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概述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移位,口腔异味,咀嚼无力等
牙菌斑是始动因子,其他局部和全身性因素为促进因素
可通过正确刷牙等改善口腔卫生、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手术控制、治愈或改善
定义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移位等。
牙周病是人类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
分类和分型
根据累及组织不同,牙周病分为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疾病。
牙龈病
指局限于牙龈组织的病变,一般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
菌斑性牙龈病:菌斑引起的牙龈病。
慢性龈炎:是最常见的牙龈病,人群中的患病率在60%~90%。
青春期龈炎:受青春期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女性患者稍多于男性。
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
药物性牙龈肥大: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牙龈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
非菌斑性牙龈病:由特殊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牙龈病及全身系统疾病在牙龈的表现,遗传性牙龈病损等。
特殊细菌引起的牙龈病: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等。
病毒性牙龈病: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复发性口腔疱疹等。
真菌性牙龈病:念珠菌感染等。
牙周炎
指病变波及深层的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2018年新分类法将其分为:
慢性牙周炎: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
坏死性牙周病:由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引起的特殊感染。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发病情况
牙周病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
2015—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10年前比较, 35~44岁年龄组的牙石检出率仍高达96.7%,牙周探诊出血检出率为87.4%,与10年前相比,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全民牙周健康有待提高。
总的规律是龈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在70%~90%,最早可见于3~5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到青春期达到高峰,青春期后,龈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
多数成人罹患的牙周炎为轻至中度,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失牙是未经治疗的牙周炎的最终结局。
随着人们口腔卫生保健措施的实施和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龈炎和轻到中度的牙周炎患病率将逐渐下降。
病因
致病原因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中牙菌斑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牙周病的全过程。此外,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还受其他局部刺激因素的影响和全身因素的调控。
牙菌斑
细菌黏附于牙面、牙间及修复体表面,聚集形成细菌性斑块,即牙菌斑,细菌及其产生的毒力因子可直接造成牙周组织破坏,也可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间接造成牙周组织破坏。
局部促进因素
局部促进因素是指影响牙周健康的口腔内部因素。
牙石。
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畸形。
牙、牙槽骨、膜龈软组织的解剖异常。
不良修复体和不良正畸治疗。
食物嵌塞。
咬合创伤。
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牙面着色。
这些因素可促进或者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积,或对牙周组织造成损伤,使之容易受细菌感染;或加重已存在的牙周病病情。
全身促进因素
遗传因素
与遗传有关的宿主易感性可能是牙周炎发病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的进展速度和严重程度。
周期性或永久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黏附缺陷病。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等。
性激素
牙周组织是一些性激素的靶器官,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牙周组织的明显改变。性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加重原有的龈炎。
妊娠妇女。
服用激素类避孕药。
青春期。
系统性疾病
某些系统性疾病和状况可增加牙周炎的风险,并影响牙周治疗效果。
糖尿病: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
吞噬细胞数目的减少和功能的异常:中性粒细胞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至关重要的防御细胞,无论其量的减少还是其功能的缺陷都与牙周组织的重度破坏有关。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慢性牙周炎进程要比未感染者快。
药物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原来已有炎症的牙龈组织发生纤维性增生,但药物引起牙龈增生的真正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吸烟
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不仅提高了牙周炎的发病率,还会加重牙周炎病变的严重程度。
吸烟也影响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对治疗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使牙周炎易复发。
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不仅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而且可以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如忽略口腔卫生、吸烟量增加等,从而加重牙周炎。
症状
主要症状
牙龈出血:多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发生,偶也有自发出血。
牙龈红肿:牙龈充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牙龈会有肿胀的感觉。
