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听神经瘤
概述
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或耳蜗支的良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眩晕、步态不稳
首选手术治疗,也可行放射治疗
手术后预后较好
听神经瘤是什么?
定义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或耳蜗支的施万细胞的神经鞘膜瘤。
大多由内听道生长,进而在桥小脑角区形成肿块,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
肿瘤可影响第Ⅴ和Ⅶ脑神经、小脑、脑干,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步行不稳等症状。
分型与分级
按肿瘤单发或多发分型
散发性听神经瘤
无家族史和遗传性。
肿瘤为单侧孤立性。
约占听神经瘤的95%,多见于成人。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多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以伴多发性脑膜瘤颅内肿瘤视神经胶质瘤脊柱肿瘤为特征。
约占听神经瘤的4%,发病年龄较早,青少年和儿童期即可出现症状。
按肿瘤侵袭范围分级
表 听神经瘤分级
级别肿瘤直径(厘米)肿瘤位置特点
<1.0局限于内耳道
1.0~2.0侵犯了小脑角
2.0~3.0占据了桥小脑池,不伴有脑干移位
>3.0伴有脑干移位
发病情况
每100万人中有10~13人发病。
占颅内肿瘤的6%~10%,占脑桥小脑角肿瘤的80%~90%。
多见于成年人,发病高峰为30~50岁。
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单侧性,双侧发病约4%。
没有显著的种族和性别差异。
听神经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生长缓慢,也不会扩散,而且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引起症状。
听神经瘤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可完全治愈,预后良好,复发率非常低。
较小听神经瘤致残率几乎为零。较大听神经鞘瘤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极低,分别为5%~10%和1%~2%。
听神经瘤会遗传吗?
绝大多数听神经瘤不遗传,但少数特殊类型可能遗传。
单侧的听神经瘤病因不明,通常无家族史,不具有遗传性。
双侧听神经瘤少见,约占全部听神经瘤的4%,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属于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通常有家族史,具有遗传性。
听神经瘤体积多大时需要手术?
听神经瘤是否手术与肿瘤位置、体积、对听力和脑干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瘤体位于内耳道,直径小于1.0cm,或直径在1.0~3cm但无明显生长者,定期复查即可。
瘤体位于小脑角,直径在1.0~2.0cm,或位于桥小脑池,直径在2.0~3.0cm但无脑干移位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
瘤体直径大于3.0且伴有脑干移位时,首选手术治疗。
病因
致病原因
听神经瘤发病原因不明确,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还可能与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等有关系。
发病机制
听神经瘤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明。如果把神经比作电线的话,那么神经鞘就是包裹这根电线的塑料绝缘层。这层绝缘塑料上长的肿瘤,就是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就是发生在听神经处的神经鞘瘤。
症状
主要症状
听神经瘤的症状存在时间为数月到十余年不等,症状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具体如下。
早期症状
早期肿瘤体积较小。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可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听力下降: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常作为首发症状出现。与人谈话时,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却不理解话的意思,渐渐发展为全聋。也有约1/4的患者可表现为突发性耳聋。
耳鸣:常在听力下降前即可出现,也可同时开始,为一侧性,音调高低不等,渐进性加剧。可为“汽笛声”“蝉鸣音”“哨音”等,逐渐由间断变为持续性。
眩晕:感觉天旋地转,行走不稳,可伴耳内压迫感、恶心、呕吐。可反复发作。
中、晚期症状
随着肿瘤增长扩大,早期症状加重,且可因颅内压增高和肿瘤侵入颅后窝,出现以下症状。
小脑功能障碍:步态不稳共济失调、辨距不良。
邻近脑神经受损
三叉神经损害症状:面部疼痛或感觉减退。体检时可发现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面神经麻痹:较少出现。晚期可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法令纹和抬头纹变浅、嘴歪、讲话漏风等)、眼裂变大。
后组脑神经受压: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颅高压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
偏瘫、躯体感觉减退,不常见。
并发症
听神经严重受损可能引起永久性听力丧失,面神经严重受损可能引起永久性面瘫。
就医
就医科室
神经外科
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面部麻木、步态不稳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耳鼻喉科
如出现以上症状,也可选择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临床症状较多者,应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及症状特点,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特别提示:建议家属陪同就医,以防患者摔伤或发生意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听力下降?
