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腹内疝
概述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
可由先天发育不良、感染、外伤、手术等引起
一旦确诊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若治疗及时有效,基本能治愈
定义
腹内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特别是小肠),进入腹膜腔的正常或异常孔道的腹部疾病,是急腹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分类
腹内疝一般可根据发病原因与有无疝囊进行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腹内疝可分为先天性腹内疝和后天性腹内疝两类。
先天性腹内疝:因胚胎发育异常而形成的腹内疝,如十二指肠旁疝、Winslow 孔疝、乙状结肠旁疝、盲肠旁疝、结肠系膜疝、膈疝食管裂孔疝等。
后天性腹内疝:因后天因素如手术、外伤、炎症等形成的腹内疝,如部分经肠系膜疝、吻合口后疝、部分乙状结肠周围疝和部分盲肠周围疝等。
根据有无疝囊分类
腹内疝可按有无疝囊分成真疝和假疝两种。
真疝:脏器经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进入到另一个腹膜囊或网膜囊,因此具有疝囊,称为真疝。
假疝:网膜或肠系膜因胚胎发育异常产生裂孔,或因腹腔手术构成一异常孔隙,肠管由此疝入,没有疝囊,称为假疝。
病因
腹内疝的致病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如胚胎发育异常以及后天性因素如手术、感染等。
致病原因
先天性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会发生旋转。如果旋转方向或角度出现偏差,可使小肠系膜、回盲部不能固定于后腹膜的正确位置,造成十二指肠旁疝或结肠系膜疝。
发育过程中留下的某些隐窝或孔道过宽、过深也可形成腹内疝,如Winslow孔疝、膀胱上疝。
肠系膜发育不全留有缺损或孔隙时,可发生小肠系膜疝。
后天性因素
腹部手术、腹腔内感染、腹部外伤均可导致腹腔内容物与腹壁间、腹腔内容物之间形成粘连或粘连带,肠管经这些粘连造成的非正常间隙疝入成为腹内疝。
高危因素
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膈肌的缺损或薄弱、肠系膜过长、后腹膜隐窝过深、肠系膜上有缺损或裂孔者。
腹部手术后:例如肠切除术后,肠系膜可能形成空隙,肠管可经此孔隙形成腹内疝。
腹部外伤后:当受到外伤以后,局部伤口可导致出现空隙,组织移位时可导致出现腹内疝。
有腹腔炎症病史者:炎症浸润容易造成脏器与腹壁粘连,进而形成异常间隙,增加了腹内疝的发生率。
症状
腹内疝发病初期或慢性起病时,症状不明显,如病情不加重,症状亦无变化。起病急或发生腹腔内肠袢嵌顿时,会出现以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为主的肠梗阻表现。
主要症状
腹内疝通常有腹胀、腹部隐痛、恶心等慢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如果疝环的口径较大,疝内容物进出自由,可没有或只有较轻的不适症状如腹部偶有疼痛、稍有恶心感,疝内容物回复正常位置后,则症状消失。
如疝环口较小,肠管进入疝环后发生嵌顿,会有急性肠梗阻的表现,如突发的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严重者可发生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症状程度加重,患者肛门排气排便减少或者停止,还可以有明显的感染、中毒症状,如心跳加快、发热、排血便等。
其他症状
膈疝相关症状
胃或横结肠等腹内脏器,通过横膈的先天性缺损突入胸腔者称为膈疝
在膈疝发生时,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如果进入胸腔的腹腔内脏器比较多时,会压迫心肺、并使纵隔移位,从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增快等循环衰竭的表现。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常见的膈疝,除了出现胸骨后疼痛以外,伴有反流性食管炎时还会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
并发症
肠坏死
大量肠系膜或肠管疝入孔隙不能自行复位时,可并发肠绞窄,此时肠腔内容物的通过及肠壁血液循环均发生障碍,若不能及时手术解除,则可导致肠道出现缺血性肠坏死。
患者可呕吐或排出血性物质,继发出现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并继发严重的腹部感染。
多器官功能障碍
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严重、继发感染性休克时,缺乏血液灌注、毒性物质累积等原因可损伤心脏、肺或肾脏等器官,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就医
腹内疝一经发现,均需积极就诊。大多数患者是因腹内疝导致的相关症状急诊入院。
就医科室
急诊科
一般为腹内疝的首诊科室。若有突发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腹部症状,或出现胸疼、胸闷、憋气等呼吸系统症状,尤其是出现寒战、高热、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皮肤苍白等异常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电话。
普外科
由急诊科进行检查、诊断、稳定体征等处理后,若急诊外科无法处置该疾病,则需转入普外科行进一步手术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腹内疝可自行复位时,患者出现的恶心、腹痛、胸闷等症状一般为阵发性,常常不容易被关注。
当患者有难以缓解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胸闷、憋气等症状,尤其出现寒战、高热、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皮肤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就诊。
家属尽量记录患者有过的症状及持续时间、采取过何种处置等,以便给医生参考。
不建议在医生做出疾病诊断前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并协助医生采集病史,护理患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突然出现腹痛?腹痛的起始位置是哪里?腹痛程度如何?是否曾由局部蔓延至全腹?
是否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是啥样的?呕吐后,腹痛、恶心等症状是否有改善?
排气排便是否消失?
是否有胸痛、胸闷、憋气等呼吸道症状?是否有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的表现?
是否有发热、寒战、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等症状?
除了以上症状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发生过腹部外伤?
是否做过腹部的手术?具体手术是什么?因为何种疾病?
