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钙化灶
概述
肺部异常形成的钙沉积灶
常无临床症状,也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
病因复杂,以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多见
多数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
定义
肺钙化灶的本质是肺部异常形成的钙沉积灶,在CT及X线片上表现为肺内局限性或弥漫性的高密度影,在片子上显示为白色或者灰白色,边缘清晰。
钙化灶通常为陈旧或治愈的病变的标志,可以出现在肺实质内、肺门、胸膜等部位。
发生机制
肺钙化灶由钙质沉积在肺部形成,多种因素可促进钙化灶形成。
血清钙、磷水平升高
血钙、血磷长期显著升高时,容易导致钙质在器官组织中沉积。
局部组织pH值升高
钙盐更易在碱性环境中沉淀,肺、胃、肾等器官会分泌游离氢离子,创造出相对碱性的组织环境,从而易形成钙化灶。
此外,肺尖的通气-血流灌注比增加,导致末端毛细血管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导致肺尖pH值高于肺底,因此肺尖比肺底更易出现钙化灶。
组织损伤
类型
按照钙化灶的分布分类
局灶性肺内钙化灶
在CT或X线片上常表现为单个的、孤立的高密度影。
常说的“肺钙化小结节”,多属于此种类型。
一般无明显不适,也没有明显阳性体征。
弥漫性肺内钙化灶
在CT或X线片上常表现为大小不等,散在或弥漫分布的高密度影。
可见于硅肺病、肺霉菌病、转移性肺内钙化、肺泡微结石症、二尖瓣狭窄等。
病变范围较大者,可出现气短、气促,甚至呼吸困难。
根据直径大小不同分类
根据直径大小不同,可分为微小钙化灶(直径≤1mm)和大钙化灶(直径>1mm)。
表现
肺内钙化灶的表现是在影像学检查发现高密度影,多数肺钙化灶并不出现临床症状,当病变侵犯至气管或者在肺内的病变较广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
症状特征
影像学特征
肺钙化灶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多通过胸片、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根据具体病因不同,其位置、数量、大小可各不相同。
例如,肺结核的钙化灶可散在分布在肺部,以双肺尖及下叶背段多见,可以表现为斑点状、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还可能伴有纤维索条灶、空洞、结节等改变。
肺部感染形成的钙化灶,可能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斑块状,一般不会形成多发散在的细小高密度影。
非典型肺转移瘤中多发钙化转移多表现两肺多发散在性钙化结节,边界清。
临床症状
一些病变范围较大或者侵犯支气管的肺钙化灶,可能会影响肺部的正常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可能会造成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咳嗽一般为刺激性干咳,多表现为阵发性,少数也可出现持续性咳嗽。
呼吸困难具体表现为呼吸增快、呼吸费力等,同时可有胸闷感。
伴随症状
胸痛
肺内钙化灶体积加大压迫胸膜时,可能出现胸痛。
发热
常提示合并有肺部感染。
咳痰
少部分肺内钙化可能会引起咳痰,甚至出现痰中带血。
原因
疾病因素
营养不良性钙化相关疾病
主要发生在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的基础上。
由于局部组织的理化环境改变而促使血液中钙、磷离子发生沉积,最终形成钙化灶。
如陈旧性肺结核病灶、感染后发生钙化,也是最为常见的病因。
转移性钙盐沉积相关疾病
常发生在高血钙的基础上。
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升高时,钙盐可沉着在多处健康的器官与组织,最终形成钙化灶。
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衰竭时,可促进骨释放钙和磷,肺是钙化的常见部位。
肿瘤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如空气质量差,生活或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多,可能导致肺内长期慢性炎症性改变,增加肺内钙化灶形成的风险。
药物因素
如长期、过量服用钙片或维生素D等制剂,则可能引起血钙升高、增加钙化灶形成的风险。
就医
就医时,常需要拍摄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故应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物,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及时告知医生。
就医指征
钙化灶通常较小且无明显症状,不需要就医;而出现体积增大或伴其他伴有其他症状,需要就医进行诊疗。
门诊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曾经发现肺钙化灶的患者,可到门诊定期复查。
体检时发现肺钙化灶逐渐变大,或者引起周围组织损伤。
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不畅、咳嗽、咳痰、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
出现胸部异物感。
急诊就医
出现以下危急情况时,可直接到急诊科就诊,或者呼叫120。
出现呼吸困难,伴有明显胸闷、头晕、嘴唇及指甲青紫。
出现剧烈胸痛。
出现剧烈咳嗽伴痰中带血或者咯血。
出现持续高热。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出现可疑肺钙化灶症状,或者肺钙化灶患者复诊,可前往呼吸内科就诊。
肿瘤内科
既往有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呼吸不畅、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可到肿瘤外科就诊。
急诊科
当出现前述危急情况时,可及时前往急诊科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什么时候发现的肺钙化灶?
