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慢性骨髓炎
概述
多由于急性、亚急性骨髓炎没有正确和彻底的治疗所致
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破溃流脓、伴有局部皮肤软组织水肿、色素沉着
一般是由血源性感染、创伤性感染、邻近感染灶引起的
以手术治疗为主,并结合使用抗生素
定义
慢性骨髓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伴有骨质破坏的慢性炎症,常由急性骨髓炎演变而来,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
病变可累及骨膜、骨皮质、骨松质及骨髓组织炎症,感染途径有血源性感染(其他部位的感染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创伤后感染(骨折后感染)、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
分型
根据解剖分型
Ⅰ型髓内型:感染仅累及髓腔。
Ⅱ型浅表型:通常有原发软组织的感染,感染累及骨皮质外层。
Ⅲ型局限型:感染侵袭骨皮质内层,累及一侧骨皮质和髓腔,有边缘明确的皮质死骨形成,骨结构尚稳定。
Ⅳ型弥散型:累及-整个骨皮质和髓腔,骨结构不稳定。
根据宿主的免疫状态分型
A型:生理功能正常,免疫及血液循环等系统正常。
B型:全身或局部生理功能异常,有免疫缺陷。
C型:高度免疫抑制,全身情况差,预后不良。
发病情况
慢性骨髓炎各个年龄阶段均可见,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好发于胫骨和股骨。
骨折术后发病率约为5%;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率可达25%以上。
病因
致病原因
慢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包括血源性感染、创伤性感染、邻近感染灶等。
血源性感染
由于患者自身原因,比如感冒、扁桃体炎、肠炎、肺炎等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肢体骨骼部位。
因为骨组织血液循环比较慢,细菌容易停留、聚集和繁殖,而引发骨髓炎
创伤性感染
多为创伤后出现的感染。如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术后出现了感染,细菌通过皮肤的伤口直接进入骨头,引起骨组织的感染。
邻近感染灶
骨骼的邻近软组织发生了感染,直接蔓延到骨骼而引发了慢性骨髓炎。
比如小腿部位发生慢性感染引发胫骨骨髓炎;脓性指头炎可引发指骨骨髓炎,糖尿病足可以引发足部的骨髓炎等。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高危因素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外伤史、手术创伤史。
糖尿病病史、免疫力低下/缺陷、贫血、肝肾功能衰竭等。
局部血液循环条件差、软组织损伤、慢性淋巴性水肿等。
症状
主要症状
慢性骨髓炎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局部肿胀,表面粗糙,肢体增粗及变形。
患处有一个或多个窦道,伤口长期不愈,有脓液流出或有小块死骨排出。周围皮肤色深,窦道口有肉芽组织。
窦道口可以暂时愈合,但由于内部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反复急性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严重者可有昏迷或感染性休克
患肢疼痛,患区表面皮肤红、肿、热和压痛。
炎症反复发作,如果影响到关节,可有关节肿胀积液,关节活动困难。
并发症
肢体功能障碍
有些患者会发生肌肉萎缩;还有些患者会发生病理性骨折。部分骨段坏死,导致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病变肢体丧失运动功能等。
癌变
有少数慢性窦道长期不愈,因脓液刺激皮肤而形成鳞状细胞癌,表现为局部溃疡长久不愈合,并有逐渐蔓延扩大的现象。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当患肢疼痛,表面有溃疡,流脓不止,患区表面皮肤红、肿、热和压痛时,应到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避免患肢用力,以免发生骨折、疼痛等。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曾有急性骨髓炎?
是否出现局部红肿、皮肤窦道、流脓及小死骨块流出等症状?
是否皮肤窦道口有异物排出?
病史清单
是否曾有急性骨髓炎病史?
是否有骨折或骨手术史?
是否有局部皮肤软组织破损、感染病史?
是否有糖尿病病史?
