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甲状腺癌
概述
大多数早期没有症状,体检可发现甲状腺肿块
发病可能与放射、遗传及碘摄入异常等有关
可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术后需服甲状腺素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可长期生存
甲状腺癌是什么?
定义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因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又被称为“幸福癌”。
分型
甲状腺癌病理上主要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占成人甲状腺癌的95%以上。
乳头状癌(PTC)
是成人甲状腺癌的最主要的类型。多见于30~45岁女性。
分化好,恶性程度较低。虽常有多中心病灶,约1/3累及双侧甲状腺,且较早就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仍然预后较好。
滤泡状癌(FTC)
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5%,常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预后不如甲状腺乳头状癌
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可经血运转移到肺、肝和骨及中枢神经系统。
髓样癌(MTC)
少见,分为散发性和家族性。
散发性髓样癌约占全部髓样癌的70%,好发于50~60岁。
家族性发病年龄轻,约占30%,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恶性程度中等偏高,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
预后不如乳头状癌,但较未分化癌好。
低分化癌(PDTC)
在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上介于分化型癌和未分化癌之间。
可以伴有不同比例的分化型癌的成分。
未分化癌(ATC)
少见,多见于老年人。
发展迅速,呈高度恶性。
约半数患者早期便有颈淋巴结转移,或侵犯气管、喉返神经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肺、骨等远处转移。
预后很差,一般仅能存活几个月。
发病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发布的数据,全球甲状腺癌的年新发病例数达到58万人,居于恶性肿瘤第9位。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根据2016年全国肿瘤流行情况测算出我国甲状腺癌发病数为 20.3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7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
依地理位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甲状腺癌发病率也不同,主要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高峰年龄组为 50~54岁组,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2。
甲状腺癌早期有症状吗?
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早期可表现为颈部出现肿块或结节,颈部肿块可以随吞咽上下移动。
症状不明显时,较易被忽略,一般是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或常规体检时被发现。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声音嘶哑、咯血甚至是呼吸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甲状腺癌全切术后能活多久?
甲状腺癌全切术后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
一般能做全切手术,通常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或甲状腺滤泡癌的病理类型,这两种类型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整体预后较佳,致死率低,平均生存时间较长,一般用10年生存率来评估。
整体来看,Ⅰ期的10年生存率为97%~100%;Ⅱ期为85%~95%;Ⅲ期为70%~80%;Ⅳ期为40%~60%。
甲状腺癌有终生禁忌的食物吗?
甲状腺癌患者没有严格禁忌的食物,但应该避免酒精摄入,限制烧烤(火烧、炭烧)、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并尽可能的减少红肉摄入。
对于需要进行碘131治疗的患者,建议低碘饮食1~2周。
患者应遵循高蛋白、低脂肪、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原则,要注意膳食平衡,且要多吃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
病因
致病原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甲状腺癌的起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放射因素
射线照射是目前甲状腺癌中唯一明确的致癌原因。
甲状腺对放射较为敏感,射线照射可引起甲状腺细胞癌变,特别是幼年时接受过较大剂量颈部照射者,更易发生甲状腺癌。
遗传因素
部分甲状腺癌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最典型的是甲状腺髓样癌,约有25%的患者呈现家族遗传的特点,称为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
小部分乳头状和滤泡性甲状腺癌也有家族聚集性,称为家族性非甲状腺髓样癌,其中大部分为乳头状癌。
碘摄入异常
碘缺乏一直被认为与甲状腺肿瘤(包括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因为在严重缺碘的山区,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
甲状腺癌的两种主要类型(乳头状和滤泡性)可能分别与高碘和缺碘饮食有关,即缺碘地区发生的多为甲状腺滤泡性癌,而高碘地区则多为乳头状癌。
性激素
甲状腺癌的发病性别差异较大,女性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3倍。性激素可能在发病中起作用。
有研究发现,甲状腺组织中存在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且甲状腺癌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良性甲状腺病变,因此认为ER、PR可能是影响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甲状腺良性病变
甲状腺的一些良性增生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可恶变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也可能会恶变为甲状腺癌,与病理类型有关,胚胎型及胎儿型滤泡性腺瘤较易恶变。
其他因素
环境污染、饮酒吸烟、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均可导致甲状腺癌的风险增加。
精神创伤、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心情抑郁、性格孤僻、心胸狭窄、家庭不幸等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容易引起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可能会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
