-6个月检查一次。以上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预后
治愈情况
经手术或保守治疗,绝大部分可痊愈,极少数患者因诊断过晚导致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有研究发现,患者的预后,与有无继发因素、临床症状的急缓等没有明显相关性,而术中胃壁缺血、坏死与预后有关。
危害性
胃扭转的危害性除了少数的致死性外,其他主要体现在的并发症上面,包括延迟诊断导致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
延迟诊断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胃壁缺血、坏死,上消化道出血,胰腺坏死,网膜撕裂,脾血运障碍和脾破裂
术后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为食管狭窄和胃食管反流。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本病患者术后,应遵医嘱循序渐进地饮食,即从禁食逐渐到少量流食、半流食直至正常饮食。
患者生活中应避免导致胃扭转的诱因,如暴饮暴食、剧烈呕吐(如催吐减肥等)等。
生活管理
术后的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从少量轻微体力活动,逐渐过渡到正常体力活动。
日常生活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坚持科学运动、规律作息不熬夜等。
心理管理
建议患者积极疏解焦虑情绪,如向家人及朋友倾诉,避免情绪有较大波动。
家属可以多关注患者的情绪,耐心安慰和疏导,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随诊复查
患者应该积极就诊后明确病因,再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都应该定期复查,观察病情进展、监测长期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预防
胃扭转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治疗导致胃扭转的病因,如食管裂孔疝膈疝膈膨出及胃下垂等。
同时,要尽量避免发生胃扭转的诱发因素,如暴饮暴食、剧烈呕吐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