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跟腱断裂
概述
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提足跟无力,无法正常站立、行走等
及时缝合或修复断裂的跟腱、外固定,并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大多数人在接受正规治疗后可以痊愈,少数人会遗留瘢痕挛缩
不可自愈
跟腱断裂是什么?
定义
跟腱断裂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的跟腱部分性或完全性损伤。
跟腱解剖:位于小腿后方,是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腱向下合并,附着于跟骨结节上的一条肌腱,也是人体最粗大最强壮的肌腱。
跟腱功能:其主要功能是负责踝关节向下弯曲,维持踝关节的平衡稳定,对于日常行走、跑跳等动作的完成起重要的作用。
断裂部位:可发生于跟腱的止点、中部及肌腹肌腱移行部三个部位。
分型
根据断裂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断裂和不完全性断裂。
根据是否有开放性伤口可分为闭合性断裂和开放性断裂。
发病情况
跟腱断裂是一种较常见的损伤,多发于30~40岁,运动员高发。
既往有跟腱损伤或跟腱炎等相关疾病者更易发生,尤其是既往曾经进行过跟腱局部封闭治疗的患者。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跟腱断裂可以完全恢复吗?
大多数人在接受正规治疗后可以痊愈,少数人会遗留瘢痕挛缩。
接受正规治疗后,大多数人术后3~4个月可以恢复运动,4~6个月可以恢复到之前的活动水平。
建议1年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否则有再次断裂的危险。
跟腱断裂的前兆是什么?
跟腱断裂是一瞬间产生的,没有明显前兆。
跟腱断裂后患者会立即出现足跟部疼痛、肿胀、行走无力、不能提脚跟等表现。
如跟腱或小腿其他肌腱已存在病理改变、撕裂损伤,以及患有导致跟腱炎的全身性疾病(如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在运动时跟腱较正常人更易发生断裂。
跟腱断裂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跟腱断裂手术后6周可以逐步练习行走。
术后6周拆除外固定,开始锻炼踝关节屈伸功能(做勾脚尖动作),以及逐步练习行走。期间穿垫高后跟的鞋逐渐负重和行走训练,慢慢降低鞋跟高度。
1年内应避免足踝部剧烈运动,避免前脚掌的突然发力,以免发生跟腱再次断裂。
跟腱断裂后一辈子不能干重活,是真的吗?
跟腱断裂后一辈子不能干重活的说法不准确。大部分患者经过正规及时治疗,可以恢复到之前的运动强度。
跟腱断裂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大多数人术后4~6个月可以恢复到之前的运动强度。但建议1年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干重活,否则有再次断裂的危险。
极少数人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跟腱愈合不良,从而无法过度承重。
病因
致病原因
当跟腱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或者长期承受不当应力,当跟腱被牵拉而超过其耐受力时,就会发生跟腱断裂。
直接暴力作用
暴力直接作用于跟腱部位,如重物打击跟腱,或者锐器如玻璃、刀等切割。
可使跟腱挫伤、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一般为开放性断裂。
间接暴力作用
较为常见,暴力不直接作用于跟腱部位,而是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如不恰当的起跳、落地姿势不当等,小腿三头肌突然剧烈收缩,使跟腱被撕裂损伤。
通常为闭合性断裂。
高危因素
年龄因素
跟腱断裂的高峰年龄为30~40岁,另外老年人跟腱退行性变,受到暴力损伤时更易发生跟腱断裂。
运动
跟腱断裂多发生在涉及跑、跳和突然落地的运动中,如足球、篮球、网球等。
局部封闭治疗
曾经进行过跟腱部位的封闭治疗,如局部注射过糖皮质激素,此类患者多数可能为封闭时药物误入肌腱内部。
药物因素
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会增加跟腱断裂的风险。
肥胖
体重过重会使跟腱承受更大的拉力,更容易导致跟腱断裂的发生。
其他
血液供应、营养、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长因子以及是否存在瘢痕体质等,都会影响肌腱胶原细胞的活性,与跟腱断裂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症状
