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跟痛症
概述
指多种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足跟周围疼痛疾病的统称
跟骨结节周围有疼痛和行走困难为主,且常伴有跟骨结节骨刺形成
多由跟骨结节附着处受到长期、持久、过大的牵拉而发生的慢性损伤所致
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和康复治疗
定义
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
多由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引起。
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
发病情况
好发于中老年人。
运动员及肥胖者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2:1。
病因
致病原因
跟痛症多由跟骨结节的附着处受到长期、持久、过大的牵拉而发生的慢性损伤所致。
足部疾病
跖腱膜炎
近端跖腱膜炎、远端跖腱膜炎等炎症刺激足底,导致足跟疼痛。
跖腱膜断裂
外伤、劳损等原因导致跖腱膜断裂,会引起足跟疼痛的情况。
跟骨应力性骨折
跟骨的疲劳性骨折导致对线不齐,步行时出现足跟疼痛,不能行走的表现。
足跟脂肪垫弹性减弱
一般与年龄增长和体重增加有关。
40岁之后,足跟部出现退行性改变,伴随胶原、弹性组织和水分的流失,足跟脂肪垫的高度和厚度降低。
神经性疾病
见于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卡压的情况,约占跟骨跖侧疼痛的20%。
当足底肌肉水肿等情况,外侧神经容易受到卡压,表现为跟骨足底侧疼痛。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可诱发上述病因,引起疾病发作或加重。
长途行走。
长时间站立劳动。
鞋子过小、鞋底较硬。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任何危险因素者,为跟痛症的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患者
肥胖或超重人群
运动员
从事长期站立的职业,如销售、营业员
发病机制
足跟脂肪垫弹性减低,导致足脂肪垫吸收震动的能力减弱,对跟骨结节的保护能力降低,磨损增加导致足跟疼痛。
随年龄增加,足部肌肉、韧带力量减弱,跖腱膜牵拉跟骨结节的力量增大,长期、反复牵拉使跖腱膜起点部发生微小撕裂,继发炎症,引起疼痛。
症状
主要症状
疼痛
不同疾病的疼痛部位和性质不同,但都出现足跟下方疼痛。
跖筋膜炎
在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
尤其在晨起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
跟骨下脂肪垫炎
会出现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及压痛感。
跟腱止点炎
在跟腱附着处出现肿胀、压痛。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产生疼痛。
囊肿
在跟骨后上方可能有稍硬的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肿块触之有囊性感。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肿胀、双侧足跟部无力等不适症状。
并发症
足踝部肌肉萎缩:跟痛症者不愿意患侧负重,更不能正常的行走,久而久之导致足踝处肌肉萎缩。
踝关节功能受限:有时会因为无菌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粘连,使受损的踝关节功能受限。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当出现足跟部疼痛、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医院的科室分支较细,也可以选择足踝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出现疼痛不要剧烈运动,患处需要休息、减少活动。
就医前不要自行使用止痛贴、止痛药等,以免掩盖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足跟疼痛?什么情况下会加重、缓解?
是否有足踝部肌肉萎缩、肿胀、双侧足跟部无力的情况?
上述症状多久了?
病史清单
既往足跟部是否有其他慢性病?
足跟部是否受过外伤?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多方位多平面成像检查
一般检查:体格检查
用药清单
近三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外用涂剂: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正红花油
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塞来昔布、布洛芬、洛索洛芬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中老年患者、过度肥胖者或运动员等。
既往足踝部有其他疾病。
临床表现
跟骨结节周围有疼痛、活动困难,偶可见囊肿。
部分患者会伴有肿胀、双侧足跟部无力等不适症状。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目的:判断足踝部是否有骨折以及其他病变情况,辅助诊断。
意义:临床上通过拍摄跟骨侧位片检查,可以观察到跟骨后方,跟腱和跖筋膜附着区有无骨质增生,也可在跟骨底观察是否有骨刺。
注意事项:检查时需要注意保持体位,不可随意摆动,在进行检查时需要将照射部位的金属物品摘除。
磁共振
目的: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特别是能早期显示骨折线,以及骨折周围软组织、髓腔内的水肿和出血;也能判断局部是否有炎症及肿瘤等情况。
意义:由于软组织无法在正常的X线片上显影,所以对于跟骨周围软组织病变导致的跟痛症,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注意事项:检查时需要注意保持体位,不可随意摆动,在进行检查时需要将照射部位金属物品摘除。
鉴别诊断
跟痛症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作诊断,但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跟骨骨髓炎
跟骨骨髓炎虽有跟痛症状,但局部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严重者伴有高烧等全身疾病。
需通过化验、X光片、MRI及活检病理确立诊断。特别注意,早期骨髓炎在X线上变化不明显,需要完善MRI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行活检病理学检查。
跟骨结核
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本病局部症状明显,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并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综合化验、X光片、MRI、胸部CT及活检病理可鉴别之。特别注意,早期结核在X线上变化不明显,需要完善MRI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行活检病理学检查。