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使牙周支持组织减少,出现咀嚼无力或牙齿松动。
不同类型牙周病表现
慢性龈炎
慢性龈炎的患者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牙龈红肿,有时可呈球状增生。有些患者可感到牙龈局部痒、胀、不适,有口臭等症状。
青春期龈炎
前牙唇侧牙龈肿胀较明显,龈乳头常呈球状突起,颜色暗红或鲜红,患者的主诉症状常为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口臭。
妊娠期龈炎
可表现为龈缘和龈乳头的炎症,也可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龈乳头呈瘤样肥大,轻触之即易出血,患者吮吸或进食时也易出血。
药物性牙龈肥大
增生的牙龈盖住部分牙面,表面可呈桑葚状或呈分叶状,可能妨碍进食,一般不易出血,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无疼痛。
慢性牙周炎
患者可有刷牙或进食时的牙龈出血或口腔异味,牙龈红肿甚至增生。
患牙探诊有>3mm的牙周袋,并有探诊后出血。炎症程度一般与菌斑、牙石的量以及局部刺激因素相一致。
牙槽骨吸收。
晚期病变可累及后牙的根分叉,可出现牙周溢脓,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移位、松动、脱落。
侵袭性牙周炎
病程进展很快,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好发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多为左右对称。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组织和牙髓通过根尖孔、根管侧支、牙本质小管互通。因此,牙周和牙髓可发生联合病变。
发生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后,患者除出现牙周炎症状外,伴随急性牙髓炎时可出现剧烈的自发痛等。
根分叉病变
牙周炎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发生根分叉病变,出现深牙周袋、牙槽骨丧失等。临床表现多样。
牙周脓肿
牙周炎时牙周袋中细菌感染致牙周组织发生脓肿。是牙周常见的伴发症状。
表现为牙龈肿胀突起,早期疼痛明显,后期疼痛稍减轻可有脓液流出。
牙龈退缩
牙龈缘向釉牙骨质界方向降低,使牙根暴露,严重的牙龈退缩同时伴有牙槽骨吸收。
牙龈退缩使患者的牙冠(牙龈以上的部分)变长,牙缝变大。且易发生牙齿敏感(遇冷热刺激酸痛)等。
牙根面敏感
牙龈退缩后部分牙根部暴露,冷热、酸甜及刷牙等刺激可能导致牙齿敏感。
牙周感染对全身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
牙周炎目前已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高,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对牙周治疗反应较差;牙周炎症控制,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牙周炎也是糖尿病的可调整的危险因素。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有牙周病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有可能导致早产或新生儿出生时低体重。
呼吸系统疾病
牙菌斑中可定植肺炎致病菌,牙周致病细菌可能深入下呼吸道或肺部,引起年老体弱者各种类型的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牙菌斑被认为是幽门螺杆菌(Hp)的贮库,有研究在牙周袋内检出Hp,牙龈出血部位较非出血部位的Hp检出率更高。因此,牙周病与消化系统Hp感染关系密切。
就医
就医科室
口腔内科
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牙结石增多,牙齿松动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口腔清洁。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牙龈红肿、出血多长时间了,是否有自发性牙龈出血?
是否出现牙龈起脓包、流脓的情况?
是否有牙齿松动?
喝冷热水牙齿是否感觉不适?
咀嚼时是否感觉牙齿无力?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是否有加重的情况?
病史清单
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急慢性血液病等系统性疾病?
是否有传染病,如乙肝?
是否有家族性遗传病?
家属中有出现类似牙周疾病的患者吗?
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
是否有食物嵌塞的情况,是否有咬硬物磕伤牙齿的情况?
就诊前是否有自行吃药,吃的何种药,是否有缓解?
平时的口腔卫生习惯怎么样,会每天按时刷牙吗?
有吸烟的嗜好吗,吸烟多久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是否在妊娠期?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感染标志物、血糖
影像学检查:根尖片、全口曲面体层片、CBCT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降压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吸烟史。
糖尿病、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等。
牙周检查
口腔卫生状况
牙龈炎症状况
牙龈是否有炎症,可通过观察牙龈色、形、质的变化和探诊后是否出血来初步判定。
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边缘菲薄,紧贴在牙颈部,牙龈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用探针探测龈沟时不会出血。
牙龈发炎时,龈色变暗红或鲜红色,质地松软而失去弹性,牙龈肿胀,边缘厚钝,甚至肥大增生,有利于菌斑积聚,更加重了龈炎。当探诊检查时,牙龈易出血。
牙周探诊
了解牙周支持组织的丧失状况,探测整个牙列所有牙齿的每个面有无牙周袋的形成、牙周袋的深度、牙周附着水平。
探诊后有无龈沟/牙周袋出血。
探查根分叉病变。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判断牙槽骨吸收状况、牙周膜宽度以及牙根状况,辅助诊断牙周病。
鉴别诊断
牙周病各分类间通过病史、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可鉴别。
慢性龈炎
早期牙周炎
相似点: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
不同点:慢性龈炎病变局限于牙龈,无牙槽骨吸收;牙周炎有牙槽骨吸收。
坏死性牙周病
相似点:牙龈自发性出血。
不同点:坏死性牙周病有特征性的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疼痛、口腔异味较明显。
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相似点:牙龈出血。
不同点:血液病特征性的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
HIV相关性龈炎
相似点:牙龈红肿、出血。
药物性牙龈肥大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相似点:牙龈增生。
不同点:药物性牙龈肥大有服药史,牙龈增生程度相对较轻,增生牙龈一般覆盖牙冠1/3左右,而牙龈纤维瘤病常覆盖牙冠的2/3以上,可能有家族史。
以牙龈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龈炎
相似点:牙龈增生。
