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股骨头骨折
概述
指发生在股骨头的骨折
表现为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等
多由交通事故、高坠伤等所致高能量损伤所致
根据病情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定义
股骨头呈圆形,位于股骨上端。当其受暴力损伤,可导致股骨头结构连续性中断,称股骨头骨折。
单纯的股骨头骨折并不多见,常与髋关节脱位同时发生,无髋关节脱位的单纯股骨头骨折较为罕见。
由于其发生率较低,国内外相关文献较少,故目前股骨头骨折的治疗上尚存在一定争议,尚无达成统一的共识。
分型
股骨头骨折的分型方法很多,包括Pipkin分型、Brumback分型及Yoon改良分型等,其中Pipkin分型应用最为广泛。
Pipkin分型
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头中央凹的关系,以及有无股骨颈骨折髋臼骨折进行分型。
I型:骨折线位于中央凹的下方,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于中央凹的远侧。
Ⅱ型:骨折线位于中央凹的上方。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于中央凹的近侧。
Ⅲ型:Ⅰ型或Ⅱ型损伤伴股骨颈骨折。
Ⅳ型:Ⅰ型或Ⅱ型损伤伴髋臼边缘骨折。
Brumback分型
Brumback分型以髋关节脱位为基础分型,考虑了髋关节脱位的方向和股骨头压缩骨折。
I型
合并髋关节后脱位,骨折位于股骨头内下方,包括2个亚型。
ⅠA型:指髋臼没有骨折或仅累及髋臼缘,髋关节复位后稳定。
ⅠB型:指伴有显著的髋臼骨折或髋关节不稳定。
Ⅱ型
合并髋关节后脱位,骨折线达到股骨头内上方。
ⅡA型:指髋臼没有骨折或仅累及髋臼缘,髋关节复位后稳定。
ⅡB型:指伴有显著的髋臼骨折或髋关节不稳定。
Ⅲ型
髋关节脱位伴有股骨颈骨折,包括2个亚型。
ⅢA型:无股骨头骨折。
ⅢB型:同时存在股骨颈和股骨头骨折。
Ⅳ型
髋关节前脱位伴有股骨头骨折,包括2个亚型。
ⅣA型:指股骨头骨折压缩成凹口。
ⅣB型:指股骨头软骨内剪力骨折。
Ⅴ型
股骨头骨折伴有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Yoon改良分型
在Pipkin分型基础上进行改良,考虑股骨头压缩骨折的情况,但其应用目前尚不普遍。
I型:中央凹以下非常小的骨折。
Ⅱ型:中央凹以下较大的骨折。
Ⅲ型:中央凹以上的骨折。
Ⅳ型:股骨头粉碎性骨折。
发病情况
专门研究股骨头骨折的文献资料较少,有研究显示股骨头骨折好发于青壮年。
髋关节后脱位中股骨头骨折的发生率为4%~17%;髋关节前脱位中股骨头骨折的发生率为10%。
病因
致病原因
股骨头骨折多为交通事故、高坠伤等所致高能量损伤所致,车辆撞击形成的仪表盘损伤是导致股骨头骨折最常见的原因。
高危因素
具有以下高危因素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驾驶员
高空作业者、建筑工人
极限运动爱好者
发病机制
以仪表盘损伤为例,可将股骨头骨折归纳为三种损伤机制,髋关节的位置和不同性质的外力作用决定了骨折块的大小与合并损伤。
髋关节屈曲90°强力内收
这种作用力在股骨轴向上与髋臼后壁平行。
可能会造成单纯的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或髋臼后壁骨折。
髋关节屈曲-中立位内收
外力在股骨轴向上与髋臼后壁垂直。
常常造成后脱位伴后壁骨折,进而给股骨头内侧半造成剪切力。
髋关节中间内收位
剪切力贯穿股骨头上下部分或者位于中央凹上方。
内收越多,骨折块则越小,骨块常为1/4或1/3股骨头大小。
症状
主要症状
发病前多存在外伤史,以髋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
髋部疼痛
为股骨头骨折的典型症状。
疼痛部位可位于患侧臀外侧、腹股沟等部分,部分可放射至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
常伴有跛行(身体不平衡,行走时一瘸一拐)。
肿胀
可出现患侧大腿根部皮肤持续性肿胀,患侧明显隆起,按压皮肤时,回弹变慢或不回弹,皮肤平滑发亮。
部分可伴有皮肤青紫、瘀斑
畸形
合并髋关节前脱位时患肢常处于外旋、外展及轻度屈曲位,有时较健肢稍长。
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时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可触及大转子上移和臀部隆起的股骨头。
活动障碍
患侧髋关节主动活动丧失,行走、上楼梯及由坐位站起困难。
并发症
畸形愈合
股骨头骨折若出现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或治疗失败时可能会出现畸形愈合。
可出现患肢缩短、膝关节内翻等表现。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股骨头骨折后可能会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可出现患肢长期水肿、长期压痛、长期活动障碍等表现。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骨折后有可能会影响股骨头的血供,引起股骨头坏死。
可出现髋关节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跛行等表现。
创伤性骨关节炎
股骨头骨折后有可能会导致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可出现髋关节反复疼痛、僵硬、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
坐骨神经损伤
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能会损伤坐骨神经。
可出现患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表现。
骨化性肌炎
骨与关节周围软组织在外伤等刺激因素下,发生异常的骨化现象。
可能与反复复位、术中髂外侧缘髋外展肌的过度剥离有关。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下肢受到交通事故、高坠伤等所致高能量损伤后若出现髋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如果受到严重外伤,并出现休克等症状,或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和损伤时,建议及时就诊急诊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建议立即卧床休息,以木棍、木板等物品固定患肢,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需保持患处制动,及时送医治疗。