是否曾发生过腹腔内的感染,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是否患有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腹压增加的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生化等。
影像学检查:消化道钡剂检查、CT、磁共振成像(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促消化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呋辛酯甲硝唑等。
止疼药物:如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等。
诊断
腹内疝的诊断大多数需要借助相关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病史
腹部曾因外伤、肿瘤等原因,接受过手术。
曾患有腹腔内的感染,如阑尾炎、自发性腹膜炎等。
患有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腹压增加的疾病。
临床表现
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肠梗阻相关症状为主,如突然出现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排气排便消失。
当腹内疝为膈疝时,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加快。
若继发绞窄性肠梗阻甚至肠坏死,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并可呕吐或排出血样物质。
腹部检查
为诊断该疾病的首要检查,采取视、触、叩、听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了解疼痛部位、是否有局部包块、肠鸣音是否亢进、是否有腹膜刺激征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血型等。
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其他血液生化检查:可帮助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对炎症程度进行初步判断。还可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
血气分析:可检查患者有无缺氧以及体内酸碱平衡的改变。
血型:判断患者血型,为后续可能的输血治疗做准备。
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腹部立位 X 线平片多次检查均显示同一部位孤立肠袢积气、积液影,提示可能为腹内疝。X线下消化道造影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价值。
腹部CT: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确腹腔内容物间的解剖位置关系,故在诊断腹内疝时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MRI:可达到与CT基本相似的结果,对于组织间关系的判断更加准确,但因检查要求高,一般不作为首选。
B超:当腹内疝导致肠梗阻时,B超呈小肠梗阻表现,表现为肠管扩张,蠕动增强,小肠堆积成团并受压。
特殊检查
血管造影:可用于腹内疝的诊断,尤其是十二指肠旁疝,其优点是能够发现异常的血管解剖,但很少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
腹腔镜检查:作为普通检查无法确诊的备选方案,既能起到诊断作用,也可起到治疗作用。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导致的肠梗阻
相似点:均可有突发的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消失等症状。
不同点:导致肠梗阻原因较多,机械性、血运性、动力性等原因均有各自的病史及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
相似点:均有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导致休克。
不同点:胰腺炎患者呕吐后,腹痛一般难以缓解,并有饮酒史、暴饮暴食、胆石症等病史。可通过CT、血淀粉酶等检查进行鉴别。
急性胆囊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胆囊炎疼痛一般位于右上腹,不会导致排便排气消失。
消化道穿孔
相似点:均有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导致休克。
不同点:消化道穿孔一般有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史,且腹部某处的疼痛可迅速扩散至全腹,腹膜炎症状严重。一般通过腹部X线平片即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解除局部梗阻、缓解症状、治愈疾病、防止复发。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首选,辅以其他治疗。
非手术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
当腹内疝导致肠梗阻时,应严格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抽出胃肠道内容物和气体,能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
抗感染治疗
当腹内疝导致绞窄性肠梗阻时,应常规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应考虑致病菌的种类。
医生会根据血培养、腹水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适合的抗生素。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营养
由于禁食、胃肠减压,因而易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液体出入量计算需补充的液体总量,以纠正缺水和酸碱失衡。
禁食期间,医生会给予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镇静、止痛、吸氧
可用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心理。止痛剂主要用于已经确诊、治疗方案已确定及手术后的病人;对于诊断不清或需进行观察的病人,暂不能用,以免掩盖病情。
手术治疗
由于腹内疝容易导致肠绞窄和肠坏死,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疑似腹内疝存在时,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探查术
适应证
适用于各类影像学检查均未能明确诊断,但肠梗阻症状持续加重的患者。
手术方式
可通过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探查,或通过外科手术寻找原发病灶,从而缓解症状,达到治愈目的。
术后并发症
术后可出现感染、肠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针对腹内疝的手术
适应证
适用于腹内疝诊断已经明确的患者。
手术方式
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
首先会回纳疝出的腹腔内脏器,然后彻底地分离粘连,开大或缝合系膜的裂孔及隐窝的开口,修补膈肌的裂孔等。如果嵌顿的腹腔脏器出现坏死,需行切除和重建。
术后并发症
术后可出现感染扩散、肠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预后
腹内疝经积极规范治疗,去除病因后一般可以治愈。
治愈情况
只要能够明确病因,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大多数腹内疝是可以得到治愈的。
危害性
腹内疝若未能积极治疗,长期慢性发作表现出的腹胀、腹部隐痛、恶心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内疝可导致绞窄性肠梗阻,出现肠坏死及感染性休克,因组织供血不足而影响各个脏器功能,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日常
腹内疝患者日常需均衡清淡饮食,尽量多下床活动,定期随诊复查。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发病后应遵医嘱禁食,在手术后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恢复进食。可以先进食流质食物,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以及正常饮食。
恢复进食后,应均衡膳食,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提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食物。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戒除烟、酒。
日常管理
鼓励卧床患者多翻身,可下地者应尽量多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促进腹部炎症吸收。
平常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身体锻炼。
心理支持
患者需放平心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精神压力,保持治疗信心。
病情监测
属于上述腹内疝高危人群的,或已经诊断为腹内疝、但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若出现突发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一定要积极就医。
随诊复查
腹内疝一般痊愈后,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随诊时间按照医生建议的即可。
复诊的检查项目主要有腹部彩超、消化道造影、腹部CT、血生化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选择必要的检查。
预防
先天性腹内疝是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通常无法预防。
后天性腹内疝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接受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应与医生积极配合,可保证措施的有效落实,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胃肠术后短时间内严禁暴饮暴食和负重。
腹部手术后避免长时间卧床,应及早下地活动,避免粘连。
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锻炼。
积极治疗腹部原发疾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