发病机制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基因改变有关。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性基因突变包括RET和TRK重排等。
缺乏这些重排的乳头状癌可能存在BRAF基因的点突变,从而形成了另一个不同的肿瘤发生的通路。
甲状腺滤泡状腺癌
研究表明,3号染色体短臂中的基因缺失或重排,是甲状腺滤泡性癌中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缺陷。
滤泡性癌常伴有RAS基因突变和PAX8-PPARy基因重排。
甲状腺髓样癌
RET基因的种系突变,与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的发生有关。
50%有RET基因突变的MEN2A(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A型)患者,到50岁时可发生甲状腺髓样癌,到70岁时则达70%。
甲状腺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最常见的分子学特征是TP53突变。
高危人群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全身放射治疗史。
有以下疾病既往史或家族史。
甲状腺乳头状癌。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
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 、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加德纳综合征等。
症状
早期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没有临床症状。
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肿块。
中晚期症状
压迫和外侵表现
声音嘶哑:当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
呼吸困难或咯血:当肿瘤侵犯气管时,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咯血。
吞咽困难:当肿瘤压迫或浸润食管时,可引起吞咽障碍
耳、枕、肩疼痛:当肿瘤侵犯颈丛时,可出现耳、枕、肩等部位疼痛或其他症状。
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受压可引起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等。
转移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出现相应表现。
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在未分化癌,转移发生较早。
肺转移:可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转移:可出现骨痛、骨质破坏等症状。
伴随症状
当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易激动、心慌、多汗、失眠、消瘦等新陈代谢加快相关的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代谢减慢,出现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差、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特殊症状
甲状腺髓样癌除有颈部肿块外,因其能产生降钙素(CT)、前列腺素(PG)、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等。
患者可有腹泻、面部潮红和多汗等类癌综合征或其他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甲状腺髓样癌因分泌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患者顽固性腹泻,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
甲状腺未分化癌生长迅速,可引起重度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甲状腺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感染、局部积液(血清肿)等并发症。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53
甲状腺癌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普通外科
常规体检或做其他检查时,超声发现甲状腺有结节或占位病变时,请到普通外科或甲乳外科就诊。
头颈外科
当发现甲状腺结节时,也可前往肿瘤专科医院的头颈外科进行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为了方便医生检查,尽量不穿高领衣服,不佩戴项链饰品。
如有体重变化,建议记录测量体重的时间和结果,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发现甲状腺肿块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
有没有吃饭时感到吞咽困难?
是否有乏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情况?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
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
影像检查:甲状腺超声、CT检查、磁共振(MRI)。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53
甲状腺癌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下述病史,也可以无明确的病史。
儿童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者放射性核素检查史。
全身放射治疗史。
甲状腺癌家族史。
临床表现
存在颈部无痛性肿块,多数随吞咽上下移动。
少部分有声嘶、吞咽困难及压迫感,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甲状腺出现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测
甲状腺癌实验室常规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对于需要进行有创检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等检查。
甲状腺癌患者通常可伴有钙、磷和镁等离子的代谢异常,进行血清钙、磷、镁水平测定,有助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估。
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血清钙、磷,24小时尿钙、磷,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测定。
甲状腺激素检测
常见指标主要包括血液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4(FT4)、游离T3(FT3),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
对于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一般都要检测上述指标,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
