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概述
一种以克隆性血小板过度生成为特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主要表现有出血、血栓形成、脾大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
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种骨髓克隆性干细胞增殖性疾病,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生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生,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但功能异常,因此会出现自发出血倾向及或有血栓形成。
发病情况
ET年发病率约为1~2.5/10万人,以女性稍多。
ET多见于中老年人(以50~60岁为主),儿童较为少见。
病因
致病原因
目前暂不清楚ET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可能与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的改变、基因的异常激活有关。
JAK2 V617F突变存在于50%的ET患者。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基因(MPL)突变见于4%的ET患者。
还可出现编码钙网蛋白基因(CALR)的突变。
易患因素
ET有家族性发病的倾向,有家族史者易患。
症状
ET病程缓慢,多数长期无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血栓形成,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脾肿大症状。
主要症状
出血
是ET最主要的症状,为自发性,反复发作。
血栓形成
肠系膜血管血栓表现为呕吐、腹痛。
脾大
部分被发现有轻度到中度的脾大,巨脾较为少见。
其他症状
部分出现血管舒缩症状,如头痛、头昏、视物模糊、不典型的胸痛、肢端麻木、手或脚烧灼痛、网状青斑等。
部分有疲乏、乏力症状。
并发症
骨髓纤维化
部分ET患者可进展至骨髓纤维化,
在诊断后第一个10年的发生率是3%~10%,在第二个10年上升到6%~30%。
白血病
少数ET患者可以进展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研究显示在诊断后的第一个10年的发生率为1%~2.5%,第二个10年是5%~8%,以后逐渐提高。
就医
就医科室
血液科
若体检发现血小板持续升高,建议就诊血液科。
急诊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瘀斑变化较快,可以通过手机拍照保存,以便医生查看瘀斑大小,对比瘀斑面积是否增大。
吃草莓、甜菜、红心火龙果及食物色素等可能会造成假性便血或尿血,影响医生判断,就医前应避免吃这类食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以前是否发生过不明原因出血?
出血量有多少?
是否出现腹痛、头痛等症状?
有无肢端感觉异常和手足发绀的症状?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成员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有无血管栓塞史(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骨髓细胞检查、出凝血功能、基因检测。
影像学检查:胸片、头颅CT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ET家族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便血、尿血、鼻出血、呼吸道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
有手发麻、发绀、脚趾坏死等下肢栓塞症状,或出现头痛、头晕、偏身感觉障碍等脑血栓形成的症状。
血管舒缩症状,如头痛、头昏、视物模糊、不典型的胸痛、肢端麻木、手或足烧灼痛、网状青斑等。
体征
腹部检查:触诊时扪及脾脏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可评估外周血中各类血细胞的数量,明确血小板是否增加。
血小板计数通常>450×109/L。血涂片发现血小板成堆、有巨大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
无须空腹。一般常用静脉血检测;建议除血常规以外,还要同时行外周血涂片镜检。
固定时间:血小板随时间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变化。需要固定时间,尽量排除影响因素,进行多次检测综合判断。
骨髓检查
了解骨髓造血情况,辅助诊断疾病。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巨核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分叶核多。
细胞遗传学检查
明确染色体是否有异常。
染色体检查部分患者有21号染色体长臂缺失(21q-),也可能有21号染色体长臂大小不一的变异。
基因检测
辅助诊断疾病。
部分可检测出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等。
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查
评估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血小板黏附功能及肾上腺素和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正常。
生化检查
评估机体肝肾等器官的大致情况。
抽血检查前需空腹。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目的是了解肝脾肿大情况。
部分可出现轻到重度脾大,肝及淋巴结肿大较少见。
超声检查前需空腹。
采用WHO(2016)诊断标准:符合4条主要标准或前3条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即可诊断ET。
主要标准
血小板计数(PLT)≥450×109/L。
骨髓活检示巨核细胞高度增生,胞体大、核过分叶的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粒系、红系无显著增生或左移,且网状纤维极少轻度(1级)增多。
有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
次要标准
有克隆性标志或无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证据。
鉴别诊断
部分ET无临床表现或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其他伴血小板增多的血液系统疾病混淆,应予以鉴别。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相似点:血小板增多。
不同点
ET没有明确诱因,一般指标正常。
其他伴血小板增多的血液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5q-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等血液系统疾病。
相似点:血小板增多。
不同点:血象、骨髓象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各有特点。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增多为突出表现,其血液红细胞和白细胞水平较高,骨髓增生更明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粒细胞系增生为主,血中白细胞显著增多,出现幼稚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降低,染色体检查可见到Ph染色体。
骨髓纤维化外周血中有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大小不等及见到泪滴样红细胞增多,骨髓大多干抽,骨髓活检有纤维化的表现。
原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q-综合征)也有相应的细胞学特点。
治疗
治疗目的:降低血小板到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血栓和出血的发生。
治疗原则
治疗因根据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分度分级而制定。
年龄<60岁,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低危无症状病人无需治疗;而年龄>60岁,和(或)有心血管疾病史的高危病人则需积极治疗。
一般治疗
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需要戒烟,控制体重、血压、血糖及血脂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血小板药物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用于防治血栓并发症。
血小板>1000×109/L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出血风险,应慎用。血小板>1500×109/L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可换用氯吡格雷。
降细胞治疗药物
使用羟基脲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依据血小板数目调整剂量,目标血小板数目为(100~400)×109/L。
对羟基脲耐药或不耐受者可换用干扰素或阿拉格雷等二线药物。
干扰素为年龄<40岁患者及孕妇的首选治疗药物。使用前需要检查甲状腺功能,使用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
干扰素不良反应包括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抑郁等精神症状,因此甲状腺功能异常、有精神病史者慎用。
系统性抗凝治疗
适用于有静脉血栓病史者,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复发。
低分子肝素需要皮下注射,华法林需要定期检查PT及INR。
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具有抗凝效果稳定、药效不受食物影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小、半衰期较短、用药剂量固定、服药期间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特点,可以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患者的自然寿命与正常人相当。
1%患者可并发出血,危及生命。
少数患者可转为其他类型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病情进展后预后不良。
预后因素
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11×109/L以及既往血栓病史是ET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高危因素。
血小板数>1500×109/L是ET患者出血的高危因素。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营养,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素的饮食为主,可以吃鸡蛋、精瘦肉、鱼肉、苹果、梨子、青菜、白菜等。
适当控制总热量,以低热量、低盐、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不干净的食物。
生活管理
要注意避免跌打损伤,注意保暖防寒。
平时应使用软毛牙刷,以避免口腔黏膜损伤,继发出血。
戒烟。
在没有出血和血栓形成时,可以适当运动,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在发现出血和血栓形成时,应尽量避免运动,以避免出血加重或血栓脱落。
心理支持
了解ET相关知识,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不佳时,应及时向亲友倾诉,或寻求医生帮助,避免因情绪因素导致疾病加重。
病情监测
如果有便血、尿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应观察和记录出血量,监测血压。
如果有皮肤瘀斑,应注意观察其面积是否加大,是否出现新的皮肤瘀斑。
随诊复查
患者应在治疗期间、治疗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其他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羟基脲治疗的前2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月1次,血象稳定后每3个月1次。
干扰素治疗的第1个月每周1次,第2个月每2周1次,以后每月1次,血象稳定后每3个月1次。
预防
目前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有ET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包括血常规的检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