是否有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MRI)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或万古霉素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曾有骨折或骨手术病史;或有局部损伤、感染病史;有急性骨髓炎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患肢局部红肿、皮肤窦道,常有脓液和死骨排出等症状。
体征:患肢增粗、变形、骨骼形状不规则、表面皮肤菲薄、颜色发暗、色素沉着,有多处瘢痕、窦道,窦道周围有肉芽组织增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血生化
检查目的: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血生化中的红细胞沉降率是否加快、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
检查意义: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有细菌感染。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检查目的:局部骨穿刺抽脓液,涂片找到细菌可确诊;药敏试验目的是找到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检查意义:脓液涂片找到细菌可确诊骨髓感染,药敏试验可以找到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检查时注意事项:需要停用抗生素三天之后再采集脓液标本和送检。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检查目的:X线片可以观察患肢骨髓感染情况。
检查意义:如果显示骨髓腔改变,周围软组织病变、新骨形成和骨质破坏,有死骨存在,有助于骨髓感染的诊断。
窦道造影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窦道的深度、径路、分布范围及其与死腔的关系。
检查意义:可以充分显示窦道,有助于彻底清除死腔和窦道。
CT检查
检查目的:可以观察骨髓炎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检查意义:CT对骨破坏程度及软组织中的气体和窦道有很好的分辨率,并能显示死骨切面。骨破坏的CT表现包括局部骨密度降低区、不规则边缘、低密度脓和高密度死骨,有助于诊断骨髓炎。
MRI检查
检查目的:患肢MRI检查可以观察骨髓炎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检查意义:MRI检查对早期骨髓炎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软组织病变的表现较X线片和CT检查更为清晰,可以早期发现髓腔内病变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此外,MRI检查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放射性核素检查
检查目的: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观察骨髓炎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在病变区,因为有骨质的破坏、骨骼的反应,可表现为一个明显的核素浓聚,还可判断其中的死骨。
鉴别诊断
软组织炎症
相似点:均表现为局部红、钟、热、痛。
不同点:软组织炎症时局部红肿较明显,压痛较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恶性骨肿瘤
相似点:特别是尤因肉瘤,常伴发热、白细胞增多、X线示葱皮样骨膜下新骨形成。
不同点:尤因肉瘤常发生于骨干,范围较广。全身症状不如急性骨髓炎重,但有明显夜间痛,表面可有怒张的血管。局部穿刺吸取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治愈疾病,消除、缓解症状。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
一般治疗
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骨髓炎恢复。
均衡饮食,可适量多补充维生素和容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
存在破溃流脓者,应定期消毒换药包扎。
发生病理性骨折者,应立即制动患肢。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生素类药物
常用药物:头孢菌素类或万古霉素等。
药物作用:抗感染。
用药注意事项:应根据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常需要多次清创处理。
手术适应证
慢性骨髓炎伴有死骨及窦道,经久不愈合者。
慢性骨髓炎,虽然没有窦道或窦道闭合,但经常反复急性发作者。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虽无窦道,但常急性发作,发热,疼痛,患肢慢性疼痛者。
手术禁忌证
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间不宜进行病灶清除手术。
大块死骨形成且周围骨质增生形成的包壳不完整。如果死骨和病变范围未明确就进行手术,往往造成炎症播散或者再次复发。
全身状态不好,比如营养不良、心肺功能衰竭、肝肾功能不良。
术后注意事项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策略,术后均应重视积极的功能锻炼,以降低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慢性骨髓炎不可以自愈,根据骨髓炎部位的不同,可能影响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等。
治疗后
慢性骨髓炎的预后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有糖尿病等有关,经积极治疗,多可治愈,恢复关节功能。
危害性
影响日常生活
慢性骨髓炎长期存在患肢局部红肿、皮肤窦道、流脓等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可能会遗留关节僵硬,影响肢体正常活动。
心理健康
患者因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影响,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应给予健康饮食,因慢性骨髓炎是消耗性疾病,需要多补充蛋白质,多食用新鲜蔬果,注意加强营养,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运动管理
骨髓炎引起患者皮肤菲薄,需保护患肢以免皮肤破损。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
早期开始运动时,建议佩戴防护装置和护膝护踝等装置。
运动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的过程,不要突然运动和运动过猛。
心理支持
日常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家人应多关心患者,加强沟通,理解和安慰患者,使其得到理解和帮助。
病情监测
慢性骨髓炎患者需注意观察患肢疼痛情况,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热及压痛,是否有窦道、流脓症状。
如果慢性骨髓炎病变治疗后再次出现骨髓炎相关的疼痛、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随诊复查
复查的重要性:观察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复发。
复查的时间:可遵医嘱复查。一般手术后三个月内要进行复查。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体格检查,X线片、CT或磁共振检查。
预防
发生皮肤破损或骨折时,需及时就诊,遵医嘱抗感染治疗,以免感染蔓延。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当身体存在其他感染性病灶时,应及时治疗,彻底治愈,消除隐患。可有效预防骨髓炎。
糖尿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发生损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