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恙虫病
概述
人感染恙虫病东方体后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可出现皮肤焦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抗生素治疗有效,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定义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发病情况
高发地区:本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尤以东南亚多见。在我国,本病流行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安徽、陕西、江苏、浙江、山东、台湾和海南等地区,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
高发时间:我国南北流行有季节差异,南方省区多发生于夏、秋季,北方省份多发生于秋、冬季。
病因
恙虫病东方体是一种跟细菌、病毒不一样的微生物。鼠类感染后常无症状,但能长期携带,为主要传染源。恙虫叮咬被感染的老鼠后再叮咬人类,造成传播。
致病原因
在疫区被恙螨叮咬后,感染恙虫病东方体而患病。
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我国广东省的市镇以家鼠为主,而农村以社鼠、黄毛鼠为主。此外,兔、猪、猫和家禽等也能感染本病。
人患本病后,虽然血液中也有恙虫病东方体,但被恙螨的幼虫叮咬的可能性极小,故患者不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恙螨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也是恙虫病东方体的原始贮存宿主。
能传播本病的恙螨有数十种,在我国最主要的是地里纤恙螨和红纤恙螨。
恙螨发育过程有卵、前幼虫、幼虫、若蛹、若虫、成蛹和成虫共七期,其中只有幼虫是寄生性。
当人在疫区的草地上工作、活动时,被带有病原体的幼虫叮咬而得病。
易感人群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从事野外劳动、较多接触丛林杂草的青壮年暴露机会多,发病率较高。
得病后会对同株病原体有持久免疫力,但可以被不同的病原体株感染再次得病。
高危因素
居住地位于疫区或3周内曾前往疫区旅行。
疫区露天野营或林地草丛上坐卧。
疫区户外工作史。
发病机制
病原体从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叮咬处的局部细胞内繁殖,引起局部的皮肤损害。
之后病原体可直接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形成恙虫病东方体血症。
血液中的恙虫病东方体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
恙虫病东方体死亡后裂解释放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多脏器病变的主要因素。
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局灶或广泛性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内脏普遍充血,肝、脾因充血及单核/巨噬细胞增生而肿大,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出血性肺炎、间质性肾炎及淋巴细胞性脑膜炎等。
症状
一般没有前兆,起病急骤,1~2天内,体温就能达39~41℃,被恙虫叮咬的部位可出现丘疹,发展成水疱,继而结成黑色痂皮,形成焦痂,是本病的特征症状。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
主要症状
初期全身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4~21天,常为10~14天。
初期发病后会出现体温的迅速上升。
出现寒战、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疲乏、嗜睡、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焦痂与溃疡
7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焦痂或溃疡,多数仅有1个焦痂或溃疡,少数会出现多个。
焦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为4~10毫米。
焦痂边缘突起,周围有红晕,如果没有继发的感染,则通常无自觉症状。
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溃疡底部呈红色,开始有血清样渗出液,之后逐渐减少,形成光洁的凹陷面,偶尔会出现化脓。
焦痂可见于体表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腰背等处。
淋巴结肿大
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大者如核桃,小者如蚕豆,可移动,常出现疼痛或按压时疼痛,不化脓。
多见于腹股沟、腋下、耳后等处,消退较慢,在疾病的恢复期仍然可以摸到。
全身表浅淋巴结常轻度肿大。
皮疹
皮疹多出现于第4~6天,呈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少数会出血,不痒,直径为2~5毫米,按压时不会褪色。
皮疹多散在分布于躯干和四肢,面部少见,手掌和脚底部更少。
皮疹持续3~7天后消退,不脱屑,可遗留少许色素沉着
有些人在患病第7~10天可在口腔腭部及颊部黏膜上出现黏膜疹或出血点。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皮肤出现大块的紫色瘀斑,出血不止等。
中毒性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腹部疼痛 ,黄疸等症状。
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腹部疼痛,血便或黑便等症状。
心肌炎:患者可感觉心悸、胸闷、气短、胸痛,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
脑膜脑炎:患者可有发热、头痛、畏光、肌肉疼痛表现,严重者出现惊厥和昏迷表现。
急性肾衰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腿部水肿、少尿甚至无尿表现。
其他:全身感觉过敏、全身皮肤潮红等。
就医
一般就诊于皮肤科、感染内科。
就医科室
皮肤科
皮肤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焦痂、溃疡、皮疹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诊。
感染科
在恙虫疫区,或有较多机会接触丛林杂草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常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包括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常需要做腹部超声检查,故建议穿着容易穿脱的衣服。
就医前避免自行用药。发热患者,可优先采取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以及用温水擦拭手、足、腋窝等部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皮疹?在什么部位?
