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挫伤
概述
挫伤为钝性暴力(如石块砸伤)或重物打击所致的皮下软组织损伤
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红肿、触痛、皮下淤血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轻度挫伤者,预后良好;重度挫伤者,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挫伤是什么?
定义
挫伤为钝性暴力(如石块砸伤)或重物打击所致的皮下软组织损伤,属于闭合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又称非开放性损伤,指皮肤保持完整的各类创伤,包括挫伤、挤压伤、扭伤、闭合性内脏伤(指强暴力传入体内后所造成的内脏损伤,如脑挫伤肺挫伤、心脏挫伤等)等。
若致伤力为螺旋方向,形成的挫伤为捻挫伤。
分类
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挫伤:可有局部疼痛、红肿、触痛、皮下淤血。
重度挫伤:发生肌纤维撕裂、深部血肿、神经血管损伤及关节活动障碍等,甚至休克。
发病情况
好发于建筑工人、高空作业者、军人、消防员等。
交通伤也是挫伤的常见的原因。
挫伤后应该注意什么?
挫伤以后,要注意休息,适当冷敷、热敷,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轻度挫伤初期采用局部冷敷,减少局部渗血和水肿,注意不要马上按摩或使用跌打油揉搓。24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肿吸收和软组织恢复,消除水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药物。
如果皮肤有伤口要加压包扎,避免感染。
挫伤严重或者疼痛不缓解,及时就医。
软组织挫伤消肿止痛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软组织挫伤后消肿止痛可使用以下方法:
24小时内,用冰袋或者是隔着袋子的冰激凌进行冰敷,每次20分钟。
24小时后,用热敷袋或者是煮热了的鸡蛋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时间约20分钟。
四肢挫伤时要垫高患肢,皮肤没有伤口者,24小时后可遵医嘱局部使用消炎止痛及活血化瘀药。
软组织挫伤一般需要多久恢复?
软组织挫伤一般需要2~3周恢复。
软组织损伤看软组织不严重,有的软组织损伤并没有流血,肿胀自我吸收是需要2~3周的时间。如果挫伤严重,皮肤存在伤口或者伴发了感染,则恢复时间会延长。
在软组织挫伤恢复的时间里,不要太过于心急。逐渐加强功能锻炼,可先从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病因
致病原因
挫伤与钝性外力碰撞或打击等因素有关,常见的原因包括交通伤、坠落伤、马踢、跌倒、棒打、爆炸气浪伤等。
发病机制
外力作用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其强度未造成皮肤破裂,但造成皮下组织、肌肉和小血管损伤
症状
主要症状
疼痛:疼痛程度与暴力的性质和程度、受伤部位神经的分布及炎症反应的强弱有关。
红肿。
触痛。
皮下淤血:伤处皮肤呈紫红色、紫褐色或青紫色,2天以后边缘变为黄色或绿色,或两种颜色均有,逐渐向中心进展取代原本的青紫色。2~3周后黄色或绿色消退,局部皮肤的颜色恢复正常。
并发症
骨折
可引起剧痛,同时出现肿胀和淤青。病情严重时,受伤部位可能会变形,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
内脏损伤
脑挫伤:可出现头痛、头晕、昏迷,长期可遗留头痛、怕光、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心脏挫伤:可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自主活动受限等心功能障碍表现。
肺挫伤:可表现为胸痛、胸闷、气促、咳嗽和血痰等,严重者可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发绀、血性泡沫痰、心悸和血压下降等。
肾挫伤:可表现为尿频、蛋白尿(尿中有泡沫)、血尿等症状。
休克
表现为无力感、眩晕、恶心、皮肤苍白或灰白、焦躁不安或意识模糊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普外科
如果外伤后局部出现红肿、触痛、皮下淤血等情况,持续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如果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甚至昏迷等紧急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红肿疼痛明显者,就诊前可先局部冷敷处理。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除了红肿疼痛外,还有其他哪里不舒服吗?
发生多长时间了?
受伤部位能活动吗?
病史清单
怎么受的伤?
从事什么工作?
是否进行过处理或治疗?具体怎么做的?
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
中成药:云南白药胶囊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钝性暴力、重物打击史。
临床表现
轻度挫伤,一般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重度挫伤,则可引起局部血肿甚至休克。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有无骨折、关节脱位等情况。
超声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胸、腹腔的积血和肝、脾的包膜内破裂等。
CT检查:可以判断挫伤的严重程度,有无器质性损伤。
选择性血管造影:可帮助确定血管损伤和某些隐蔽的器官损伤。
注意事项:除超声检查外,上述检查前均应避免佩戴金属首饰或穿着带有金属纽扣配件的衣物。
鉴别诊断
扭伤
扭伤受伤的部位疼痛、水肿、变形或移动时疼痛加剧,可进行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鉴别。
擦伤
擦伤主要表现为表皮剥脱、翻卷,或抓痕、擦痕、撞痕、压痕、压擦痕等,损伤轻微。可通过体格检查鉴别。
撕裂伤
撕裂伤是由于急剧的牵拉或扭转外力,将人体组织撕裂、脱落的损伤。可通过体格检查鉴别。
挤压伤
挤压处有淤血、水肿。内脏挤压可引起胃出血、肝脾破裂出血,出现呕血、咯血,甚至休克。可根据病史(是否有挤压史)进行鉴别。
治疗
挫伤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轻度挫伤可进行一般治疗。
限制活动,注意休息。
冷敷:轻度挫伤,在伤后24小时内,尽早采用局部冷敷,每次20分钟。
热敷和理疗:24小时后改用热敷和理疗,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的吸收和软组织的恢复,消除局部的水肿。
绷带包扎:可暂时限制肢体活动,有利于损伤恢复。
注意事项:挫伤后不可马上按摩或使用跌打油揉搓,会增加局部出血,导致局部肿胀加重。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镇痛药
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患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
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消化道溃疡甚至出血等
中成药
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缓解疼痛和促使肿胀消退。
常用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腹痛等。
手术治疗
严重的挫伤损伤到重要肌肉、神经和血管时,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如较大血肿不能吸收时,可进行手术消除。抽出积血后,加压包扎48~72小时后更换敷料。
预后
治愈情况
挫伤的治疗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
轻度挫伤,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重度挫伤,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危害性
严重挫伤,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还可能引起内脏损伤,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饮食卫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等,补充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蛋类、瘦肉、奶类、豆制品等食物。
生活管理
挫伤持续疼痛时,行走时应防止出现摔倒,避免二次受伤,加重病情。
症状缓解后,逐渐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可先从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预防
远离建筑工地等危险环境。
从事高危险工作时,做好防护。
工厂实施安全生产,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照看好小孩、老人。
运动时,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合适的服装、鞋子。
加强安全措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