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手腕腱鞘囊肿
概述
发生于手腕关节或腱鞘周围,充满黏液的囊性包块
通常仅为局部肿块,多无不适,少数可伴有疼痛、酸胀
急慢性损伤或结缔组织退行性变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主要采取保守治疗、穿刺抽吸结合药物注射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手腕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手腕关节或腱鞘周围,充满黏液的囊性包块。可见于腕背侧或腕掌侧。
囊肿可分为多个小腔,充满黏稠胶冻样液体。
发病情况
手腕腱鞘囊肿是手部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物。
腕背部腱鞘囊肿发病率占手部腱鞘囊肿的60%~70%,腕掌部腱鞘囊肿发病率占手部腱鞘囊肿的30%~40%。
任何年龄均可出现,多发生在20~30岁。
病因
致病原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急慢性损伤或结缔组织退行性变有关。
急性损伤
腕关节的急性损伤,导致关节囊裂隙,关节液外漏,积聚在腱鞘处,形成腱鞘囊肿
慢性损伤
腕关节的反复使用,导致关节囊损伤,关节液长期慢性积聚,进而形成关节囊肿。
结缔组织退行性变
结缔组织退行性变是目前认可程度较高的观点,腕关节过度使用或反复微小损伤,导致腕关节腱鞘磨损,出现多个小囊肿,最终相互融合,形成肉眼可见的腱鞘囊肿。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任何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发生手腕腱鞘囊肿的概率较高。
腕关节韧带松弛,不稳定。
从事家务劳动,或反复用到手腕的工作。
症状
主要症状
手腕部包块:包块通常呈半球状,多为单发,多位于腕背部或腕掌侧,表面光滑,可推动。
疼痛、酸胀:多数并无不适,少数(按压或不按压)可有关节轻微疼痛或酸胀感。
神经、血管压迫症状:较少见。如果出现压迫,可有腕部、手部的肿胀、麻木感。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手腕部出现无痛性或疼痛的包块,建议及时骨科就医。
如果医院骨科分科较细,也可以选择手外科或关节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急性腕关节损伤,应停止腕关节活动,不要随意挤压患处,防止二次损伤。
就医前尽量避免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症状,不利于明确诊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腕关节包块出现多久了?
包块及其周围是否有疼痛、酸胀感?
包块能否推动,是否有波动感?
手部是否有肿胀、麻木?
什么原因出现的上述表现?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病史清单
腕关节是否受过外伤,伤后做了哪些处置?
以前是否患过腱鞘囊肿,做过哪些治疗?
从事什么工作?是否经常进行手部劳动,如家庭主妇、手工艺工作者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腕关节的超声、X线、CT、磁共振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如口服药塞来昔布、外用药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腕关节损伤史,如腕关节扭伤
经常进行手腕部活动。
症状
腕关节包块,伴或不伴有疼痛、酸胀感,或麻木、肿胀等症状。
腕关节背侧或掌侧包块,呈半球状,表面光滑可推动。
腕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略受限。
辅助检查
超声
目的:明确囊肿大小、数目、形态、血流信号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意义:超声检查是疑似腱鞘囊肿时的首选检查,简单易行,价格便宜,无辐射。
X线或CT检查
目的:为了排除其他腕关节骨性疾病,如骨折、骨肿瘤等。
意义:了解是否存在骨折、骨肿瘤等,有利于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检查有少量辐射,孕妇检查应遵医嘱。
磁共振(MRI)检查
目的:明确诊断包块的性质、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等。
意义:体积较小的囊肿也可显示,也有利于鉴别诊断。
注意事项:检查无辐射,但检查时应摘除手表、钥匙链、首饰等金属物品。佩戴人工起搏器或使用某些人工关节的人群为禁忌人群。
穿刺病理检查
目的:明确包块性质。
意义:当其他手段难以确定包块性质时,选择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显示内容物为透明的、胶状的、黏稠的黏蛋白,则确诊为腱鞘囊肿。
注意事项:为有创性检查,禁用于麻药过敏者,多数可同时进行治疗操作,尽可能将内容物全部抽出。
关节镜检查
目的: 临床上用于高度怀疑而经体检、辅助检查等均无法肯定或排除的情况,可采用关节镜检查,可同时进行治疗。
意义:可精确显示包块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注意事项:为有创操作,绝不应以它来完全代替其他检查。
鉴别诊断
部分手腕部腱鞘囊肿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与下列疾病混淆,应予以鉴别。
骨巨细胞瘤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手腕单发或多发性包块。
不同点:手腕腱鞘囊肿属于良性肿瘤,通常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影像学检查为囊性包块;而骨巨细胞瘤属于交界性肿瘤,有恶变的可能性,通常伴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影像学表现为骨性肿物。X线、CT或MRI有助于鉴别。
