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登革热
概述
登革出血热(DHF)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增多、肝肿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
病因
登革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纯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病毒有1、2、3、4四个血清型,可用中和、补体结合、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分型,各型之间有交叉反应,故应取患者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升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最强。东南亚森林中的猴感染后多不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源。
2.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在原无本病的区域内一旦发生流行,疫情可于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使大部分居民受染。发病以儿童为多。在热带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1~4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3.易感人群
由第2型登革病毒引起的儿童登革热,若发病3天内其血浆中游离的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水平达到 600μg/L则很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男性登革热患者较易发生登革出血热。
症状
潜伏期2~15天,平均为6天左右,其长短与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关系。本病病程可分为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1.发热期
本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头痛、呕吐、腹泻等。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也有起病较慢而有2~4天的前驱症状如低热、头痛、恶心、厌食等。颜面潮红、咽部充血伴干咳。瘀点出现于第2~3天,常见于面部前额或四肢远端,斑丘疹少见。束臂试验在瘀点出现前即呈阳性。可伴有严重腹痛及腹部有压痛。
2.休克期
严重患者常突然出现休克,常发生于第4天(2~5天),持续12~24小时。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厥冷、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细弱,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大出血,皮肤大片瘀斑等,偶有昏迷。少数患者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脑水肿、颅内出血等。
3.恢复期
经及时抢救,患者可于休克、出血控制后1~2天好转,恢复迅速而完全,无软弱或抑郁现象。偶有心动过缓、过早搏动等。
检查
1.一般常规检查
(1)周围血象 登革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后者见于严重病例及有继发感染者,一般在10000/mm3以上。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0000/mm3以下。
(2)尿常规 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
2.病毒分离
取早期患者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分离病毒后须经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3.血清免疫学检查
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以血凝抑制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以补体结合试验最具特异性。恢复期单份标本补体结合抗体效价达到1∶32以上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效价递升4倍以上可确诊。
4.其他检查
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见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
诊断
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早期面部及四肢出现明显淤点或淤斑,束臂试验阳性并迅速出现休克,有明显出血者,对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以往未患过B组病毒疾病,血清学试验抗体效价较高,血凝抑制试验>1∶640,补体结合试验>1∶32,或恢复期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升高者,均有助于诊断。
治疗
登革出血热有休克、出血等严重症状,需积极处理。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应快速静脉输入,必要时可输血浆或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大出血患者应输新鲜血液。上消化道出血者,可服氢氧化铝凝胶、甲氰咪胍等,严重者可用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灌胃。对子宫出血者,可用宫缩剂。有脑水肿者,用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抽搐者可用安定缓慢静脉注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价值,意见尚不一致。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