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骨肉瘤
概述
概述
颌面部是指发生于颌面部由肿瘤性造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及肿瘤骨组成的恶性肿瘤。约5%发生于颌骨,下颌骨比上颌骨多见,损伤及放射线可能为诱发因素。分化较成熟、肿瘤骨较多的称为成骨性骨肉瘤,其恶性程度较低;分化较原始或呈胚胎型,肿瘤骨少的称为溶骨性骨肉瘤,其恶性程度较高。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症状
局部肿块、口唇麻木、疼痛和牙齿松动、颌面部畸形。
危害
可出现肺部转移,可危及生命。
检查
体格检查、X线片、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根据患者局部肿块、口唇麻木、疼痛和牙齿松动的症状,结合X线片可诊断。
治疗原则
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为主。
治愈性
复发率和转移率高,下颌者较上颌者预后好。
饮食建议
食用容易咀嚼的食物。
病因
病因
损伤及放射线可能为诱因。
流行病学
常发生于青少年,男性较女性多见。
传播途径
无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颌骨部位膨胀肿大,早期出现疼痛。2.生长迅速,牙槽突及颌骨破坏,出现牙松动、移位。3.侵入软组织时,面部出现畸形及表面皮肤静脉怒张。4.X线检查成骨性骨密度增高,有日光放射状或葱皮样改变,溶骨性则表现为凿蚀样溶骨改变。
诊断依据
1.患者颌骨部位膨胀肿大,早期出现疼痛。生长迅速,牙槽突及颌骨破坏,出现牙松动、移位。侵入软组织时,面部出现畸形及表面皮肤静脉怒张。2.X线检查成骨性骨密度增高,有日光放射状或葱皮样改变,溶骨性则表现为凿蚀样溶骨改变。3.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骨肉瘤病变。
治疗
治疗方针
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骨肉瘤对放疗并不敏感。
手术治疗
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
预后情况
复发率和转移率高,下颌者较上颌者预后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及手术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按时作息,戒烟,避免劳累、熬夜等。
3.进行适当运动,提升身体素质,同时注意避免外伤及运动损伤。
饮食调理
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忌刺激性食物、易胀气食物、生冷食物及烟酒。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