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油滴和小粒检验
概述
骨髓油滴为带有发亮感的大小不一的空泡结构,骨髓小粒为鱼肉样至油脂样,大小不一。先肉眼观察确认有无微小的骨髓小粒和油滴及其染色的满意度,然后用油镜进一步观察,确定细胞类型和分类,注意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分析,对异常细胞进行定性和解释。该检查可初步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正常。
适宜人群
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骨髓穿刺。
检查前
妊娠中晚期患者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检查时
根据穿刺部位,患者需要准备适宜的体位。
若在髂前上棘穿刺,患者准备仰卧位。
若在髂后上棘穿刺,患者准备侧卧位或俯卧位。
若在棘突穿刺,患者准备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检查后
48~72小时内,保持穿刺处皮肤干燥,避免淋浴或盆浴。
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参考区间
正常骨髓涂片油滴为“+~++”;骨髓小粒为“+”
(数据来源:尚红,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临床意义
油滴在造血功能减退时增加,有核细胞增多时(如白血病等)减少。
鱼肉样小粒增多是造血旺盛的表现。
检查小粒内细胞可以评估一些血液病的病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小粒内缺乏造血细胞,而由条索状纤维搭成网架、基质细胞构成空巢。
骨髓小粒明显存在是穿刺成功的标志。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