评估甲状腺功能有助于帮助外科及麻醉医生判断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对于甲状腺功能不合格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科治疗,将甲状腺功能调整到可手术的范围内。
在进行TSH抑制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中,也需要定期检测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左甲状腺素(L-T4),L-T4最终剂量的确定有赖于血清TSH的监测。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主要指标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TgAb是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检查。
TPOAb的出现通常早于甲状腺功能紊乱,参与桥本甲状腺炎和萎缩性甲状腺炎发病中的组织破坏过程,引起临床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
TRAb检测结果阳性:提示患者存在针对TSH受体的自身抗体
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
主要指标包括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CT)和癌胚抗原(CEA)。
Tg是甲状腺产生的特异性蛋白,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重要指标,可帮助医生监测患者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为进一步确定甲状腺癌病理类型提供证据。
血清CT和CEA检测,有助于髓样癌患者的疗效评估和病情监测。
当CT≥150 pg/ml时,一般高度怀疑病情有进展或复发。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甲状腺癌最常用且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对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合理评估、精确分期和及时治疗具有特有的优势。
超声医生一般使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对甲状腺结节恶性程度进行评估。
1级:医生评估为阴性,指没有发现结节,属安全范畴。
2级:医生评估为良性,指的是存在甲状腺结节,一般无恶性的可能,只需做好常规随访即可。
3级:医生评估为可能良性,指的是存在恶性的可能(小于5%),需加强定期复查。
4A级:低度可疑恶性,比3级更高危,但也不超过10%,建议短期随访复查,必要时穿刺活检。
4B级:中度可疑恶性,比4A级更高危,但也不超过50%,推荐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或是手术切除。
4C级:高度可疑恶性,比4B级更高危,但也可不超过85%,推荐患者手术切除。
5级:典型恶性,可能性多在85%以上,推荐手术切除。
6级:指的是通过穿刺活检病理确认为恶性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增强扫描可进一步评估病情,如判断甲状腺肿瘤的范围、血供、与周围重要结构如气管、食管、颈动静脉的关系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对于甲状腺再次手术的患者,了解残留甲状腺、评估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评价甲状腺局部及颈部的复发。
胸部CT增强扫描还可早期发现有无肺转移。
磁共振成像(MRI)
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评估。
缺点是对钙化不敏感,检查时间长,易受呼吸和吞咽动作影响,故不常应用。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
能更早地发现颈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髓样癌:有助于治疗前分期,以及术后出现降钙素升高时查找转移灶。
分化型甲状腺癌:可用于进行131I治疗前评估,如果PET-CT代谢增高的病灶摄取碘能力差,那么患者可能不适合做131I治疗。
甲状腺未分化癌:可用于治疗前分期和术后随访。
【特别提醒】该检查价格昂贵,一般不推荐作为甲状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甲状腺核素扫描
鉴别良恶性: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代谢成像,可帮助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
治疗前评估:在进行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之前,通常需要明确DTC患者术后残留甲状腺的大小和功能情况,一般会进行甲状腺显像。
异位甲状腺体诊断:对于怀疑为异位甲状腺体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骨扫描
必要时行全身骨扫描,可发现是否已经存在骨转移
喉镜检查
术前、术后喉镜检查可以评估声带活动情况,明确喉返神经损伤情况,为医生提供手术指导。
甲状腺癌患者术前需要常规进行喉镜检查,评估双侧声带活动情况。
术中发现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或术中喉返神经检测提示喉返神经功能受影响,术后可行喉镜检查评估声带运动恢复情况。
病理学检查
甲状腺细针穿刺(FNA)
甲状腺FNA的取材方法有触诊引导的FNA和超声引导的FNA两种。
触诊引导的FNA:仅适用于可触及的实性结节,由医生直接穿刺取标本。
超声引导的FNA:对于不可触及的结节,囊实性结节或先前有过不满意的FNA的结节,均需进行超声引导下FNA。
FNA利用细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从中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诊断对目标病灶性质进行判断,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
甲状腺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解读
甲状腺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采用TBSRTC报告系统。
在此报告系统中,细胞学诊断分为六级。
I级,不能诊断/不满意。
Ⅱ级,良性。
Ⅲ级,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细胞/意义不明的滤泡性病变。
Ⅳ级,滤泡性肿瘤/可疑滤泡性肿瘤。
Ⅴ级,可疑恶性。
Ⅵ级,恶性。
甲状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解读
对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病理类型:判断甲状腺癌是哪一类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病灶数目:判断甲状腺内有几个明确的癌灶。
甲状腺被膜:判断其受累情况,与临床分期有关。
血管、神经侵犯:与预后相关。
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淋巴结被膜外受侵情况,与临床分期有关。
pTNM分期:一般使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
用于诊断的相关分子检测
经细针穿刺(FNAB)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对穿刺标本进行甲状腺癌的分子标记物检测。
主要项目包括BRAF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等。