表皮样囊肿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手腕单发或多发的包块,表面光滑、可推动,多无症状。
不同点:触感不同,表皮样囊肿稍硬,且表皮样囊肿破裂容易引起炎症反应,腱鞘囊肿破裂后多可自行吸收。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脂肪瘤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手腕单发或多发的包块,表面光滑、可推动,多无症状。
不同点:病理性质不同,触感不同,脂肪瘤触感较软,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
痛风石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手腕单发或多发的包块。
不同点
外观形状不同,腱鞘囊肿多为半球形,形状规则,表面光滑;痛风石多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
症状不同,腱鞘囊肿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痛风结石多合并明显的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
两者可通过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血浆尿酸检测鉴别。
滑膜肉瘤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手腕单发或多发的包块。
不同点:病理性质不同,滑膜肉瘤为恶性肿瘤,腱鞘囊肿为良性。超声检查可用于初步鉴别,滑膜肉瘤呈实性,腱鞘囊肿呈囊性。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去除囊肿,缓解症状,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产生。
治疗原则:一般包括保守治疗、穿刺及药物注射治疗、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手腕腱鞘囊肿部分能够自发地消退,儿童手腕腱鞘囊肿常用夹板固定治疗。
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为将腱鞘囊肿捏破,但其复发率较高。一旦复发,囊肿形状将不规则,给后续的手术治疗造成困难,因此目前已不主张捏破囊肿。
穿刺抽吸及药物注射治疗
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
多采用注射器进行穿刺抽吸,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酶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注意事项:治疗后应适当进行加压包扎和固定,降低复发概率。
手术治疗
适应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穿刺抽吸治疗后反复发作、合并明显的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的患者。
手术方式:常规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
注意事项:复发率低,但依然可能复发,研究证明,常规手术与关节镜手术复发率无明显差别。
预后
治愈情况
部分手腕腱鞘囊肿可自行吸收愈合。
部分手腕腱鞘囊肿可由于生活中不经意的碰撞挤压,囊壁破裂,囊液自行吸收。
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
预后因素
单纯的手腕腱鞘囊肿,不伴有神经血管压迫,预后较好。
腕关节稳定性差,韧带松弛,长期进行手腕活动,慢性劳损严重的复发率高。
危害性
若不积极治疗,囊肿可能逐渐增大,出现压迫神经血管的症状。
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疼痛。
压迫血管,影响局部循环,造成肿胀等症状。
压迫神经,导致相应支配区域出现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膳食,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可适当补充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鸡蛋等。
日常管理
若有急性损伤,建议及时固定,不要进行手腕活动,部分行为需要家人照顾。
保守治疗者不要自行挤压或撞击包块,防止损伤加重。
术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病情监测
若出现疼痛、酸胀、麻木感,或肿块明显增大,影响美观,应及时复诊,及时治疗。
手术治疗后,应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出现红肿、疼痛及时就诊。
随诊复查
复诊的重要性:评估腱鞘囊肿的进展情况。
随诊时间:保守治疗,建议症状变化时随诊,并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若采取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1、2、3、6、12月后进行复查。
复诊的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腕关节超声检查。
预防
运动和劳作时可佩戴运动护腕,防止运动损伤,加强保护,减少劳损。
日常应加强腕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如弹力带抗阻训练等,可以增强腕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发病概率。
避免长时间进行腕关节活动,每隔一个小时需放松关节,做拉伸练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