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肩峰撞击综合征
概述
DeSeze和Robinson等对肩峰下的特殊构造以及大结节的运动轨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第二肩关节的命名。又称其为肩峰下关节。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原因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
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周炎的区别
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周炎的区别在于病因、临床特点、X线平片及磁共振表现等。
1.病因:肩峰撞击综合征多见于肩关节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发生病变;肩周炎多因关节退行性变、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有关。
2.临床表现:肩峰撞击综合征表现为肩外侧痛,夜间痛为主,外展、上举受限,外展至60~80度时疼痛明显;肩周炎表现为肩各方向主动、被动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肩部某处局限性疼痛,疼痛范围逐渐扩大,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和反手触摸背部。
3.X线平片:肩峰撞击综合征可见肩峰、肱骨大结节硬化,骨赘形成;肩周炎可见肩关节结构正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4.磁共振:肩峰撞击综合征可见冈上肌腱肩袖损伤;肩周炎可见关节囊增厚,肩部滑囊有渗出。
患者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或治疗。
病因
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反复的撞击促使滑囊、肌腱发生损伤、退变,乃至发生肌腱断裂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肩峰撞击综合征造成的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因素、外伤、退行性改变等导致。
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使得肩关节发育异常,导致肱骨近端与肩峰的撞击。
2.外伤:外伤如大力撞击使得肱骨近端的大结节错位,由于恢复不当等导致肩峰撞击。
3.退行性改变:肩关节的退行性改变使得骨质增生,加重肌腱磨损以及肩袖肌力的下降等使得肩峰撞击。
生活中可以延长肩部平举的时间或者适当加上手上的重量,比如可以握一定重量的哑铃来进行康复训练。
如有什么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症状
肩峰撞击综合征可发生于自10岁至老年人。部分患者具有肩部外伤史,相当多的患者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因肩袖、滑囊反复受到损伤,组织水肿、出血、变性乃至肌腱断裂而引起症状。早期的肩袖出血、水肿与肩袖断裂的临床表现相似,易使诊断发生混淆。应当把肩峰撞击综合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肩痛症进行鉴别,并区分出肩峰撞击综合征属于哪一期,此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各期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共同症状:
1.肩前方慢性钝痛
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
2.疼痛弧征
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疼痛弧征仅在部分患者中存在,而且有时与肩峰撞击综合征并无直接关系。
3.砾轧音
检查者用手握持患臂肩峰前、后缘,使上臂做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时可扪及砾轧音,用听诊器听诊更易闻及。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肩峰撞击综合征2期,尤其是在伴有完全性肩袖断裂者。
4.肌力减弱
肌力明显减弱与广泛性肩袖撕裂的晚期撞击征密切相关。肩袖撕裂早期,肩的外展和外旋力量减弱,有时系因疼痛所致。
5.撞击试验
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者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即为撞击试验阳性。NeerⅡ认为本试验对鉴别肩峰撞击综合征有很大临床意义。
6.撞击注射试验
以1%利多卡因10毫升沿肩峰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若注射前、后均无肩关节运动障碍,注射后肩痛症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撞击征可以确立。如注射后疼痛仅有部分缓解,且仍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则“冻结肩”的可能性较大。本方法对非肩峰撞击综合征引起的肩痛症可以作出鉴别。
检查
1.X线检查
X线摄片应常规包括上臂中立位、内旋位、外旋位的前后位投照及轴位投照,显示肩峰、肱骨头、肩盂及肩锁关节。X线平片可以识别出肩峰下钙盐沉积、盂肱关节炎、肩锁关节炎、肩峰骨骺发育异常和其他骨疾患。
冈上肌腱出口部X线投照(Y位像)对了解出口部的结构性狭窄以及测量肩峰-肱骨头间距是十分重要的。
X线摄片对1期、2期及3期肩峰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无特异性,但在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撞击综合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因大结节与肩峰反复冲撞所致,一般发生于冈上肌止点嵴部。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喙肩韧带受到冲撞,或反复受到拉伸而使肩峰前下方骨膜下形成骨赘。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厘米,<1.0厘米应为狭窄,≤0.5厘米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的侵袭、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袭和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肩峰撞击综合征存在。第4~7点X线征象属于肩峰撞击综合征晚期表现。
除了采用不同位置的静态X线摄片及测量外,还应做X线监视下的动态观察。在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方向、角度,使患臂做重复的前举、外展等运动,观察肱骨大结节与肩峰喙肩弓的相对解剖关系。动态观察法对于诊断动力性肩峰撞击综合征尤为重要。
2.肩关节造影术
对肩峰撞击综合征晚期阶段并发肩袖断裂,造影术仍为目前完全性肩袖断裂特异性最高的诊断方法。