BRAF突变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达到99%以上,因此BRAF检测有助于明确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RAS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突变率仅次于BRAF,在甲状腺滤泡状癌中为40%~5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为10%~20%。
RET/PTC重排在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发生率为15%~20%,在电离辐射和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比较常见。
肿瘤分期
对甲状腺癌进行分期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正确地评价疗效,判断预后。
TNM分期
目前甲状腺癌的分期主要采取TNM分期系统。
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主要指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及外侵程度。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包括转移的区域范围。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主要是其他器官也出现了癌细胞。
【特别提醒】TNM后面会附加阿拉伯数字1~4等,数字越大,一般表示越严重。
总体分期
根据不同的TNM分期,最后确定出患者总的总体分期(预后分组),用罗马字母Ⅰ、Ⅱ、Ⅲ和Ⅳ期表示。
根据TNM分期进行组合,可把甲状腺癌分为以下各期。
乳头状癌或滤泡状腺癌(分化型)
年龄<55岁的患者,预后较好,只分为Ⅰ期和Ⅱ期。
临床分期TNM分期
Ⅰ期任何T、任何N、M0
Ⅱ期任何T、任何N、M1
年龄≥55岁的患者,分为Ⅰ~Ⅳ期:
临床分期TNM分期
Ⅰ期T1N0M0,T2N0M0
Ⅱ期T1~2N1M0,T3a~3b、任何N、M0
Ⅲ期T4a、任何N、M0
Ⅳ期T4b、任何N、M0,任何T、任何N、M1
髓样癌
所有年龄组。
临床分期TNM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3N0M0
Ⅲ期T1~3N1aM0
Ⅳ期T4a、任何N、M0,T1~3N1bM0\nT4b、任何N、M0,任何T、任何N、M1
未分化癌
所有年龄组。
临床分期TNM分期
ⅣA期T1~3aN0M0
ⅣB期T1~3aN1M0,T3b~4、任何N、M0
ⅣC期任何T、任何N、M1
鉴别诊断
甲状腺腺瘤
相似点:早期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均无明显症状,偶可触及甲状腺内结节。
不同点:甲状腺腺瘤多为边界清,表面光滑,生长缓慢;甲状腺癌一般是质硬而高低不平的结节。最终需要依据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
相似点:均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的症状,也可都触及甲状腺内结节。
不同点: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病变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常累及双侧甲状腺,为多结节,大小不一,可发生癌变,肿物增大明显加快。最终需要依据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亚急性甲状腺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结节样肿物。
不同点: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可伴有轻度发热、疼痛,而且肿物有压痛感;为自限性疾病,数周后可自愈。少数患者需手术以排除甲状腺癌。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相似点:一般均无明显症状,可出现甲状腺肿大,有时难以区别。
不同点:为慢性进行性双侧甲状腺肿大,自身抗体滴度升高;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较敏感;有时需要手术治疗,少量X线治疗效果好。
纤维性甲状腺炎
相似点:均可产生压迫症状,甲状腺质地硬。
不同点:纤维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普遍增大,但常保持甲状腺原来的外形。常需手术探查,并切除峡部,以缓解或预防压迫症状。
治疗
治疗原则
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外科治疗为主,术后内分泌治疗(TSH抑制)、放射性核素治疗,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
甲状腺髓样癌:以外科治疗为主,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
未分化癌:少数患者有手术机会,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可能有一定效果。
甲状腺的常见术式:单侧腺叶+峡部切除、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扩大切除术等。
是否手术治疗需要仔细评估病情,重点考虑患者能否从手术中获益。有时,姑息性治疗是必须的,例如行气管切开缓解呼吸困难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
外科治疗
原发灶的处理
T1、T2期:肿瘤T分级为T1、T2的病变,多局限于单侧腺叶,一般需要进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
有高危因素:对于部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多灶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家族史、幼年电离辐射接触史等),可能需要进行全甲状腺切除。
术后核素治疗:一些考虑术后有必要行核素治疗的病例,也可行全甲状腺切除。
峡部肿瘤:对于位于峡部的肿瘤,肿瘤较小者可行扩大峡部切除,肿瘤较大或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可考虑全甲状腺切除。
T3病变:肿瘤较大或已侵犯甲状腺被膜外肌肉,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
T4病变:已经侵犯周围结构器官,一般建议全甲状腺切除。
区域淋巴结的处理
甲状腺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包括颈部和上纵隔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颈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
对于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一般不进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对于临床颈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治疗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护理
接受甲状腺全切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应用甲状腺激素。患者基本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不用特别限制饮食。
存在低钙症状者,还应补充钙剂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又称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甲状腺癌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基本原理
