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裂
概述
肋骨骨折的一种,肋骨骨质出现裂隙,但无移位
胸部疼痛,咳嗽、深呼吸、体位变换时加重
外伤、骨质疏松、肿瘤破坏等为主要原因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主要采用镇痛、外固定治疗
定义
肋骨骨裂为单纯闭合性肋骨骨折,是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肋骨,导致肋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但连续性未完全中断,表现为肋骨出现裂隙,但无移位。
分类
根据骨折数量
单纯肋骨骨裂:是指单根单处或多根单处肋骨骨裂。
多发肋骨骨裂:指同一肋骨有两处以上骨裂,或多根肋骨骨裂。
根据发病原因
外伤性骨裂。
病理性骨裂。
病因
致病原因
肋骨骨裂属于肋骨骨折的一种,其病因主要分为外伤性病因和病理性病因。
外伤
直接暴力
如对抗运动引起的冲撞伤,打架斗殴造成的钝器击打伤等,暴力直接作用于肋骨,但外伤的力度一般小于肋骨骨折的力度,因此仅引起肋骨骨裂,一般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间接暴力
胸壁前后受到挤压也可使肋骨发生骨裂。
病理因素
肋骨存在原发或继发肿瘤转移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等原因导致骨质破坏,骨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骨裂。
易患因素
运动员、老年人、肿瘤患者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
高强度对抗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容易因外力冲击,引起肋骨骨裂。
骨质疏松,骨脆性比较大,易出现肋骨骨裂。
肋骨原发骨瘤或肋骨存在继发恶性肿瘤,也容易出现病理性骨裂。
症状
主要症状
胸痛
因肋骨骨裂属于轻型肋骨骨折,骨折连续性未完全中断,肋骨骨裂的典型症状是胸痛。
在咳嗽、深呼吸、变换体位、挤压前后胸廓时疼痛加重。
其他症状
肿胀
部分可能伴有软组织的损伤,导致局部肿胀。
呼吸变浅、咳嗽无力
胸痛会引起患者不敢呼吸,导致呼吸变浅、咳嗽无力。
并发症
肺不张、肺部感染
主要是由于胸痛,患者咳嗽无力,呼吸变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
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胸外科
有胸部外伤史或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如果出现胸痛,咳嗽、深呼吸,转体时疼痛加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骨科、胸外科。
急诊科
如果胸痛剧烈、呼吸困难,也可就诊急诊科,或拨打120。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出现胸部疼痛等症状,不要自行服用止疼药,以免掩盖症状。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胸部疼痛?
什么时候出现的?
疼痛在深呼吸、咳嗽、变换体位时是否会加重?
病史清单
之前是否受到外伤?
是否患有肿瘤?
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从事哪种职业,是否为运动员?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局部X线检查、CT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痛药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明确的胸部外伤史、肿瘤或骨质疏松症病史。
临床表现
胸痛,伴有局部肿胀。
有明显压痛点。
前后挤压胸廓时骨折处疼痛明显,为胸廓挤压征阳性。
影像学检查
X线
胸部X线可见骨折线。
早期肋骨骨裂一般无法显示,伤后3~6周复查时可见骨痂形成的X线征象。
CT检查
胸部CT可以清楚地显示肋骨骨裂,还可判断肋骨骨裂的严重程度,对于早期诊断肋骨骨裂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检查
肋骨超声也有助于诊断肋骨骨裂。
病理检查
肋骨原发肿瘤或有恶性肿瘤转移灶时,可对肿瘤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性质。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胸肌内筋膜炎、肋间神经炎进行鉴别诊断。
肋间神经炎
相似点:都会出现胸痛。
胸肌内筋膜炎
相似点:都会出现胸痛。
不同点:胸肌内筋膜炎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胸部疼痛,无固定疼痛部位,可在皮下触及到结节,没有明确外伤史,X线或CT无明显异常。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治疗原则: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包括镇痛、外固定等,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镇痛治疗
通过止痛药物或神经阻滞等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非阿片类中枢镇痛药物等。
常用方法
口服药物。
神经阻滞:包括肋间神经阻滞法、静脉镇痛法、硬膜外麻醉法,胸膜腔内麻醉法等。
外固定
外固定即胸带外固定,主要使用多头胸带、弹性胸带、肋骨板等,可有效固定肋骨,减轻疼痛。
放疗、化疗
预后
治愈情况
肋骨骨裂在2~3月保守治疗后可完全愈合,预后良好。
危害性
外伤性肋骨骨裂一般愈合良好,无危害性。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可以多进食含钙量较高和高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虾皮、海鲜等。
生活管理
可适当运动,促进钙盐在骨骼内的沉积。
每日应适当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病情监测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果病情变化时请及时复诊。
复查项目主要为CT或X线检查。
预防
进行运动时,佩戴好护具,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撞伤。
出行时,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出现意外。
老年人及女性绝经后,应根据情况补钙及补充维生素D,增加骨密度。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止外伤和意外事故发生,以免造成骨折。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综合措施,改善肌力和视力,提高平衡和反应能力,防碰、防摔及防骨折。
定期体检,做到对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