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盆腔脓肿
概述
多因盆腔炎症性疾病未得到及时诊治、脓液聚积形成包块
临床表现有发热、急性下腹痛或下腹坠胀、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通常由多种微生物的感染引起,以厌氧菌为主
脓肿较小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若脓肿较大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介入或手术治疗
定义
盆腔脓肿多数情况下,为盆腔炎症性疾病未得到及时诊治,脓液聚集超过自身吸收能力而形成。盆腔炎症性疾病是病原体感染导致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宫旁组织及腹膜发生炎症的总称。
分类
主要包括输卵管脓肿、卵巢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包裹性脓肿。
发病情况
盆腔脓肿通常见于性生活活跃期的女性,发病率逐年上升。
盆腔脓肿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盆腔脓肿最严重的后果为脓肿破溃,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从而危及生命。
盆腔脓肿是严重的盆腔炎性疾病,其病因多为厌氧菌感染,盆腔脓肿形成后患者多有高热(体温可达39℃左右)、心率加快以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同时可伴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异常出血等。
若脓肿破溃入腹腔,可导致病情突然恶化,患者可有全腹疼痛,伴寒战、恶心、呕吐,随之出现脉搏微弱增快、冷汗淋漓、血压急骤下降等感染性休克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盆腔脓肿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病因
致病原因
盆腔脓肿通常由多种微生物的感染引起,以厌氧菌为主。从脓液中培养出的病原微生物多为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其他拟杆菌、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和需氧链球菌。
盆腔脓肿的病因较复杂,常见病因包括下生殖道感染、盆腔器官手术、子宫腔内操作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
易患因素
盆腔炎的一般危险因素,包括多个性伴侣、不注意性生活卫生、非医疗需求的阴道冲洗以及盆腔炎既往史。
宫腔操作如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人工流产、产后胎盘胎膜残留刮宫术等。
邻近器官炎症病变,如阑尾炎、克罗恩病等。
免疫力下降:如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等。
盆腔手术后有可能并发盆腔脓肿,以下危险因素也会增加其发生率:
术前有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积水、肾脏疾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及肥胖人群。
手术时间长、范围广、术中出血量大于500ml、恶性肿瘤手术清扫淋巴结。
术后出现发热、血肿等。
发病机制
身体的防御机制受损或抗生素覆盖率不足时,体内炎症控制不佳,导致病情进展,产生的脓液超过身体清除和吸收的能力,进而导致脓液聚积形成脓肿。
症状
主要症状
盆腔脓肿形成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部或盆腔疼痛。部分病人发病迟缓、脓肿缓慢形成,症状不明显。
约50%的患者有寒战和发热,常伴有脉搏加速、恶心、阴道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增多、以及异常阴道流血。
脓肿压迫直肠或膀胱时,可产生刺激症状,如便意频繁伴排便不尽感或排便困难、尿频或排尿困难
并发症
盆腔脓肿自发破裂,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远期并发症包括不孕、异位妊娠、早产、慢性盆腔痛等。
就医
就医科室
妇科
女性有下腹部疼痛,伴或不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时,首先就诊于妇科。
急诊科
若腹痛剧烈、伴有血压急剧下降、皮肤苍白、寒战、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改变时,需立即至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除了急诊就诊的情况,妇科门诊就医时需避开月经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腹痛:出现时间、疼痛部位、疼痛性质、是否有明确的诱因?
是否发热,最高体温多少?是否伴有寒战、大汗淋漓?
有无阴道分泌物异常?有无不规则阴道出血?
有无排便和排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秘、尿频等?
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病史清单
是否有不洁性交史?是否绝经?有无药物过敏史?
近期有无盆腔炎病史,接受过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其他妇科疾病史,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等,治疗效果如何?
近期有无盆腔手术史?
