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
概述
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即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该病以手、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患儿口咽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或唾液、粪便污染手何用具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流涎、厌食、发热及手、足、臀部等出现小丘疹、丘疱疹,口腔溃疡,多数患儿7~10天左右痊愈,少数患儿可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并发症。少数留有后遗症,极少数危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病因
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本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症状
1.发热:体温多在38℃~39℃左右,部分患儿出现高热,也可无发热。
3.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持续高热,惊跳、肢体抖动、呕吐、精神差、嗜睡甚至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多见于3岁以下,病情发展快,必须及时带患儿就医。极少数危重者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甚至吐粉红色泡沫痰,面色苍白,四肢凉循环差等,可致死亡,必须马上抢救。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3.病原学检查
分离并鉴定为肠道病毒Cox A16、EV 71或其他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以上升高。
诊断
1.在流行季节发病,有本病接触史。
3.血、大便、鼻咽拭子、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的肠道病毒(Cox A16、EV 71)相关检测阳性。
治疗
1.一般治疗
隔离;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富于营养,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发热较高时用物理或药物降温。
2.重症病例的治疗
(1)神经系统受累 ①控制颅高压:甘露醇、呋塞米。②酌情应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③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
(2)呼吸循环衰竭的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维持血压、血糖的稳定,继发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预防
1.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本病流行期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注意个人卫生,如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4.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5.避免接触患儿。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