皮肤上是否有焦痂或溃疡?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是否前往羌虫病疫区旅游?
周围是否出现类似症状患者?是否与姜虫病患者密切接触过?
是否曾在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林地草上坐、卧?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四环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诊断
一般需要仔细询问病史,结合症状和病原学检查综合判断。如在恙虫病流行病区,发现焦痂,或者血液中检测中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即可确诊。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恙虫病流行区旅居史。
在流行季节进行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林地草上坐、卧等。
临床表现
皮疹、焦痂或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恙虫病一般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重型患者或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会增多,提示合并感染。常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
血清免疫试验
恙虫病抗体检测:具有特异性。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或IgG抗体,其中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有早期诊断价值。常采用斑点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酶免疫测定(EIA)等方法。
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外裴反应):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能与变形杆菌0XK抗原起凝集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
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强。
免疫荧光试验: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在病程的第1周末开始出现阳性,第2~3周末达高峰,2个月后效价逐渐下降,但可持续数年。
病原学检查
病原体分离:可采用动物实验、鸡胚卵黄囊接种或Hela细胞培养等方法分离恙虫病东方体,能够确诊恙虫病。
分子生物学检查:采用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细胞、血液等标本中是否含有恙虫病东方体基因能够确诊恙虫病。
鉴别诊断
钩端螺旋体病
相似点:有类似症状,钩端螺旋体病表现为高热、全身疼痛、头痛、乏力等,与恙虫病类似。
不同点:钩端螺旋体病无焦痂和溃疡,无皮疹,也可以通过实验室钩端螺旋体病特异性抗体检查进行鉴别。
斑疹伤寒
相似点:斑疹伤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皮疹等症状,与恙虫病类似。
不同点:斑疹伤寒无恙虫病特有的焦痂和溃疡,无局部淋巴结肿大,通过实验室检查亦可鉴别。
伤寒
相似点:伤寒会出现持续的高热、肝大、脾大等表现,与恙虫病类似。
不同点:伤寒起病缓慢,会出现腹痛,皮疹为玫瑰疹,但不会出现焦痂和溃疡。实验室肥达试验阳性,血培养可获得伤寒杆菌。
治疗
多种抗生素对本病有效,一般口服给药即可。同时辅以合适的对症治疗,如高热时尽量选用冰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一般支持治疗
患者卧床休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于消化的食物,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定时翻身。
重症患者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和合并症,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烦躁不安时可适量应用镇静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高热可用冷敷、乙醇拭浴等物理降温,酌情使用解热药物,但慎用大量发汗的解热药。
重症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毒血症状。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针对恙虫病东方体,可使用脂溶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多西环素氯霉素四环素均可使用。
孕妇可选用阿奇霉素
预后
早期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病死率与不同类别的恙虫病东方体的毒力相关,也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长,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越高。
治愈情况
若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病原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病死率除与恙虫病东方体不同株的毒力相关外,还与病程长短有关。
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为1%~5%。
危害性
疾病严重时,可能出现中毒性肝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膜脑炎、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进入病程第3周和第4周后,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日常
本病重在预防。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疫苗,预防主要是灭鼠、避免蚊虫叮咬、保持环境卫生等,如在恙虫病流行病区,尽量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扎紧袖口、裤口等有助于降低发病可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补充足够的水分。
恶心、呕吐严重时需要食用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藕粉、果汁、米糊、粥、肉沫等。
清淡饮食有利于疾病恢复,尽量不食用烧烤、腌制、辛辣、油腻的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清炒为佳。
多食用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不吸烟、不饮酒。
生活习惯
发病期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劳累,减轻体力消耗,以促进恢复。
病情恢复后,可先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预防
流行季节避免到疫区旅游。
采用各种扑鼠器与药物灭鼠的方式消灭家鼠。
高发季节不要在草地上坐卧。
户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裤并扎紧袖口、裤口等,涂上防虫剂。
定期清除杂草,丛林草地喷洒杀虫剂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