通过给药的方式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以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且能够抑制垂体产生的TSH,防止或抑制复发和转移。
常用药物
常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有左甲状腺素片和甲状腺素片。
注意事项
术后应坚持常规服用,进行长期抑制治疗,尤其是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者应终身服药。
服药期间应遵医嘱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放射性核素治疗
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摄取131I的功能,131I发出的射线具有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采用131I来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根据治疗目的,131I治疗可分为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清除甲状腺残余治疗和远处转移灶的内照射治疗两种。
清甲治疗
131I清除手术可能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
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后,某些情况下应用131I摧毁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利于其他转移部位碘的摄取。也可以便于后续甲状腺球蛋白的监测。
术后颈部残留的淋巴结转移、复发,不可手术切除时,可选择用131I,但治疗效果有限。
内照射治疗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远处转移灶和确实不能手术的原发病灶,只要病变能摄碘,均可采用131I行内照射治疗。
适应证:131I治疗仅作为有/可疑远处转移的积极选择;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次级选择。
禁忌证: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计划6个月内妊娠者。
放射性核素治疗护理
出院后1个月内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与配偶分床睡。
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治疗后3~6个月进行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治疗后1年内,需采取一定的避孕措施。
放射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差,单纯放射治疗对甲状腺癌的治疗并无好处,外照射放疗仅在很小一部分患者中使用。
适应证
放射治疗原则上应配合手术使用,主要为术后放射治疗。
用于术后不摄取131I的局部肿瘤残留病灶和远处转移灶等。
放疗护理
放疗前,患者需要去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并穿着宽松、质软棉质衣服。
放疗时会出现皮肤干燥、发痒,要避免放疗部位皮肤受到强热或强冷刺激,不用热水袋,避免阳光直射。出现蜕皮和结痂时,不要用手撕剥。
清洁放疗部位皮肤时,用软毛巾,动作应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如肥皂、酒精等。
靶向治疗
检测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RET突变/重排、BRAF V600E突变、RAS点突变等。
常用药物: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
适应证:局部复发或转移的进展性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治疗效果:作用于这些靶点的多激酶抑制剂可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并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
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
甲状腺髓样癌以外科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激素替代治疗。
某些情况下需进行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化学治疗。
外科治疗
对于甲状腺髓样癌,一般需要进行全甲状腺切除。
如为腺叶切除后确诊的甲状腺髓样癌,可能需要补充行甲状腺全切除。
甲状腺髓样癌较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伴有淋巴结转移,在切除原发灶同时还需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放射治疗
对于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手术后一般需要进行体外放射治疗(EBRT)。
放疗的目的是清除手术后局部残留的微小镜下病灶,或者姑息性手术难以清除的残留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率。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利用生物技术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甲状腺髓样癌的生物治疗包括激素替代治疗、靶向治疗等。
激素替代治疗
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应常规进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将术后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可。
常用药物为左旋甲状腺素。
靶向治疗
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和远处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可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建议此类患者积极参加相关的临床试验,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已在国外上市的靶向药物凡德他尼、卡博替尼等已取得较好效果,但二者均未在中国上市。
盐酸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药物,研究结果显示,该靶向药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中,具有持久的抗肿瘤效果和可控的不良反应,为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索拉非尼对晚期甲状腺髓样癌也有一定疗效。
化疗
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甲状腺髓样癌的反应率较低,且维持时间较短。
对于无法参加临床试验和应用靶向药物的患者,也可以使用5-氟尿嘧啶达卡巴嗪联合化疗方案治疗。
未分化癌的治疗
外科治疗
少数未分化癌患者就诊时肿瘤较小,可能有手术机会。
多数未分化癌患者就诊时颈部肿物已较大,且病情进展迅速,无手术机会。
肿瘤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时,尽可能减瘤后,行气管切开术。但这种气管切开很困难,并且风险很高。
放射治疗
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如果手术后发现有残留或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医生一般建议及时给予大范围的术后放射治疗,以尽可能地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预后。
