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气性坏疽
概述
可表现为患处剧烈疼痛、有气泡冒出,有大量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渗出物等症状
由梭状芽孢杆菌(多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
一旦确诊,需要紧急清创,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不可自愈
气性坏疽是什么?
定义
气性坏疽又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指由产气荚膜梭菌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肌坏死或肌炎,是一种发展迅速的严重的厌氧菌感染性疾病。
气性坏疽通常不是由单一病原菌引起,而是由几种病原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多见于严重创伤造成的大量失血休克,而又有大片组织坏死,深层肌肉坏死,尤其是有异物残留的严重损伤,如战伤、交通事故、挤压伤
有文献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战伤相关的气性坏疽的发生率约为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约为0.7%,越南战争中约为0.02%。
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 2008年5月12~20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开放性创伤的地震伤员中,气性坏疽的发生率为0.945%。
气性坏疽常发生在哪里?
气性坏疽好发于严重深层肌肉损伤部位,原因是气性坏疽的主要致病菌是产气荚膜梭菌,这种细菌是一种厌氧菌,深层肌肉会提供无氧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
另外气性坏疽还会发生于皮肤下层,往往出现皮下气肿,产气荚膜梭菌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可使皮肤表面变得如“木板样”硬 。
气性坏疽严重吗?
气性坏疽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气性坏疽发展迅速,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截肢、严重者危及生命。
产气荚膜梭菌在无氧环境内繁殖,可以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使组织细胞坏死,渗出,产生严重水肿,并且这种细菌容易穿透组织间隙,快速扩散。 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中毒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气性坏疽传染吗?
气性坏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自身免疫力等正常的人群很少被传染。
气性坏疽多为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并且在局部产生缺氧的环境,多见于开放性的创伤,还可见于免疫力低下病人。梭状芽孢杆菌属于厌氧菌,需要在缺氧的环境下才能滋生繁殖,所以,免疫力正常、没有皮肤破损,接触到气性坏疽病人,一般也极少被传染。
但如接触气性坏疽病人前,有皮肤破损,恰好破损的位置接触到大量梭状芽孢杆菌,可能造成气性坏疽传染,这种情况概率极低。
病因
致病原因
气性坏疽由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发病与否和是否有适宜病原菌繁殖的环境及机体免疫力有关。
病原菌感染
气性坏疽的病原菌是梭状芽孢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是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以产气荚膜梭菌(旧称魏氏杆菌)为主,还有水肿梭菌、败毒梭菌、梭状梭菌、溶组织梭菌等。
梭状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人和动物的肠道及粪便中,正常情况下很少引发感染。
适宜病原菌繁殖的环境
感染局部有适合梭状芽孢杆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
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损伤挤压伤伴有深部肌肉损伤、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石膏包扎过紧,以及邻近肛周、会阴部位的严重创伤等。
易患因素
各种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组织坏死、皮肤或黏膜完整性的因素,都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患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结肠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肝硬化等)。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注射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奎宁),或者非法注射药物。
长期接受放射治疗
近期受重伤或接受过手术。
有酗酒等不良嗜好。
发病机制
当土壤、污水、人或动物粪便中的梭状芽孢杆菌污染伤口后,并不一定会致病,但当自身免疫力低下,且具备适宜其繁殖的缺氧环境时,梭状芽孢杆菌就会在局部伤口内生长繁殖,并分泌多种外毒素和酶,破坏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渗出、水肿、气肿等,感染迅速扩散,导致发病。
症状
气性坏疽的潜伏期一般为伤后1~4日,也可短至8~10小时,或者长至5~6日。潜伏期过后可出现明显的局部和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
疼痛
局部疼痛剧烈且持续加重,似要胀裂,服用镇痛药效果不佳。
肿胀
局部肿胀且迅速蔓延,可有肉眼可见的肿胀加重。
气肿:病原菌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气肿。用手触摸时,有柔软而带气泡的感觉(捻发音或握雪感)。
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造成水肿。早期皮肤因水肿而变薄、苍白发亮。
皮肤颜色改变
局部皮肤早期苍白发亮很快进展,呈暗红、紫黑色,可出现大理石样斑纹,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恶臭
病变组织或渗出物有恶臭味。
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出现后不久,就可出现全身症状。
发热,体温逐步上升,也可突然升高达40℃以上。
身体极度虚弱,但意识清楚,可有淡漠、不安、恐惧感。
呼吸急促、心悸、脉搏加快、血压下降。
大量出冷汗。
皮肤、口唇变白等贫血症状。
并发症
溶血性黄疸:可有皮肤、巩膜(眼白)呈黄色等症状,感染得到控制后可随之消退。
感染性休克:可有低血压、发热、心悸、呼吸浅快、发绀(口唇青紫)、烦躁不安或嗜睡、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多器官功能衰竭:可有心血管、呼吸、肾、肝脏、胃肠、脑等多个器官或系统相关症状,如心律失常、心悸、指(趾)端发凉,呼吸困难、发绀,尿少,呕血、便血,意识障碍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手术或外伤后伤口突然出现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意识不清、呼吸急促等症状,建议立即告知病房医生,或者尽快到急诊科就诊。
普通外科
病情稳定后,一般需要前往普通外科就诊及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哪里疼痛?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肿胀、皮肤颜色改变吗?
有发热吗?一直持续还是有波动?最高多少度?
伤口有渗出物吗?有特殊臭味吗?
病史清单
近期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吗?
是否患有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等疾病?