不同点:以牙龈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龈炎一般炎症较明显,易出血,好发于前牙的唇侧和龈乳头,增生程度较轻,覆盖牙冠一般不超过1/3,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无长期服药史。药物性牙龈肥大牙龈质地较坚韧,一般不易出血。
治疗
治疗目标: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
治疗原则:牙周病一般按四个阶段进行治疗。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第二阶段:牙周手术治疗。
第三阶段:修复治疗及正畸阶段。
第四阶段:牙周支持治疗。
基础治疗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是每位牙周病患者都必需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措施,运用常规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致病因素,控制炎症,使炎症减轻到最低程度,为下一阶段治疗的打下基础。
口腔卫生指导
指导患者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并学会使用牙线、间隙刷等辅助工具保持口腔卫生。
龈上洁治术
通俗称“洗牙”,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消除局部刺激因素,使牙龈炎症完全消退或明显减轻。
洁治术是各型牙周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同时刮除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使刮治后的根面光滑而平整。
完善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是保证牙周炎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
?治疗
包括磨改牙齿的外形(调?法)以消除创伤性?和食物嵌塞、牙体修复、牙列修复、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手术、牙周夹板、?垫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机械方法去除牙菌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行之有效的治疗牙周病的方法,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治疗,以局部给药为主,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全身用药
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作为机械性清除菌斑的辅助疗法,有助于清除器械难以达到的部位的致病菌,但不能长期使用。常用药物如甲硝唑、阿莫西林、米诺环素等。
小剂量多西环素全身应用可调节宿主免疫功能从而减少牙周破坏,但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尚有待证实。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炎症过程,减轻牙槽骨的吸收,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但安全性和疗效有待证实。
中药用于治疗牙周病主要由补肾、滋阴、凉血等成分组成,如固齿丸、固齿膏等。
局部用药
含漱药物能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并能抑制龈上菌斑的堆积,防止牙龈炎症的复发。常用药物有0.12%~0.2%氯己定液、西吡氯烷等。
涂布消炎收敛药物有较强的消毒防腐作用,具有灭菌、除脓、收敛等作用。常用药物有碘甘油等。
牙周缓释抗菌药物能够缓慢释放,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在病变局部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常用药物有2%米诺环素、25%甲硝唑等。
牙周手术治疗
牙周炎发展到较严重阶段后,单靠基础治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适应证:基础治疗后牙周袋>5mm,探诊出血,未能彻底清除根面刺激物,需要直视下彻底清创;或牙龈和牙槽骨形态不良;或需通过手术修正骨外形或进行植骨术或牙周再生术。
禁忌证:不能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状况的患者,有重度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血液性疾病或出凝血机制异常且未能有效控制者。
包括切除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再生性手术和成形及美学手术。
修复治疗及正畸阶段
修复治疗一般在牙周手术后2~3个月开始进行,可进行永久性固定修复或可摘式义齿修复,必要时可同时固定松动牙。
对于牙排列不齐或错?者,也可进行正畸治疗,消除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牙周支持治疗
牙周支持治疗也称牙周维护治疗,是牙周疗效得以长期保持的先决条件。包括定期牙周复查,根据复查发现的问题制订治疗计划并进行治疗,并针对患者在执行口腔卫生措施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预后
治愈情况
牙周病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
经过彻底地去除牙周病的病因,积极地对症治疗,坚持日常维护,多数牙周病患者预后良好,症状可以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牙周炎如果出现严重的牙槽骨吸收,或合并全身因素、伴有吸烟等不良习惯,其预后不佳,可能发展到牙齿松动,最后需要拔牙。
危害性
牙周病如果出现口腔异味,可能影响患者日常社交,造成患者心理压力。
牙周炎发展到后期若累及牙髓,可能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
牙周病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甚至增加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导致妊娠早产或低体重儿等。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牙周病患者易多选择易咀嚼的食物,牙周治疗后避免进食温度过高、过低或辛辣刺激的食物。
生活管理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日常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
戒烟。
适度运动锻炼,提高免疫力。
心理护理
对于牙周病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情况,家属应给予必要的安慰,帮助患者降低精神压力。
随诊复查
根据患者剩余牙的病情以及牙菌斑控制的好坏,确定复查的间隔期。
治疗刚结束时,复查间隔应短,如1~2个月,以了解疗效保持情况。
病情稳定后,可酌情延长间隔期。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约1年拍摄X线片,监测和比较牙槽骨的变化。
预防
日常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掌握正确的刷牙、牙线使用方法。
戒烟。
女性在准备怀孕前应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及时治疗牙齿或牙周疾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可能慢性疾病。
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