化学治疗
ⅣA期和ⅣB期
对于ⅣA期和ⅣB期甲状腺未分化癌,可考虑在放疗基础上加用化疗。
化疗可以与放疗同步使用,也可在放疗后辅助性给予。使用的药物包括紫杉类、蒽环类和铂类。
ⅣC期
对于ⅣC期甲状腺未分化癌,可考虑给予全身化疗。
推荐方案:紫杉醇联合铂类、多西紫杉醇联合多柔比星、紫杉醇单药、多柔比星单药。
生物治疗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靶向治疗进展迅速,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具有潜力的药物如Efatutazone、CA4P临床疗效正在评估中。
目前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免疫疗法正在研究当中。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参与临床试验,以期获得更好的生存。
中医治疗
甲状腺癌在中医学中属瘿瘤范畴,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情志因素,此外,还与虚、痰、瘀、热、毒、饮食关系密切,临床常见虚实兼杂,多因素相杂共同致病。
配合手术、化疗、放疗,减轻化疗、放疗以及术后的负荷,在减轻不良反应、提高体力、改善食欲等方面,起到辅助治疗及终末期支持治疗作用。
【特别提醒】
秘方、偏方、民间土方等方法治疗没有科学依据,适应证、有效性也不明确,安全性难以保证,不建议使用。
预后
生存率
总体而言,我国甲状腺癌的5年相对存活率已经提高至84.3%。
整体生存率
从甲状腺癌的整体来看,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8.98%、88.92%、79.50%和41.51%。
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整体预后较好,一般可用10年生存率来衡量,Ⅰ期的10年生存率为97%~100%;Ⅱ期为85%~95%;Ⅲ期为70%~80%;Ⅳ期为40%~60%。
其他类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 7~10 个月。
【特别提醒】
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可以用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来大致评估。
5年生存率是经过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
中位生存期,又称为半数生存期, 表示有且只有50%的个体可以活过的时间。
这两个数据仅用于临床研究,不代表个人具体的生存时间,患者的个人生存时间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决定,建议咨询就诊医师。
预后因素
甲状腺癌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有肿瘤的组织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局部侵犯、远处转移、BRAF突变等。
组织类型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预后均有所不同。
常见四种组织类型甲状腺癌的预后情况如下。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最好,即便是出现淋巴结转移,90%的患者也能长期生存,甚至不影响寿命。
甲状腺滤泡状腺癌:预后不如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可经血运转移到肺、肝和骨及中枢神经系统。
甲状腺髓样癌:预后不如乳头状癌,但较未分化癌好。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
甲状腺未分化癌:恶性程度很高,预后很差,患者大多仅能存活几个月。
原发肿瘤大小
一般肿瘤大小,与预后、死亡率呈线性关系。
直径<1厘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为微小癌,通常为体检发现,致死率约为1%~3%。
直径<1.5厘米的甲状腺乳头癌或滤泡癌
远处转移可能性较小,而较大肿瘤30年内复发率为33%。
30年死亡率为1%~5%,而较大肿瘤(>1.5厘米)为7%。
局部侵犯
1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出现局部侵犯,造成局部器官功能不全,增加死亡率。
局部入侵的肿瘤的复发率是没有入侵的2倍。
有局部入侵的患者死亡率33%。
远处转移
分化型甲状腺癌较未分化甲状腺癌或分化差的甲状腺癌出现远处器官转移的可能性低。
肺部是甲状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甲状腺癌也可出现骨转移和颅内转移。
1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25%的滤泡型癌会出现远处转移。
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是引起致死的主要原因。
BRAF突变
与无突变甲状腺癌相比,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甲状腺癌表现较差的临床过程,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外扩散、复发和远处转移等。
日常
生活管理
心态与情绪调整
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是药物不能替代的。
确诊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感,会害怕疼痛、被遗弃和死亡等。家人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症状。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建议家属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务,重新融入社会。
饮食调节
正常饮食即可,没有必要选择或禁忌某种食物,来达成期望的防癌、抗癌愿望。
甲状腺癌治疗恢复后,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
休息与运动
积极进行自我日常生活管理,适度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者,应注意肩颈部位的功能锻炼。
特殊注意
接受131I治疗的育龄女性,在治疗前应该进行筛查以确保未怀孕,并在使用131I治疗后6个月内避孕。
哺乳期女性禁行131I治疗,或在停止哺乳后至少6~8周后才可进行131I治疗。
复查随诊
随诊意义
临床治愈者:对临床治愈者进行监控,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肿瘤和转移。
分化型甲状腺癌或带瘤生存者
动态观察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对某些伴发疾病(如心脏疾病、其他恶性肿瘤等)病情进行动态观察。
随诊检查
常用的有超声、全身放射性碘扫描、胸部X线片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等检查。
预防
甲状腺癌的确切病因并不确定,因此目前本病无确切预防方案,但通过定期体检和筛查及早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生等,均可提高治愈和生存率。
减少和消除危险因素
甲状腺相关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需要长期服药,一定要遵照医嘱规范进行。
避免长期被放射线照射,如果是工作需要,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筛查
主要是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如甲状腺超声检查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