肩关节造影时若发现对比造影剂自盂肱关节溢入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即可诊断肩袖完全性破裂。可观察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形态及腱鞘的充盈度判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有否断裂。小型的肩袖断裂及不完全性肩袖断裂在造影时难以显示。肩峰下滑囊造影也有助于完全性肩袖撕裂的诊断,但由于肩峰下滑囊形态的变异以及显影的重叠性,其实用价值受到限制。
3.MRI检查
无创诊断方法MRI检查对软组织病变有很高的敏感性,随着经验的积累,MRI检查对肩袖损伤诊断的特异性也在不断增高,已逐渐成为常规诊断手段之一。
4.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术是一种直观的诊断方法,能发现肌腱断裂的范围、大小、形态,对冈上肌腱关节面侧的部分断裂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也有诊断价值,并能从肩峰下滑囊内观察滑囊病变及冈上肌腱滑囊面的断裂。此外,在诊断的同时还能进行治疗,如肩峰下间隙的刨削减压、病灶清除和前肩峰骨赘切除,并可进行前肩峰成形术。关节镜检查是损伤性检查方法,需在麻醉下进行。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试验、X线片、磁共振、超声波检查、关节造影等可确立诊断。
治疗
1.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方法选择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病因与病期。
(1)肩峰撞击综合征1期  采取非手术治疗。早期用三角巾或吊带制动,在肩峰下间隙注射皮质激素和利多卡因能取得明显止痛效果。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同时可应用物理治疗。
(2)肩峰撞击综合征2期  进入慢性冈上肌腱炎和慢性滑囊炎阶段,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以物理治疗与体育疗法为主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并改变劳动姿势和操作习惯,避免肩峰撞击综合征复发。
(3)肩峰撞击综合征3期  均伴有冈上肌腱断裂和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等病理变化,是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对冈上肌腱断裂一般采用Mclaughlin修补术,对广泛性肩袖撕裂可利用肩胛下肌转位或冈上肌推移修补术,重建肩袖的功能,与此同时应常规做前肩峰成形术,切除肩峰前外侧部分,切断喙肩韧带,使已修复的肌腱避免再受到撞击。术后患肢宜做零度位牵引或肩人字石膏固定,3周之后去除固定行康复训练。
2.肩峰撞击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时限在12~18个月不等。关节镜在肩峰下减压术中的应用使手术操作的并发症减少,因而非手术治疗的时间可能适当缩短。非手术治疗的时间依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大多数报道建议非手术治疗的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
3.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是非手术治疗失败的2期和3期肩峰下撞击征患者。手术包括肩峰下减压和肩袖修复两部分,肩峰下减压术是首选,它包括清理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切除喙肩韧带、肩峰的前下部分和肩锁关节的骨赘甚或整个关节。切除肩锁关节并非常规进行,只有当肩锁关节有压痛、肩锁关节的骨赘被确定是撞击征的部分病因时才具指征。如今,肩峰下间隙减压手术可以由传统的开放技术或Ellman的关节镜技术完成。
肩峰撞击综合征怎么康复训练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康复训练包括被动活动,辅助主动活动,完全进行主动活动。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指肩袖反复磨损和撞击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导致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肩部力量下降等症状。在早期阶段可以通过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及理疗(如超短波、中频电疗等)改善,此外可配合康复训练。
1.被动活动:由于局部炎症和疼痛,患者长期不能抬起肩部,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此时可在治疗师辅助下进行肩部被动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避免撞击。
2.辅助主动活动:在健侧手或弹力带等工具帮助下,辅助肩关节进行主动活动,增加肩部肌肉收缩。
3.主动活动:进行肩袖肌群的力量训练,以外展、外旋和内旋的动作为主,还要加强对肩胛骨稳定性的训练。
需要注意,如肩峰撞击病情严重,已出现肌腱明显的损伤、断裂,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出现肩关节持续疼痛,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药物和康复训练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切不可自行锻炼,以免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肩峰撞击综合征可以贴膏药治疗吗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距离异常导致的,患者可有肩部疼痛及肌无力的症状,可以贴膏药治疗,比如非甾体类外用膏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疼的外用膏药等。
因为该病可导致肩关节的疼痛感,特别是肩关节在进行上举以及外展的动作时,疼痛更更加明显,所以可使用吲哚美辛巴布膏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外用膏药治疗,起到止痛的作用。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可以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疼的膏药治疗,比如常见的云南白药膏、南星止痛膏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疼的作用,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患者,单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还需要给予手术治疗,比如肩峰下减压或者修复术等。
若有不适,及时就诊,所以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可私自用药。
预后
肩峰下撞击征凡能得到及时诊断,明确病因和病理变化状况,得到正确治疗,一般均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