主要症状
断裂声
跟腱断裂当时,可听到“砰”一声或“啪啪”声,同时足跟有被踢或被棍击样感觉。
足跟部疼痛
出现足跟部疼痛。
提足跟无力
跖屈(足背向足底方向伸展)力量减弱。
患足不能单脚站立或踮起脚尖站立,无法完成蹬地、跳跃等动作。
行走无力并伴有跛行(一瘸一拐)。
肿胀、淤血
足跟部可出现肿胀,踝关节后方出现延至足跟的淤血。
压痛
跟腱断裂处有明显压痛、凹陷。
其他症状
如果是开放性跟腱断裂,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伤处皮肤裂开出血,伤口内可能见到断裂的跟腱组织。
并发症
感染
开放性伤口如未及时清创,伤口容易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痛、溃疡等症状。
炎症扩散,可能出现皮肤和肌腱坏死、足跟深部组织感染或伤口瘘管
跟腱挛缩
如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跟腱愈合不良或者瘢痕愈合,表现为踝关节活动受限,走路、跑跳、踮脚等活动受到影响。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运动过程中,突然听见跟腱断裂声响,并出现足跟部疼痛、不能提起脚后跟,无法正常站立、行走,跟腱后方压痛、凹陷等。
跟腱部受到钝物打击,出现疼痛、肿胀并提足跟无力。
跟腱部被锐器割伤后出现开放性损伤,跟腱断端外露。
骨科
病情稳定后,一般需要前往骨科就诊及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有明显外伤、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加压包扎伤口。
行动不便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患者可借助轮椅、拐杖等行动,以防摔伤或发生意外。
如疼痛剧烈,难以活动,不要试行站立,建议采取平卧位等待救援。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能提起脚后跟、正常站立、行走吗?
受伤时什么感觉?有听到“啪”的声响吗?
足跟部是否出现肿胀?
病史清单
是否受过外伤?怎么受伤的?
是否有慢性跟腱疼痛史?
既往是否有长期过度运动史或者局部封闭治疗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跟腱部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史。
有慢性跟腱疼痛史、既往长期过度运动史或者局部封闭治疗史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足跟部疼痛,提足跟无力,无法正常站立、行走。
开放性损伤可见局部出血,跟腱组织外露等。
体征
跟腱撕裂的部位存在缺损、压痛,或者有局部软组织开放性伤口。
检查可在跟腱断裂处扪到压痛及凹陷、空虚感。
跖屈力量减弱,无法完成提踵动作。
跟骨横径较健侧宽。
Thompson试验阳性:俯卧,双足垂于床缘,医生捏压小腿腓肠肌,健侧足能跖屈,患侧不能。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跟腱断裂的首选检查方法。
可明确跟腱是否断裂及断裂的位置、类型。
检查可发现跟腱软组织影不连续。
X线检查
普通X线检查可用于判断是否伴有骨折。
检查时体内不可有金属制品(钛合金除外),也不要携带金属制品或佩戴金属饰品。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可进一步明确跟腱断裂位置、范围,并能了解跟腱退变情况。
检查时体内不可有金属制品(钛合金除外),也不要携带金属制品或佩戴金属饰品。
鉴别诊断
跟腱断裂一般都有明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史,以及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均可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及时修复断裂的跟腱后外固定,并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治疗原则
根据跟腱损伤的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紧急处理
一旦怀疑跟腱断裂,要立即停止走路和运动,避免损伤加重。
可以用棍棒绑在脚背,将脚固定在跖屈位(脚踝尽量伸直)。
用冰袋冷敷患处,可以明显地减轻疼痛与肿胀。
尽快到医院就诊。
外固定治疗
极少数闭合性部分跟腱断裂,可以在踝关节悬垂松弛位,用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然后加强康复锻炼,可自行修复。
药物治疗
疼痛严重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等,可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
