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胆囊息肉
概述
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
大多无症状,一般在体检超声检查时发现
有临床症状和恶变倾向的息肉需手术治疗
多是良性病变,少数可发生恶变,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胆囊息肉是什么?
定义
胆囊息肉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
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
一般患者无症状,大多在体检彩超检查时发现。
分类
根据病理学分类
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和腺癌等。
根据肿瘤是否恶变或有否恶变倾向分类
早期胆囊癌
有恶变倾向的病变:包括胆囊腺瘤、腺肌瘤。
无恶变倾向的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
发病情况
国内报道的胆囊息肉患病率为4.5%~8.6%;国外为3%~6%。男性居多,发病年龄多为30~40岁。
胆囊息肉吃药能自愈吗?
胆囊息肉一般不能自愈,常需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胆固醇性息肉,可以服用胆汁酸盐1~3个月,观察胆固醇沉积是否变化或消失,如果有效则可以继续服用;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停药。
胆囊息肉的病人除配合医生接受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定期复查超声。如果发现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息肉基底宽广、息肉合并结石,可以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0.8cm严不严重?
胆囊息肉0.8cm一般并不严重。
小于1cm的胆囊息肉癌变概率极低,无需特殊处理,也不需要服药治疗。仅需半年复查一次肝胆彩超,来评估大小是否有变化即可。
如果是单发或者直径超过1cm的胆囊息肉,且生长速度迅速,提示存在恶变的可能,就需要及时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吃什么中药好?
胆囊息肉中医称为胆胀,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症型不同选择的药物不同。常用方剂有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一贯煎、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等。中医在胆囊息肉的治疗上,主要是起一个缓解作用,防止息肉进一步发展。
病因
致病原因
脂质代谢紊乱
人体胆固醇和胆汁酸、磷脂比例失调,所引起的胆固醇结晶,从而形成了胆囊息肉。
慢性炎症
慢性胆囊炎,由于炎症因子长期反复刺激可以使胆囊黏膜增生,形成炎性息肉。
胆囊腺肌增生
多由胆囊壁局限性良性增生所致,类于肿瘤病变,有一定恶变率。
发病机制
目前并不明确,可能与机体免疫状态、炎症长期刺激、结石刺激等有关。
高危因素
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
经常饮酒及进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情绪抑郁、体育活动较少。
年龄大于50岁。
代谢综合征,如高脂血症或糖尿病。
口服避孕药。
症状
主要症状
本病一般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胆囊炎胆道出血、诱发胰腺炎等。
并发症
梗阻性黄疸:出现皮肤、巩膜等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样等症状。
胆道出血:可出现急性腹痛,以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为典型表现,疼痛程度与出血速度和出血量有关,可出现呕血、便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胰腺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急腹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普外科
常规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或出现反复右上腹不适、胀痛、消化不良、黄疸等症状,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什么不舒服?持续多长时间了?
有无腹痛?
有没有其他不适?
平常饮食规律吗?
喜欢吃油腻食物还是清淡的食物?
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
病史清单
有无胆囊、胆管结石病史?
做过检查、治疗吗?效果怎么样?