有没有耳鸣的症状?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有没有头晕、头痛的症状?
有没有面部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的症状?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听神经瘤?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
其他检查:纯音测听检查、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前庭神经功能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部分患者有听神经瘤家族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听力下降、耳鸣、眩晕、面部麻木、步态不稳等。
体征
部分患者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影像学检查
常用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内耳道扩大、骨质吸收。
CT检查:表现为瘤体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影像,肿瘤形态可见。
磁共振(MRI):显示脑室、脑干及小脑受压变形等改变,为目前最敏感、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注意事项
进行影像学检查前,需要去除身上带的手机、磁卡、手表、硬币、钥匙及其他金属饰品或电子物品。
听力学检查
纯音测听:典型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通常高频下降最明显,可为缓慢下降型或陡降型。约1%的早期患者可以听力正常。
言语测试:典型表现为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的言语识别率下降,即当纯音听阈仅有轻度下降时言语分辨率即可有较明显的下降。
听性脑干反应(ABR):是目前检测听神经瘤最敏感的听力学检查方法。听神经瘤患者V波潜伏期常明显延长,双耳V波潜伏期差一般超过0.4毫秒。但10%~15%的患者听性脑干反应可完全正常。
前庭神经功能检查
采用冷热水试验是诊断听神经瘤的常用方法。头仰卧位向上倾斜30°,向耳内灌注温水或者冷水。正常反应为灌温水时,眼震快相向同侧,灌冷水即相反。
70%~90%的听神经瘤患者可有异常眼震电图,典型表现为冷热试验时患侧反应变弱或完全消失。
鉴别诊断
脑膜瘤
相似点:听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
不同点:脑膜瘤不易发生囊变,肿瘤多呈半圆形与硬脑膜呈宽基底接触,且瘤体中心多不在内耳道外口,多无内耳道扩大和听神经增粗。通过磁共振可以鉴别。
胆脂瘤
相似点:听觉下降、面部感觉减退。
不同点:胆脂瘤呈匍匐形生长。通过磁共振可以鉴别。
三叉神经鞘瘤
相似点:面部麻木或疼痛。
不同点:三叉神经鞘瘤不引起内听道扩大,生长的位置偏高。通过磁共振可以鉴别。
脑干肿瘤
相似点: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走路不稳。
不同点:脑干肿瘤的患者年龄较轻,儿童多见,病史短,无内耳道扩大,CT及磁共振可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
Ⅰ级
以定期复查为主,每6个月进行一次磁共振增强扫描。
如发现肿瘤生长,且存在有效听力,可考虑采取保留听力的手术治疗。
如已无有效听力,首选手术治疗,但对于70岁以上、全身条件差无法耐受手术者,首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Ⅱ~Ⅲ级
如存在有效听力,可以考虑采取保留听力的手术入路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若已无有效听力,首选手术治疗。
对于体积不大又无生长的Ⅱ~Ⅲ级听神经瘤,可先行保守观察,如肿瘤增大,可以考虑采取保留听力的手术入路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Ⅳ级:首选手术治疗,如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时,可以尝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治疗方法
显微手术治疗
彻底手术切除是首选。
适应证
肿瘤生长明显。
有明显的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
肿瘤较大,引起头痛、共济失调等压迫表现。
放疗未能控制肿瘤生长。
常用术式
乙状窦后入路
适用于任意大小肿瘤。
优势:能够有机会保护听力,可以处理肿瘤与脑干的粘连。暴露肿瘤所需时间较短。
不足: 术后颅内血肿、梗死发生率高于经迷路入路。
迷路入路
适用于任意大小、不考虑保存听力的听神经瘤。
优势:手术入路较为直接,脑组织牵拉小。术后面瘫发生率低于乙状窦后入路。
不足:手术操作时间相对较长。
耳囊入路:适用于大听神经瘤,尤其是侵犯耳蜗、岩尖及桥小脑角前方扩展较多的肿瘤。