跟腱完全断裂者,以及开放性跟腱损伤患者,应早期手术,缝合或修补断裂的跟腱。
手术方法
跟腱修复
可用切开手术或微创手术的方式,缝合或修复断裂的跟腱。
微创手术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可降低感染率,但适用范围不及开放式手术广泛。
清创:如果是开放性跟腱断裂,在修复跟腱前还要进行早期清创。
成形术:如为陈旧性跟腱完全断裂,由于小腿三头肌处于松弛位而发生挛缩,很难直接缝合跟腱,一般均需采用成形术修复跟腱。
手术并发症
术后感染
一般发生于术后10~30天。
一般情况下,术后2周即可愈合拆线,拆线前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合理换药,可避免感染,使伤口较早愈合。
术后跟腱再断裂: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均与意外摔倒或未按计划进行康复锻炼有关。
术中神经损伤:很少发生。
手术后外固定及康复锻炼
术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3周左右,然后改为中立位固定3周左右。
去除外固定后,开始康复锻炼。
康复治疗
无论接受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都要在专科医生或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愈合及功能恢复,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跟腱稳定性。
活动足趾
术后首日即可活动足趾,但不可活动范围过大而引起踝关节过度活动。
高抬腿
改为中位固定(如短石膏固定)后,可以做高抬腿,加强大腿肌肉的练习,但禁止踝部背伸活动,避免伤脚的前脚掌着地。锻炼时要注意不要滑倒。
踝关节屈伸
解除外固定后,开始锻炼踝关节屈伸功能(做勾脚尖动作),以及逐步练习行走。
期间先穿高跟鞋,使跟腱处于松弛状态,慢慢降低鞋跟高度,不可直接穿平底鞋。
1年内避免足踝部剧烈运动,避免前脚掌的突然发力,以免发生跟腱再次断裂。
预后
治愈情况
接受正规治疗后,大多数人术后3~4个月可以恢复运动,4~6个月可以恢复到之前的活动水平。
建议1年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否则有再次断裂的危险。
危害性
影响工作、生活
跟腱断裂后,足跟部疼痛、提足跟无力,无法正常站立、行走,会影响工作、生活、出行。
感染
开放性伤口未及时处理,可能出现伤口感染,甚至皮肤和肌腱坏死、足跟深部组织感染或伤口瘘管等。
瘢痕愈合
极少数人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跟腱不愈合或瘢痕愈合。
瘢痕愈合可使跟腱挛缩,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踮脚尖、跑步、跳跃,上下楼困难,走路姿势异常,足跟疼痛等症状。
跟腱再次断裂
发生过肌腱断裂的人,肌腱有再次断裂的风险。
日常
日常管理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锻炼,避免长期卧床。
按医生的建议,在特定的活动范围内进行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的锻炼。
减少上下楼活动,在进行康复锻炼、如厕时,应有人陪同,避免摔倒,以免发生二次损伤。
出行时佩戴好护具,使用轮椅或拐杖,并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康复阶段出现肢体肿胀时,温水泡脚、抬高患侧肢体、加强足趾运动、主动收缩小腿肌肉等均可有效缓解,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
饮食方面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豆制品等,忌酒。
注意休息,作息规律,避免劳累,戒烟。
注意调整心态,不要过于悲观或焦虑。
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检查恢复情况,并请医生指导进一步的康复锻炼。
预防
进行运动时,动作要规范,方式要科学。
每次运动前要充分热身。
经常进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锻炼。
尽量避免单足起跳、突然猛烈起跳等爆发性动作。
选择适当的运动场所,注意安全。
选择适当的运动装备,比如舒服的运动鞋、运动服、护具等。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运动强度。
既往有运动损伤者,应在康复后,再逐渐恢复运动。
跟腱炎者应积极治疗。
避免反复多次局部封闭注射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