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软组织损伤
概述
软组织损伤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疾病
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压痛、活动障碍等
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病理因素等引起
可采用紧急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定义
软组织损伤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腱鞘、血管、神经等非骨骼组织。
虽然没有专门的软组织损伤的流行病学数据,但其实软组织损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尤其是轻微的软组织损伤。
分类
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软组织损伤
多因暴力、活动不当引起。
包括单纯急性软组织损伤,以及伴有骨折、脱位的急性软组织损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多因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不当,或反复单一运动、负重积累引起。
根据是否有开放性伤口分类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会出现伤口。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损伤时皮肤和黏膜完整,没有伤口。
根据损伤的类型分类
包括软组织扭伤、挫伤、刺伤、切割伤等。
病因
致病原因
力学因素
是最常见的病因,如运动不当、摔倒、经常搬运重物、长时间行走、长时间负重等。
化学因素
腐蚀性物质、刺激性物质等可以引起软组织损伤。
生物病理因素
局部缺血、感染、炎症等也可以引起本病。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高危因素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长期卧床
重体力劳动者
经常接触腐蚀性物质的人群
运动员或对抗性运动爱好者
症状
主要症状
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压痛、活动障碍等症状。
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可在活动后加重。
慢性软组织损伤时,疼痛可在劳累、负重、环境湿冷时加重,可无皮肤青紫的症状。
其他症状
如发生神经损伤,还会出现局部或损伤远端感觉异常等症状。
如合并骨折,还会出现局部畸形、异常活动等情况。
如为开放性损伤,还会出现出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皮肤湿冷、反应迟钝、面色苍白等休克表现,可有生命危险。
如因感染引起,还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如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肤青紫、压痛、活动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主要于骨科诊断和治疗。
如怀疑发生骨折,或存在开放性损伤,建议及时就诊骨科。
普外科
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肤青紫,也可就诊普外科。
急诊科
如果出现局部疼痛严重、剧烈肿胀,伴有神经血管的严重损伤,建议及时就诊急诊科,或者拨打120呼叫急救车进行处理。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如X线等检查的报告单。
如果正在服药,可以准备一份药物清单,如镇痛药物等。
受伤后不要过度活动、按压患处。如果有创口,尽量保证创口清洁,避免污染。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局部青紫,或者破溃?
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减轻?
除了上述症状,是否还有患处畸形,无法活动等其他表现?
症状发生前是否受过伤?
病史清单
从事什么工作?是否经常搬抬重物?
是否接触过腐蚀性、刺激性物质?
曾经是否出现过相似症状?
是否有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情况?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
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CT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
外用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云南白药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运动损伤或外伤病史。
接触过刺激性或腐蚀性物质。
发生过软组织感染。
营养不良或长期卧床。
临床表现
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压痛等症状。
可能会出现病变部位或病变部位远端感觉异常、活动障碍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存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开放性损伤时,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了解出血量。
影像学检查
X线、CT检查
检查局部骨骼等组织的结构。
可以明确是否合并骨折,或排除骨骼的其他疾病。
注意事项: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皮带、手镯等;脱去带金属材质的衣物。
诊断标准
具有明确的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确诊。可进行影像学检查等排除或发现合并的其他异常。
鉴别诊断
软组织损伤合并骨折
单纯急性软组织损伤,应与合并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进行鉴别。
相似点:二者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肤青紫、压痛等症状。
不同点:合并骨折时,还会出现局部畸形、异常活动等,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折病变。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可以鉴别。
骨病
相似点:都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压痛等症状。
不同点:骨病包括骨髓炎骨肿瘤等,病变多在骨骼部,X线、CT等检查可发现骨骼病变。通过病史、影像学检查等可以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达到治愈效果。
治疗原则:进行紧急处理和对症治疗,根据情况采取药物、手术、康复治疗。
紧急处理
发生急性软组织损伤,就医前采取休息(Rest)、冷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的方法进行处理,称为“RICE”原则;同时根据情况进行止血和固定。
休息(Rest)
损伤后不要活动受伤部位,充分休息。
冷敷(Ice)
损伤后的前72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袋放在受伤部位进行间断冷敷。
每次冷敷20分钟,可以缓解肿胀。
前72小时内不要进行热敷和按摩。
加压(Compression)
用弹力绷带等包裹损伤部位,施加压力抑制肿胀。
绑缚时不要过紧,以免阻断局部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Elevation)
损伤后24小时内将患肢抬起(高过心脏),以减轻水肿和疼痛。
止血
用于开放性损伤时。
按压止血:可使用纱布、干净的毛巾或衣物,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直到血流止住为止。
止血带止血:如四肢损伤直接按压难以止血,可在受伤部位上5厘米处绑缚止血带进行止血。
注意事项:如开放性伤口内有未脱离的刀等物品,不要拔出,应在止血的同时将其固定,到医院后由医生进行处理。
固定
如怀疑发生骨折,可使用夹板、长木棍等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骨折部位活动加重损伤,或加重疼痛。
操作过程中动作应缓慢、轻柔,避免二次损伤。
如不知如何固定,尽量不要挪动患肢,也不需要抬高患肢。
注意事项
在受伤后的最初72小时内,避免热(Heat)、酒精(Alcohol)、再次受伤(Re-injury)和按摩(Massage),即不要泡热水澡或进行任何加热受伤部位的行为、避免饮酒、避免过度运动、避免按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镇痛治疗
疼痛较重时,可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止痛膏、双氯芬酸钠乳剂等。
抗感染治疗
用于感染引起的软组织损伤,或在手术后进行治疗。
包括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等。
手术治疗
清创缝合术
用于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伤口较大时。
消毒同时清理伤口,同时清除伤口内的异物,然后进行缝合,促进愈合。
组织修复术
用于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且发生大血管、神经损伤,影响软组织功能和恢复时。
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
骨折复位术
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合并骨折时。
通过手术使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和功能,促进骨折端愈合。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急性软组织损伤时,采用冰敷、加压包扎、超短波治疗、超声波治疗等,可以减少出血、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等。
慢性软组织损伤时,采用磁疗法、干扰电、微波疗法、光疗法等,可以消除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等。
运动训练
可以改善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松动术、推拿按摩、肌力训练等。
注意事项
须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相应的运动方法,避免过度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加重损伤。
预后
治愈情况
病情较轻的软组织损伤可自愈。
大部分患者通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
危害性
可以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影响生活。
如合并骨折,治疗不及时可以引起畸形、活动异常等后遗症,影响生活。
如合并严重出血,可以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作息管理
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饮食管理
保证饮食营养丰富、均衡。可选择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馒头、面条等主食;同时适当提高肉类、奶类、豆制品、鱼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的量。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品,如生葱、生姜、生蒜、辣椒、浓茶、咖啡、酒类等。
运动管理
卧床休息时,可适当活动健康的肢体,可做抬高、屈伸等动作。
如能下床活动,应缓慢活动,避免摔倒。
如果合并骨折,或者自身行走不便,开始时可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或由他人搀扶。
如体力已恢复,可选择慢走、快走、慢跑等活动,或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活动项目。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运动过程中如感到劳累、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随诊复查
按照医生指导定期复查。
如症状不缓解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外伤。发生外伤后应及时就诊。
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运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停止运动。
工作中应做好自我保护,正确搬抬重物,如有不适及时休息。
避免接触腐蚀性或刺激性物质,接触化工产品者需要注意自身防护。
避免长期卧床,如果不得不卧床,需要定时翻身,或者应用气垫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