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概述
概述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是指外伤因素导致颅内出血,血液进入脑室系统。是一种重型颅脑损伤,多伴严重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发病率较低。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临床症状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头痛、高热脑膜刺激征阳性。
危害
本病多伴严重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
并发症
脑实质血肿、脑积水等。
检查
体格检查、脑CT、磁共振成像等。
诊断
根据外伤史及意识障碍等,结合CT示脑室内高密度影可诊断。
治疗原则
多以手术治疗控制出血。
治愈性
及时治疗后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
病因
病因
本病由外伤因素导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伤后早期可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长达39℃以上。3.早期瞳孔变化表现为时大时小,对光反射迟钝,多为对称性改变。4.伤后可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5.可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急性消化道出血、尿崩等症状。
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偏瘫表现。
诊断依据
1.有明显外伤史。2.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高热,脑膜刺激征阳性。3.CT表现为脑室内的高密度影,磁共振成像可见血充满部分脑室及脑室周围。
治疗
治疗方针
1.轻度出血可采用药物治疗,辅以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2.严重出血应及早手术治疗控制出血。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轻度出血可采用止血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1.严重出血者,可行脑室持续引流术、腰椎穿刺脑脊液持续引流术。2.出现脑积水者,应及时进行分流手术。
预后情况
及时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用脑和劳累。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尤应注意骶尾部、足跟、耳郭等骨隆突部位,不可忽视敷料覆盖部位。3.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术后以流质饮食为主,恢复期应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饮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