跟骨及周围骨与软组织肿瘤
症状与跟痛症类似,常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疼痛,或伴有局部包块长大。
需要通过病史、X线、磁共振、活检病理等综合判断。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足踝部的疼痛、肿胀,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预防并发症。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酌情选择固定、药物、手术、康复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休息
注意休息,保护关节部位,减轻患处负重,以避免过度活动而加重病情。
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应避免挤压按摩,以免造成血栓脱落。
复位与制动
支具
对足踝部进行夹板或支具等外固定治疗,可以很好缓解跖腱膜炎等炎症的疼痛和足部畸形。
支具包括橡胶或硅树脂制成的足垫可起到缓冲、减轻足底压力的作用,适用于足跟脂肪垫萎缩的患者;内侧纵弓支撑垫可降低作用于足跟内侧区域的压力,适用于足部过度旋前的患者。
石膏
适用于顽固性跖腱膜炎的患者。
制动可能会增加功能受限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跟腱、跖腱膜牵拉锻炼
适用于跖腱膜炎,在非手术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
跖腱膜特异牵拉训练:使踝关节和足趾被动背伸,牵拉按摩跖腱膜。
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功能性锻炼,纠正错误动作、姿势,避免造成二次受伤。
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小腿部的肌肉萎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
多用于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以及缓解疼痛。
常有口服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外用药有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
若服用药物后出现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头晕、嗜睡等症状,则需要停止服药,及时就医。服药期间注意最好不要与其他药物联合服用,避免药效减弱或过强等。
局部封闭治疗
多用于非甾体抗炎药效果欠佳时使用。
选择疼痛点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
短期疗效确切,但是可能存在糖皮质激素相关并发症,如足底腱膜炎、脂肪垫退化等。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起到减压、降张力以及缓解足跟部疼痛的作用。
适应证
持续性疼痛至少6个月,非手术治疗失败。
禁忌证
贫血、局部感染、糖尿病足等。
手术方法
切开松解跖腱膜
包括伴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松解和伴近端和远端踝管松解。
适用于慢性足踝关节病变,伴有神经源性疼痛症状【足部灼伤样疼痛、内踝和(或)后足压痛】。
内镜下跖腱膜松解
相比于开放性手术,内镜下松解恢复时间更快,约6周即可恢复。
不适用于神经病变导致的跟痛症。
并发症包括神经炎、复发疼痛、感染。
腓肠肌腱膜切断术
适用于顽固性跖腱膜炎和单纯腓肠肌挛缩患者。
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背伸。如果症状不缓解,可进行跖腱膜松解术。
并发症:术后不美观、腓肠肌损伤、腓肠肌肌力薄弱。
康复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
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好转和损伤修复。
适用于持续6个月以上的顽固性跖腱膜炎患者。
术后康复计划
患肢佩戴石膏或夹板,术后负重20%体重下地。
在术后2周左右,拆线、拆除夹板,靴内放入软足垫并穿步行靴进行适当负重。不下地时可以摘掉靴子进行踝关节活动训练。
术后5周时,可通过带足跟和内侧足弓足垫的支具负重。进行跟腱牵拉训练。允许做影响较小的工作。预计术后3个月可以正常活动。
预后
治愈情况
跟痛症是一种功能性症状,在积极治疗后通常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尽早干预,预后良好。若治疗过晚,则预后较差,出现足跟剧痛、行走困难,影响到正常生活。
危害性
跟痛症会引起患者跟部疼痛,影响步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
长期行走困难,可能导致足踝及小腿肌肉萎缩。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饮食习惯,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
保证维生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可以适当多进食牛奶、鸡蛋、大豆、鸡肉等。
生活管理
疼痛时避免过度活动足踝关节,注意患侧制动、休息。
病情稳定后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运动,遵医嘱佩戴支具。
活动时密切关注跟骨处是否有疼痛、肿胀等不适,及时停止活动并就医。
病情监测
跟痛症患者需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进行功能锻炼来缓解关节功能障碍。若是再次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随诊复查
跟痛症患者应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随诊时间需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出现特殊情况,及时就诊。
主要复查项目有磁共振检查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X线影像学复查。
预防
肥胖者应注意减重,以减轻足跟部压力。
平日需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需要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日常生活尽量避免足踝部受伤。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建议穿能支撑足弓的有弹性的鞋。避免鞋底过薄、过硬、不合脚。
治疗原发病:如果是足部疾病或者神经卡压等因素导致的跟痛症,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