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脑胶质瘤
概述
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胶质细胞瘤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
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的区别
脑膜瘤和脑胶质瘤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颅内肿瘤。
1.脑膜瘤: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和脑膜间隙的肿瘤,通常瘤体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但本病复发率较高,需定期复查。
2.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也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等类型。其恶性程度一般比较高,并且容易出现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快,一般手术很难完全切除,术后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预后通常比较差。
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脑胶质瘤的克星是什么
脑胶质瘤并不存在所谓的克星,此病的病因不明,患者遵医嘱采取手术治疗、放化疗及其他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只有科学、规范的治疗,才能更好地改善病情。
1.手术治疗: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肿瘤切除术以及病理活检等方式进行处置。
2.放化疗:胶质瘤术后放疗、化疗非常有必要。此外,对于患者自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采取放射治疗。
3.其他治疗:如电场治疗,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对于控制病情也有一定的帮助。
建议发现胶质瘤的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神经胶质瘤和脑胶质瘤有什么区别?
神经胶质瘤和脑胶质瘤没有明显区别,在临床上可视为同一种疾病。
神经胶质瘤和脑胶质瘤在临床上可以认为是同一种疾病,没有明显差别。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可以分为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
神经胶质瘤可以通过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辅助以放化疗。
建议发现神经胶质瘤的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病因
引发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肿瘤起源、遗传因素、生化环境、电离辐射、亚硝基化合物、污染的空气、不良的生活习惯、感染等因素有关。
症状
脑胶质瘤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
1.星形细胞瘤
(1)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改变等。
(2)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①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1/3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约60%患者发生癫痫。②小脑星形细胞瘤: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持物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等。③丘脑星形细胞瘤:病变对侧肢体轻瘫,感觉障碍及半身自发性疼痛,患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舞蹈样运动,亦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内分泌障碍,健侧同向偏盲,上视障碍及听力障碍等。④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和眼球位置异常。⑤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因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发作性头痛,并可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等。⑥脑干星形细胞瘤:中枢肿瘤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桥脑肿瘤多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常表现为吞咽障碍及生命体证改变。
2.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高颅内压症状明显,33%患者有癫痫发作,20%患者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癫痫常为首发症状,精神症状以情感异常和痴呆为主,侵犯运动、感觉区可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高颅压症状出现较晚。
3.髓母细胞瘤
(1)肿瘤生长快,高颅压症状明显。
(2)小脑功能损害表现为步态蹒跚,走路不稳等。
(3)复视、面瘫、头颅增大(儿童)、呛咳等。
(4)肿瘤转移是髓母细胞瘤的重要特征。
4.室管膜瘤
(1)颅内压增高症状。
(2)脑干受压症状如呕吐、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小脑症状(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等)及偏瘫、眼球上运动障碍等。
(3)手术后复发率为100%,易发生椎管内转移。
检查
1. 身体检查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2.头部CT和磁共振
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及脑组织情况。
3.脑血管造影
可以了解肿瘤血管分布情况。
诊断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临床表现除却共性之外,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肿瘤都有其各自的症状、体征特点;加之目前影像学检查措施之多,CT/MR多角度、多参数的对比,尤其是MR波谱分析等较为特异性的研究等等,脑胶质瘤的诊断多不困难。但需与非特异性的局限性脑炎、脱髓鞘、脑梗死早期以及某些脑内寄生虫等相鉴别。
治疗
目前国内外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普遍采用手术、放疗、化疗、X刀、γ刀等方法。
1.手术治疗
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肿瘤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只能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
(1)明确病理诊断。
(2)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
(3)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
(4)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
(5)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2.放疗
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有尝试瘤(腔)内131I或125I近距离放疗等新的放疗措施,疗效及相应的副损伤等尚待进一步探索。
3.脑胶质瘤X、Y刀
X-刀、γ-刀-均属放射治疗范畴,因肿瘤的部位、瘤体大小(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治疗范畴局限,目前认为胶质瘤,特别是恶性的星形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R-刀治疗。
4.化疗
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常用替莫唑胺、BCNU、CCNU、VM-26等,有效率均不高。有尝试瘤(腔)内间质化疗、经动脉选择性区域灌注化疗以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等,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5.中医治疗
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中药通过血脑屏障、归精入脑,直接进入瘤体起到吞噬消除作用,改善脑部微循环,使血氧代谢增强、病灶软化、缩小。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辨症施治分期治疗,适用于未进行手术或已手术部分切除、术后复发、X-刀、γ-刀,放化疗后的患者,特别对脑瘤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肢体麻木、抽搐、精神障碍、视物不清重影等症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6. 由于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其他部位肿瘤,因而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学在脑胶质瘤的应用至今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仍然十分遥远。
目前,胶质瘤的治疗应该重视以下几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重视第一次精准打击;强调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技术。
脑胶质瘤如何化疗
脑胶质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进行放化疗,提高治疗效果。若患者伴随出现脑水肿、癫痫等症状时,需要遵医嘱对症用药缓解。
1.手术治疗:包括开颅胶质瘤切除手术等,通过将患者体内肿瘤组织进行切除,达到控制患者疾病进程的效果。但只有少数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将体内肿瘤组织进行切除,大部分中晚期患者在术后还需要联合进行放化疗治疗。
2.放化疗:放疗包括常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的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内放射治疗等。在化疗过程中,主要使用药物包括替莫唑胺、甲基苄肼、洛莫司汀等。
3.针对症状对症用药:①若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脑水肿的症状,可以考虑通过甘露醇等药物缓解症状;②若患者出现癫痫症状,可以考虑通过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来缓解。
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应当咨询临床专业医生的指导,遵医嘱用药,促进疾病的恢复。
两周岁的宝宝得了脑胶质瘤怎么办
脑胶质瘤一般指胶质瘤,两周岁的宝宝得了胶质瘤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改善症状。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遗传、电离辐射、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所致。
一旦两周岁的宝宝患有胶质瘤,家长需严格谨遵医嘱,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患儿出现颅内压增高可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出现癫痫时可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奥卡西平等。
部分患儿需采取开颅胶质瘤切除手术,从而切除肿瘤组织,降低颅内压力,改善疾病症状。术后配合放疗或选择化疗,如遵医嘱选择替莫唑胺、尼莫司汀等化疗药物治疗,还可以使用电场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一旦两周岁宝宝确诊胶质瘤,家长需要携带患儿前往正规医院及时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日常生活中,需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严密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
脑胶质瘤开颅手术是什么
脑胶质瘤开颅手术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一种外科手术。
脑胶质瘤又被称为神经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首选手术治疗,即通过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力,迅速改善各种症状。
脑胶质瘤是由神经外胚叶演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患者一般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感觉障碍、偏瘫、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化疗、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日常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熬夜、禁止饮酒、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或悲伤。术后遵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锻炼。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