颅中窝入路
适合于切除内听道或桥小脑角部分直径不超过10毫米的肿瘤,是可能保留听力的径路。
优势:无需牺牲听力就能充分暴露内听道的3个侧壁。
不足:面神经损伤风险相对较大,暴露空间及角度有限,颞叶损伤等。
术后并发症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为术后严重并发症,以意识、曈孔、生命体征改变为特征。
术后必须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生是否出现颅内出血。
脑脊液漏
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发生脑脊液漏后,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降颅压药物应用和局部加压包扎。如效果不佳,可行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引流、手术修补、脑室-腹腔分流等。
面神经麻痹
术中发现面神经离断,可行面神经重建。
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处理。
注意眼部护理,预防角膜炎
对于泪液分泌减少者可使用人工泪液、湿房眼镜、睡眠时眼膏保护。
建议术后2周开始进行面肌功能训练,延缓表情萎缩,促进神经功能回复。
听力丧失
对于肿瘤<3厘米、耳蜗神经结构正常、听力丧失的患者,可采用人工耳蜗植入重建听力。
未能保留耳蜗神经者可考虑植入骨锚式助听器(BAHA)。
术后护理
手术全身麻醉清醒后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避免头部突然转动,以免引起眩晕。
卧床期间要主要活动下肢,以免血栓形成。严格卧床休息3~5日后可下床活动,但要有人协助,逐渐增加活动量。
三叉神经损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时,注意护眼,轻者用抗生素滴眼液,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并用护眼罩遮盖患眼。
术后2周内不要用力咳嗽、擤鼻、喷嚏、排便等动作,以防颅内压增高,引起颅内出血。
术后1个月内注意休息,3个月内勿从事重体力劳动。
术后3个月内避免乘坐飞机,避免潜水。
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各复查一次,如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方法
可使用伽玛刀、射波刀、改良的直线加速器(LINACs)和质子束治疗。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大、全身条件差、无法耐受手术,并且肿瘤直径大于1.5厘米的患者。
治疗后处理
可使用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地塞米松,以缓解放射后的急性反应。
伽玛刀治疗后可观察数小时,一般24小时内出院。
并发症
早期反应:射线引发的急性反应包括治疗后即刻出现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治疗前后类固醇激素的应用,能很好预防,或缓解症状。
中期反应:治疗后数月出现的头痛、头晕及患侧面痛、麻木、无力,平衡障碍, 甚至脑积水症状等。多由肿瘤膨胀或瘤周水肿造成,多数为一过性,经休息、药物治疗可缓解。
晚期反应:治疗2~3年后,新症状的发生多是由于肿瘤复发,或脑积水造成,需要相应的处理。放射直接引起的脑神经损伤,很难恢复。
预后
治愈情况
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可完全治愈,预后良好。
较小听神经瘤致残率几乎为零。
较大听神经鞘瘤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10%和1%~2%。
肿瘤全切后的复发率为0.7%~0.8%,囊内切除的复发率为18%。
危害性
出现耳鸣、眩晕、面部麻木、咳嗽无力等表现,可能引起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清淡饮食,食物应以细软、易消化为主,如牛奶加藕粉、烂粥、面糊,再逐步过渡到蛋羹、鱼泥粥、面片等。
忌辛辣、油腻、坚硬的食物,如生蒜、辣椒、咖喱、炸鸡、油条、肥肉等。
肉类推荐优选鱼禽类,并做成肉泥或肉圆。
蔬菜、水果等可切碎后烹饪或榨汁饮用,必要时用吸管辅助进食。
适量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胡萝卜、西蓝花等。
食物易存留于面神经麻痹的一侧,应注意口腔卫生。
戒酒。
家庭管理
听神经瘤为良性肿瘤,完全切除后可长期生存。患者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家属要耐心和患者进行互动、交谈,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多鼓励患者参与一些社会、家庭活动。
洗头、沐浴时应以干棉球堵外耳道口,以防污水进入术腔而继发感染。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