平时有什么特别的用药(避孕药等)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血生化
肿瘤标志物检查
腹部超声、CT、MRCP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避孕药:醋酸甲地孕酮炔诺酮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疾病。
临床表现
多无症状,部分可有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少数可有全身乏力、发热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梗阻性黄疸的表现。
体格检查时多数无阳性体征,少数体检时可能有右上腹压痛。
实验室检查
常进行血常规、血脂检查、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多无异常,如合并感染等可出现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等,部分可有血脂、胆固醇水平、肝功能异常表现,恶变者可有肿瘤标志物(如CA19-9)增高。
血脂检查前建议空腹12小时,可少量饮水。
影像学检查
常规超声检查
能准确地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的情况。
超声对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可达95%以上,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典型超声表现:为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的、与胆囊壁相连的强回声团,后方无声影。
其他检查
包括CT增强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
有助于与胆囊癌的鉴别诊断,了解胆囊、胆囊管、肝内外胆管有无变异等。
检查时应避免佩戴金属首饰或穿着带有金属纽扣配件的衣物。
鉴别诊断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表现为右上腹或上腹部阵发性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部分患者因剧痛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可伴有恶心、呕吐。通过B超检查可鉴别。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有厌油脂饮食、腹胀、嗳气、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依靠CT、B超可鉴别,影像学上显示胆囊壁均匀增厚,可伴有结石。
胆囊癌
胆囊癌早期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堵塞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或侵犯胆总管或周围组织如肝脏、胃时,可出现胆绞痛或上腹痛、恶心与呕吐,有时可伴有黄疸
影像学检查显示肿块较大、基底较宽、与胆囊壁界限不清、黏膜中断、甚至侵犯胆囊壁、有血流信号等,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增高。
治疗
治疗原则
胆囊息肉的病变治疗需要分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切除,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结合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做出治疗决策,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切除。
一般治疗
对无症状、最大直径<1厘米的多发或单发息肉,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观察息肉大小变化和生长状况。
对胆固醇性息肉,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控,改善生活习惯。
饮食:清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禁忌油腻、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禁忌动物内脏、干果、果仁,戒烟、戒酒等。
运动:积极的运动锻炼,以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胆固醇,改善代谢状态。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目前暂无治疗胆囊息肉的特效药,也无法通过药物去除息肉。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手术切除。
消化酶类药物,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可部分缓解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等可缓解疼痛症状,疼痛严重时使用镇痛药哌替啶等。
在未明确诊断之前,慎重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以免掩盖疾病,需对症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手术治疗
适应证
合并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并有明显症状者。
息肉直径>10毫米单发病变者。
病变虽小但位于胆囊颈部、影响胆囊功能、常有胆绞痛发作者。
B超检查发现胆囊壁呈不规则隆起者。
短期内病变增大、生长较快(每年超过2毫米)、病变基底变宽者。
多发息肉反复合并胆管炎、急慢性胰腺炎者。
年龄>50岁,广基而单发的病变。
手术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于术前评判为良性息肉者,建议术中常规切除标本送快速病理检查,如报告为恶性肿瘤按胆囊癌处理。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适于术前评判可疑为胆囊癌者。
术后并发症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性胆源性腹痛
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有持续性或发作性上腹痛,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3.8%~37.0%。
腹痛大多为胆源性腹痛。
其诊断标准为:
疼痛常位于腹上区和/或右季肋区,持续30分钟或更长时间。
或可反复发作,间歇期不规律。
或疼痛常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或迫使患者急诊就医。
或与排便相关性不明显。
或改变体位或抑酸治疗后疼痛无明显减轻。
消化功能紊乱相关性腹胀、腹泻
术后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可能与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流入肠道的节律与流量变化及胆汁酸吸收不良相关。
残余小胆囊和残余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不彻底致使部分胆囊残留,残余小胆囊内黏膜仍具有分泌功能,是胆囊继发感染及结石复发的基础,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可致癌变。
中医治疗
适应于无手术指征的胆囊息肉者,须前往正规医院就诊辨证施治。
预后
治愈情况
可早期发现、定期随访观察并适时手术切除者,如无恶变,预后良好。
危害性
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疼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胆绞痛等,会影响正常生活。
胆囊息肉有癌变的风险。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要规律,以易消化、清淡类的食物为主。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红柿、菠菜、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等。可食用鱼肉、鸡肉等低胆固醇肉类,减少油脂摄入。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刺激息肉生长。
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动物内脏。大量摄入后,会引起腹泻、腹胀和消化不良的现象。
少吃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如辣椒、生蒜等。
少吃坚果等油性食物。
生活习惯
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避免焦虑、忧郁和暴怒的现象。
坚持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出现长时间的坐卧不活动现象。
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不能太过于劳累,不利于身体恢复。
随诊复查
胆囊息肉如未符合手术指征,可选择随诊观察,建议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若出现息肉增长过快,右上腹胀痛、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等临床表现时,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如果用药后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预防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胆囊息肉有帮助。
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肉、海鲜、油炸食品等,尽量做到不喝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经常运动,每天做至少2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等。
保证充足睡眠,心情舒适,避免情绪激动。
如果体重比较重,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订减肥食谱和运动计划,并严格执行,减轻体重。
定期做体检,可以关注血脂、血糖等指标。认真阅读体检结果和医生建议,如果出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