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蛛网膜炎
概述
概述
蛛网膜炎系指脑或脊髓的蛛网膜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组织反应,以蛛网膜的增厚、脊髓脊神经根粘连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临床症状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以神经根痛、运动及反射障碍、感觉障碍为常见临床症状。
危害
持续的严重疼痛,有明显的功能障碍。
并发症
马尾综合征、脊髓空洞症等。
检查
脑脊液检查、磁共振。
诊断
根据神经根痛、运动及反射障碍、感觉障碍等典型表现,结合脑脊液检查、磁共振等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去除诱发因素,消炎、镇痛,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治愈性
经治疗可缓解疼痛、痉挛的症状。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重要提醒
及时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发疾病。控制颅内和颅外感染,积极防治各种颅脑损伤,减少鞘内注射药物,均有助于对蛛网膜炎的预防。
病因
病因
感染、颅脑外伤及脊柱外伤,异物进入蛛网膜下腔,中枢神经系统有原发病变,颅骨及脊柱病变,铅中毒酒精中毒等。
流行病学
蛛网膜炎,发病率大约为颅内肿瘤的1/10。好发于青年和中年人。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脑蛛网膜炎(1)视交叉部蛛网膜炎,颅内压增高征不明显。早期症状是慢性头痛和视力障碍。头痛多在额、颞部或眼眶部。伴有一侧缓慢进行性视力减退,数月后波及对侧,少数两侧同时减退。(2)中线型颅后凹蛛网膜炎的主要粘连病变在正中孔、侧孔、枕大池和枕骨大孔区。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和早期颅内压增高症状。早期头痛显著,继而出现呕吐和视力减退等症状。(3)小脑凸面型颅后凹蛛网膜炎,病程缓慢,一般1~3年。蛛网膜炎所形成的囊肿可压迫小脑半球出现一侧小脑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不如小脑肿瘤显著。(4)小脑脑桥型颅后凹蛛网膜炎,常有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的不全麻痹和面肌痉挛。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较轻或缺如,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晚。(5)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早期症状是头痛、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发展缓慢,可长达数月至数年。颅内压增高出现慢。2.脊髓蛛网膜炎本病多为慢性起病,缓慢进展。可有单发或多发的神经根痛,感觉障碍多呈神经根型、节段型或斑块状不规则分布,两侧不对称。运动障碍为不对称的截瘫、单瘫或四肢瘫。以局限型症状较轻,弥漫型则较重,囊肿型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的临床表现相似。本病病程可有缓解或加剧。
诊断依据
有神经根痛、运动及反射障碍、感觉障碍等典型症状。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增加及蛋白质含量增加。磁共振最常表现为蛛网膜增厚、邻近神经粘连。蛛网膜闭塞、囊肿形成。脊髓不均匀变细,内骨斑片状T1WI上为低信号,T2WI及T2 FLAIR为高信号,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腰椎硬膜囊内马尾神经根中央呈束状软组织影,并聚集成一条或多条条索状、硬膜囊粘连,形成一个“空硬膜囊”征。
治疗
治疗方针
去除诱发因素,消炎、镇痛,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抗感染治疗。在疑为或明确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给以抗生素或抗病毒制剂。2.椎管内注射激素,对防止粘连扩散和促进炎症吸收有一定效果。3.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改善血液循环。4.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手术轻柔地处理神经结构可以减少发生粘连的风险。
其他治疗
热疗、冷疗、超声波和经皮神经电刺激可用于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症状。
预后情况
经治疗可缓解疼痛、痉挛的症状。
护理
日常护理
由于疼痛,运动可能困难,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