是否有咳嗽?咳嗽多久了?
是否有咳痰?痰液是黄色、白色或者其他颜色?
是否有咯血?
是否有喘息,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
有无发热、乏力、体重降低、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
是否有其他身体不舒服?
病史清单
以前是否患有诊断明确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或者肿瘤,如肺结核、肺癌、纵隔淋巴瘤等?
既往是否存在慢性肾衰竭病史?是否需长期透析治疗?
既往是否存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肉芽肿性疾病?
是否长期接触过矽尘或石棉等?是否长期接触过金属粉尘?
近期是否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如青霉素等抗菌药、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根据钙化灶部位不同及存在不同系统的伴随症状,医生将选择不同的检查。
身体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
视诊:观察体型是否消瘦、口唇及指甲是否出现青紫等。
触诊:触诊锁骨、腋窝等部位,必要时会检查腹股沟、下巴等距离胸部较远处,查看相应部位是否出现淋巴结肿大。
叩诊:医生可能会在胸壁、后背进行叩诊,叩诊时有可能呈实音。
听诊:医生常会用听诊器检查呼吸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啰音等。
常规检查
通常肺钙化灶不需进一步处理,一般首次发现肺钙化灶或者复查肺钙化灶,都进行胸片或者胸部CT检查,也有助于评价钙化灶的分布范围、大小、性质。
胸片
可用于初筛,能够发现一些直径比较大的钙化灶,如肺结核形成的双肺散在较大的钙化灶,若患者影像学表现与症状、病史吻合,且目前不需要进一步治疗,也可不进行进一步检查。
胸部CT
相对胸片来说,检查更为全面、分辨率更高,能够发现一些相对较小的钙化灶,对于钙化灶的鉴别也有一定帮助。
有时候作为胸片的进一步检查,有时直接进行胸部CT检查。
其他检查
发现肺内钙化灶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排查病因,或者进行治疗,医生可能会选择以下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发生细菌感染时,指标常常升高。
血沉:发生感染时,血沉加快。
血生化检查
肿瘤标志物
肺结核相关检查
甲状旁腺素(PTH)
如PTH升高,可提示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血清寄生虫抗体检查
血清寄生虫抗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寄生虫感染。
内镜检查
镜下肺组织学检查可确诊肺钙化。
肺功能检查
肺内弥漫性病变,如肺泡蛋白沉积症等,可出现肺功能异常。
肺钙化程度越高,肺功能越差。
超声检查
有助于显示肺部钙化灶的大小、形态,边缘状况、血流分布等,同时可对心脏瓣狭窄做出诊断,鉴别因二尖瓣狭窄所致的肺内钙化灶。
缓解与治疗
由于本病为影像学诊断,肺内钙化灶一般不会消失,一般也不会癌变。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钙化灶增长迅速,或出现引起钙化灶的疾病的相应表现,则需积极治疗。
缓解措施
戒烟
不但建议吸烟者戒烟,还应该注意避免二手烟、三手烟等被动吸烟的危害。
心理治疗
部分患者可能有担心癌变的顾虑,为避免严重的焦虑、抑郁,患者家属应该及时开导患者,一般不会消失,也不会影响基本肺功能。
必要时可请心理医学专家辅助治疗。
饮食管理
避免长期摄入大量含钙食物,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制富含磷食物的摄入。
健康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多吃蔬果、鸡蛋、牛奶、瘦肉、水产品等,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免疫力。
生活管理
空气污染严重时,出门需戴口罩,室内可应用净化器。
适度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从事粉尘、化学相关高危工作时,佩戴相应防护用具。
专业治疗
无明显不适的人,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吸氧
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的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吸氧。
吸氧方式有鼻导管氧疗、面罩吸氧、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手术治疗
对于侵犯支气管且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可考虑外科腔镜(微创)手术的兴起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术野广、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的特点。
对因治疗
针对引起肺钙化灶发生的不同原因,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具体治疗可查看相关疾病词条的相关内容。
如肾衰竭引起的转移性肺内钙化,可通过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改善高磷血症、充分透析、应用低钙透析液为主等治疗。
肿瘤导致的肺内钙化灶,可根据具体的肺癌类型,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