有无其他慢性病史,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避孕方法,是否放环?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如近期的血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盆腔超声或CT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有盆腔炎症性疾病史、盆腔手术史、宫腔操作史等。
临床表现
症状
多数患者表现为下腹部疼痛。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恶心、腹泻、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体征
腹部查体:单纯腹部触诊可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表现,有时可触及肿物。
妇科查体:
视诊可见阴道脓性分泌物;
双合诊或三合诊时有宫颈举痛、在输卵管和卵巢区域可能触及非活动性包块且压痛明显,若脓肿位置较低可在阴道后穹窿触及包块。
直肠指诊:脓肿位置较低时可有直肠前壁明显压痛和肿胀。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化验结果常表现为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速率及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
图像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和卵巢结构消失,可见囊性或多房分隔的包块。经阴道超声比经腹超声能更清晰的了解脓肿的性质、脓肿壁厚度及脓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CT
可见增厚、不规则和回声增强的脓肿壁,同时可能发现输卵管系膜增厚,肠壁增厚等表现。CT检查可指导脓肿穿刺。
鉴别诊断
女性盆腔脓肿应和所有可引起下腹疼痛的疾病相鉴别,以下举例说明:
输卵管妊娠
发生流产或破裂前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会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同时伴有停经史。
急性阑尾炎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腹痛,起始于上腹部,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可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超声检查可进行鉴别诊断,图像中可见肿大的阑尾。
卵巢囊肿蒂扭转
表现为突发性的下腹部剧烈持续性疼痛,腹部可触及肿块,可因体位改变、运动、体力劳动导致。超声或CT检查可辅助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积极抗炎、消除脓肿,并警惕脓肿破裂等并发症。
治疗原则:根据起病时间、脓肿大小、脓肿位置、患者状态等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治疗指征
脓毒症和脓肿破裂迹象;
影像学检查提示脓肿直径≤8cm;
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
通常选择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经验性用药主要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包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或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
若所选药物不覆盖厌氧菌时,联合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经验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取脓液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针对性的药物。
其他治疗
抗生素治疗同时,为避免脓液扩散,患者应取半卧位,配合热水坐浴、高蛋白流食半流食等,伴有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治疗指征
影像学检查确诊盆腔脓肿且有安全的穿刺路径,脓肿较大(直径大于3-4厘米)和/或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者。
药物巩固治疗2~3周后包块未消失但已局限化。
多次盆腹腔手术史或复发脓肿,盆腹腔粘连重,预计手术困难者。
高龄体质差、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者。
治疗方案
包括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经腹、阴道、直肠或臀部穿刺引流。可同时联合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指征
其他治疗无效。
脓肿破裂导致腹痛突然加剧,伴有感染性休克等表现。
脓肿病灶范围呈多房性,或位置不方便穿刺者。
治疗方案
手术范围
根据盆腔病变程度及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决定手术范围:
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为最彻底的手术方式。
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尽量选择保留双侧输卵管和卵巢的保守手术。
病情较重、无生育要求、易复发及老年患者建议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
手术方式
包括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
预后
治愈情况
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的药物和手术配合治疗,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且没有后遗症。但有小部分患者的输卵管或卵巢等盆腔组织可能会在病程中受到影响,影响生育能力。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盆腔脓肿感染扩散,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全身症状,如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可能因炎症迁延不愈损伤输卵管等结构,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危害性
盆腔脓肿急性期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远期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育龄期女性的生育能力。
日常
日常管理
注意营养,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增强体质。
遵医嘱服药,避免二次感染等。
若无备孕计划,盆腔脓肿治愈后建议使用避孕套,以降低复发和后遗症的风险。
病情监测
15%~21%的盆腔脓肿患者会复发,并增加不孕和慢性盆腔疼痛的风险。建议对与性传播疾病感染相关的盆腔脓肿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后3~6个月对阴道标本进行微生物核酸扩增检测(NAAT),尤其是针对沙眼杆菌、淋病杆菌等,以排除持续性感染或再次感染。
随诊复查
观察病情
一般来说,患者应在治疗后3天左右表现为症状逐渐减轻,如退烧、腹部压痛减轻等。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主动报告医生,有可能需要改变治疗方案,选择穿刺或手术治疗。
复查
出院1个月后到门诊检查术后恢复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再次到门诊复查。
预防
一级预防
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性生活卫生。
积极筛查性传播感染,规范治疗沙眼衣原体等感染。
妇科手术前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围产保健,减少分娩损伤。
二级预防
一旦确诊盆腔炎性疾病,应针对病情及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
诊断盆腔脓肿后,及时采用足量、足疗程强效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果断改用介入或手术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