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概述
药物成分
性状特征
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状药物;味微苦。
制剂规格
颗粒剂,每袋装6克(无糖型)或10克。
功效作用
用途
清肝利胆,解毒逐瘟。
用于黄疸(或无黄疸)、发烧(或低烧)、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数,口干苦或黏臭,厌油,胃肠不适等。
治疗病证
用于治疗因肝胆湿热熏蒸、肝胆失于疏泄、胆汁泛溢肌肤所导致的黄疸,临床表现为身目发黄、肝区不适、胁肋疼痛、发热口渴、倦怠乏力、口苦口黏、恶心呕吐、身热恶寒,小便短少黄赤,大便溏泻等症状。对于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胆囊炎等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使用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用于治疗因湿热蕴结、络脉失和所导致的胁痛,临床表现为胁肋灼热胀痛、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神疲气短、肢体困倦、小便短黄等症状。对于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使用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的作用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的作用是可以治疗黄疸(或无黄疸),发热(或低热)口干苦或口黏臭,厌油,胃肠不适等。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由虎杖、白花蛇舌草、北豆根、拳参、茵陈、白茅根等组成。具有清肝利胆,利湿解毒的功效。
可以治疗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伤脾胃,湿毒内生,郁于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所致的胁痛,症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纳呆(没有食欲,食量减少),腹胀,口苦黏腻,舌质红苔膩,脉弦滑数等。
应注意,脾虚便泄者慎用或减量服用;忌烟、酒、油腻。如需服用此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后服用。
服用方法:将药物倒入杯中,加适量开水摇匀,待水温合适后口服。
服用剂量:一次1袋(6克),一日3次。
温馨提示
儿童须在成年人的监护下服用。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为处方药物,需要凭借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使用。
对本品及所含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糖尿病、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脾虚便溏者慎用或减量服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儿童、女性怀孕或哺乳期间服用,请务必咨询医师。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
用药注意
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忌烟酒。
目前尚不清楚哪些药物会与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请提前咨询医师。
服用乙肝清热解毒颗粒后,如果症状不缓解,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温馨提示
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使用,也不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
如果出现新的不适或不适加重,建议到医院就诊。
不要听信广告宣传使用中成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存放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目录
概述
功效作用
用法用量
用药禁忌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