最近接受过放射治疗吗?
近期是否注射过药物?药物名称是什么?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测定、病原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物(口服):林可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红霉素、甲硝唑
镇痛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受过重伤或做过手术,且伤口被污染(如接触泥土、粪便等)。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临床表现
外伤或手术后,伤口局部有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还可有发热、身体虚弱等全身症状。
有软组织积气,可发现“捻发音”或“握雪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水平等,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等。
WBC升高提示存在感染,Hb下降提示存在贫血。
检查前不需要空腹。
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
通过检测血清中CK水平,可了解有无肌肉病变。
CK水平升高,提示存在肌肉病变。
检查前不需要空腹。
病原学检查
直接涂片镜检
取伤口分泌物作为标本,直接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
操作简便,是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法。
检查发现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可初步诊断。
厌氧菌培养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取伤口分泌物或制成悬液的坏死组织作为标本,进行厌氧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和菌落特点,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是确诊方法,对明确病原菌种类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检测到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梭菌等病原菌,可明确诊断。
缺点是检查时间较长。
核酸检测
通过扩增细菌DNA片段,进行细菌核酸检测,鉴定病原菌类型。
最常用的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检测发现病原菌DNA阳性可确诊。
X线检查
可了解软组织是否积气,帮助早期诊断。
检查可发现伤口肌群等软组织中有气体存在。
注意事项
检查有放射性,备孕或已怀孕的女性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检查时避免携带金属物品。
诊断标准
早期诊断
有以下三大特征时,可早期诊断为气性坏疽,以便及时治疗。
症状严重,进展迅速,伤口周围呈紫红色,大疱形成,并且有“捻发音”或“握雪感”。
伤口分泌物涂片发现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X线检查发现伤口肌群中有气体存在,实验室检查Hb显著下降、WBC升高、CK升高。
确诊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确诊。
厌氧菌培养检测到产气荚膜梭菌、水肿梭菌等病原菌。
PCR方法检测到病原菌DNA阳性。
鉴别诊断
厌氧菌性蜂窝织炎
相似点:都可有受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气肿)等表现。
不同点:厌氧菌性蜂窝织炎发展较缓慢,且病变局限于皮下蜂窝组织,多无肌肉坏死,全身症状较轻。
兼性需氧菌感染
相似点:患处都可产生气体。
不同点:兼性厌氧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感染产生的气体不易在组织间积聚,且无特殊臭味。实验室检查发现相应病原菌可鉴别。
厌氧链球菌感染
相似点:都可有肿胀(气肿)等表现。
不同点:厌氧链球菌感染发展较缓慢,全身症状较轻,预后较气性坏疽好。实验室检查发现相应病原菌可鉴别。
有组织间积气的其他情况
手术、损伤或局部病变等导致食管、气管破裂,也可出现肿胀(气肿)等局部症状,但通常无全身症状,且局部症状可随着气体逐渐吸收而缓解。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治疗
气性坏疽一旦确诊,需要紧急手术,彻底清创,去除所有感染组织,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目的: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组织坏死,降低截肢率。
治疗原则:一旦确诊,需要紧急手术,同时应用抗生素。
紧急手术
手术目的是破坏局部适宜病原菌繁殖的厌氧环境。
清创手术
彻底清创,清除异物及变色、不收缩、不出血的肌肉,保留能流出鲜血、色泽红润的正常肌肉组织。
术后伤口保持开放状态,并用大量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冲洗并湿敷,每日更换数次,直至伤口感染控制为止。
清创手术有失败的可能,感染不能控制时需要再次进行清创手术或进行截肢手术。
截肢手术
当整个患肢广泛感染,或者清创手术处理后感染未能控制,严重威胁生命时,应立即进行截肢手术。
术后伤口处理与清创手术类似。
截肢后还需要安装适合的假肢。
应用抗生素
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常需要大剂量静脉滴注。
注意:所有药物都应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用药或更改剂量。
青霉素类
是首选药物。
常用药物为青霉素钠青霉素钾等。
林可酰胺类
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或耐药者。
常用药物为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其他类型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硝唑类抗生素也有效。
大环内酯类:常用琥乙红霉素麦迪霉素
硝唑类:常用甲硝唑替硝唑
其他治疗
高压氧治疗
可提高组织间的含氧量,造成不适宜病原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抑制其生长。
常与清创手术联合应用,有助于保留患肢,降低截肢率。
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
输血:纠正贫血。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降温: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镇痛:疼痛剧烈者,可应用镇痛药。
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可予以肠内或肠外营养
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治疗
不是常规治疗手段。
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具有中和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的作用。不仅可用于治疗,还可用于预防。但效果维持时间短,且可引起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预后
治愈情况
气性坏疽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
若不及时诊治,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若及时诊治,可保留患肢,挽救生命。
危害性
可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可导致溶血性黄疸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等。
清淡饮食,忌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肥肉、生鱼片、辣椒、葱、姜、蒜等。
酗酒者积极戒酒。
运动管理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锻炼时应循序渐进,以锻炼后不感到疲惫为准。
截肢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学习安装、使用假肢,并逐渐达到生活自理。
心理支持
气性坏疽可导致肢体残疾,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亲属应予以疏导,鼓励患者正确看待肢体残疾,适应身体的变化,积极面对生活。
预防
外伤后,应尽快到医院正确处理伤口,尤其是被泥土、粪便等污染的伤口。
怀疑存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时,可应用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紧急预防。
患有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疾病者,积极治疗。
避免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避免饮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