非必要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髋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有明确原因引起?
这些症状是不是持续性?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大概持续多久?症状的变化跟活动和休息是否有关?
是否有下肢的感觉异常、刺痛、麻木等各种异常现象?
病史清单
是否有髋部外伤史?具体是怎么受伤的?
是否接受过检查和治疗以及用药?
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髋部X线、髋部CT及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
抗凝药:肝素、华法林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发病前多数有下肢受到交通事故、高坠伤等所致高能量损伤病史。
临床表现
髋部疼痛:疼痛位于患侧臀外侧、腹股沟等部分,部分可放射至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常伴有跛行。有轴向叩击痛。
肿胀:可出现患侧大腿根部皮肤肿胀,部分可伴有皮肤青紫、瘀斑
畸形:合并髋关节前脱位时患肢常处于外旋、外展及轻度屈曲位,有时较健肢稍长;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时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可触及大转子上移和臀部隆起的股骨头。
活动障碍:患侧髋关节主动活动丧失,行走、上楼梯及由坐位站起困难。
影像学检查
髋部X线
目的:首选检查,可确诊,可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意义:可见股骨头结构连续性的完全或部分断裂、髋关节脱位等表现。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提前去除身上的皮带、手表等金属物品。该检查有放射性,检查时需要保持特定体位。
髋关节CT/核磁共振(MRI)
目的:有助于全面了解骨折形态及关节损伤情况,对于临床怀疑骨折但X线片示阴性者,需完善髋关节CT/MRI检查。
意义:可见股骨头结构连续性的完全或部分断裂、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盂唇损伤、关节腔内积血等表现。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提前去除身上的皮带、手表等金属物品。体内含有带有磁性等心脏起搏器、内固定物等物品者,不能进行MRI检查。
鉴别诊断
股骨颈骨折
相似点:二者临床表现相似。
不同点:股骨颈骨折查体时可见患肢外旋40~60°,影像学检查可见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股骨头骨折不同。
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点:临床表现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相似。
不同点: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查体可见下肢外旋畸形明显,可达90°,影像学检查可见骨折线位于股骨转子间,与股骨头骨折不同。
髋部周围软组织损伤
相似点:亦可引起髋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
不同点:髋部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通常较股骨转子间骨折轻,多无患肢畸形及叩击痛表现。X线检查后无骨折表现。
髋部其它病变
相似点: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髋关节时、髋部肿瘤等髋部其它病变亦可引起髋部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表现。
不同点:这些病变多与外伤无关,且多为双侧病变。完善HLA-B27、类风湿因子、自身免疫性抗体、髋部影像学等检查后,大多不难与股骨头骨折相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早期复位、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移位、恢复髋关节稳定、尽可能保留正常髋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时优先抢救生命,稳定病情。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限制患肢活动。
卧床期间应积极进行勾脚、绷脚等锻炼,以免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适应证:疼痛明显时。
常用药物: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
不良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胃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肝损害、肾损害等。
注意事项: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用药期间注意检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
抗凝药物
适应证:长期卧床时,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常用药物:肝素、华法林等。
不良反应:可诱发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等。
注意事项:主要观察有无皮下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时要立即停药并告知医护人员;用药期间注意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变化。
活血消肿药
