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骨血管肉瘤
概述
骨血管肉瘤是起源于骨内血管内皮细胞的高度恶性骨肿瘤,早期能转移到肺。也称脉管肉瘤、恶性骨血管瘤、恶性血管内皮瘤。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胀,有时可触到血管搏动和听到血管杂音。压痛明显,可伴肢体运动障碍
病因
骨血管肉瘤的病因不明。
症状
骨血管肉瘤发病时症状轻微,进展缓慢,有时肿瘤已较大,症状可仍不明显。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一般为2~8个月,晚者达3年。一旦出现症状则发展较快,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胀,有时可触到血管搏动和听到血管杂音。压痛明显,可伴肢体运动障碍。随着肿瘤的发展,骨破坏进行性加重,穿破骨皮质,出现软组织肿块,逐渐长大,界限不清,触痛,皮温增高,静脉怒张,进而病理性骨折,肢体功能丧失。位于脊椎者,椎体塌陷,病理性压缩骨折,骨块与肿瘤压迫或侵犯脊髓神经,引起截瘫或神经麻痹,大小便困难。肿瘤的发展不经淋巴转移,多通过局部蔓延、经血行远处转移,主要到肺。
检查
单发性骨血管肉瘤侵犯骨的一部分,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多发性骨血管肉瘤可侵犯多骨的大部分。位于脊椎者,可侵犯一个椎体或间隔的几个椎体。病变呈不规则、不整齐的斑片状、泡沫状或融合成大片状的溶骨性破坏,边缘模糊,严重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椎体可压缩变扁,椎弓消失。肿瘤穿破骨皮质向软组织扩展时,可出现残留的三角形骨膜反应,软组织的肿胀十分明显,其中无钙化影。瘤骨周围可出现粗细不均、长短不等的放射状骨针,与骨干垂直,可有单层线状骨膜反应。血管造影可出现大量不规则而迂曲的肿瘤血管、动静脉瘘、静脉早期显影、新生杂乱血管丛与肿瘤湖等恶性肿瘤的征象。
诊断
骨血管肉瘤起病缓慢,症状轻微,以钝痛和肿胀为主,可触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压痛明显,影像学表现为散在不规则的斑片状或泡沫状的溶骨性破坏,有放射状骨针和软组织肿块,血管造影出现大量新生血管丛或池,临床应考虑本病的诊断。若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无数互相吻合的血管腔隙,腔壁衬以增生的异形性内皮细胞组成,嗜银染色显示血管壁的轮廓,并有嗜银纤维包绕瘤细胞形成小团,则在组织学上即可确诊为骨血管肉瘤。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恶性淋巴瘤尤文肉瘤及转移癌等相鉴别。
治疗
1.手术治疗
骨血管肉瘤是罕见的高度恶性骨肿瘤,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不良,一旦确诊,在未发现转移灶时,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只要全身情况和各器官功能尚好,能耐受手术而无禁忌者,宜尽早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或截肢术。位于脊椎并截瘫者,宜尽早手术切除肿瘤椎骨、脊髓减压,行脊椎内固定术。
2.放射治疗
骨血管肉瘤对射线有一定的敏感性,放疗有一定的疗效。对已发现有转移灶、或病变范围广泛、手术切除困难、或难以手术彻底切除的部位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均可施行放疗。对手术切除不彻底者,可辅助放疗,以提高疗效。
3.化学治疗
骨血管肉瘤手术后或放疗后的病人可配合化疗,提高疗效。已有全身转移而失去手术或放疗时机者,仍可进行姑息性化疗,以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