适应证:局部淤血肿胀的患者。
常用药物:迈之灵片、血塞通滴丸等。
注意事项:可诱发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等,凝血功能低下的患者慎用。如行手术治疗,需主动告知医生此类药物用药史,并按医生要求术前停药。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
经复位后骨折无移位或移位<2 mm的Pipkin Ⅰ型或部分Ⅱ型股骨头骨折。
Ⅳ型复位良好,髋臼后壁小范围骨折、关节稳定者可保守治疗。
治疗方法
可通过Stimson法、Allis法等手法进行复位后予以外固定。
早期进行患肢牵引,可以早期解除血管危象,有利于恢复股骨头血供,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禁忌证
Pipkin Ⅲ型禁忌复位。
复位效果不理想、关节不稳定、关节腔内有碎骨片者、有严重并发症者、合并周围脏器损伤者。
注意事项
患者8~12周内患肢不能完全负重。后脱位的患者6周内避免患髋屈曲超过70°。
手术治疗
适应证
难以复位或复位后仍有明显移位的骨折。
闭合复位失败,需尽早切开复位。
存在股骨头合并股骨颈骨折、复位后头臼不匹配、坐骨神经损伤进行性加重者。
禁忌证
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心力衰竭肝衰竭、肾衰竭的急性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免疫抑制等。
患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病。
存在其他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情况。
手术方式
手术应尽量在受伤后6小时内进行。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Z”形切开关节囊,牵引患肢,即可暴露股骨头。清理骨折断端软组织及血肿,复位股骨头骨折块。
适用于年轻患者的Ⅲ、Ⅳ型股骨头骨折。术后可能有伤口感染、愈合不佳、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
髋关节置换术或股骨头置换术
将损坏严重的髋关节或股骨头进行人工置换。
术后下肢需保持伸直、向外展开。保持中立位的姿势牵引1~2周,避免脱位或移位。
适用于5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Ⅲ、Ⅳ型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镜下治疗
关节镜下治疗股骨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康复较快等优点。
但髋关节镜在股骨头骨折中的应用有限,其临床适应证仍需进一步探索及实践。
术后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目的:加速骨骼连接,防止软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增强肌力。
肌力训练
术后0~3天可进行上肢肌力训练、踝泵训练、股四头肌等长训练、屈髋屈膝练习等。
术后4~7,可被动活动髋关节,包括被动直腿抬高(绷带套在足底,用手的力拉起绷带将腿抬起)。
离床坐,保持躯干与患肢的角度>90度;拔除引流管后可早期离床活动。
预后
治愈情况
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缓解症状,预后尚可。但是术后仍会有一定的创伤性关节炎或异位骨化发生率。
未积极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畸形愈合、不愈合、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机体状况不佳,如患营养不良、糖尿病、钙磷代谢紊乱时,骨折愈合也会延迟。
危害性
可能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畸形愈合、不愈合或延长愈合、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导致慢性疼痛、活动不便(间歇性跛行),对生活、工作和心理都有很大影响。
如果因骨折或并发症导致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褥疮、下肢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等其他并发症。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及吸烟:如辣椒、芥末、油炸食品等。
宜进食瘦肉、鸡蛋、牛奶、新鲜水果蔬菜等高蛋白、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补充各种人体需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满足患者的机体康复需要,加速骨折愈合。
戒烟限酒。
生活管理
建议术后24h内开始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和康复,术后8~12周患肢可部分负重(根据骨折恢复情况,遵医嘱),锻炼肢体功能、避免下肢血栓形成
对足跟、骶尾部等褥疮的高危部位,可用软垫进行保护。长期卧床者,建议选用可调节压力的充气床垫,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协助患者翻身,以防形成褥疮。
随诊复查
复诊目的
主要检查相关症状是否好转及骨折愈合情况。
复诊时间
第1月内建议每周复诊一次,1月后建议每月复诊一次。如果病情变化时请及时复诊。
复查项目
一般复查X线检查,特殊情况遵医嘱作相关检查。
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应增强个人安全防护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意外。
体力劳动中要主要加强个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受伤。
高空作业者及建筑工人,务必做好职业防护。
在参加攀岩、跳伞等各类高风险运动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要求。
参加拳击、足球、篮球等较剧烈的竞技性运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暴力外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