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梅毒
概述
胰腺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胰腺炎,临床较罕见。主要临床特征是腹痛、脂肪泻、糖尿和左上腹无痛性梅毒瘤等胰腺损害征。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类型。先天性胰腺梅毒多见于新生儿,后天获得性梅毒见于成人。
病因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苍白亚型(称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几乎可侵袭全身各个器官。先天性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胰腺损害严重,胰腺间质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包绕并取代胰腺实质。后天获得性胰腺梅毒发生于成人,是由不洁性交传染。
症状
1.症状
2.体征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X线、B超可显示胰腺炎样改变。钡餐造影可见树胶样肿占位及压迫的表现。
3.病理学检查
病理改变为弥漫性纤维化和(或)梅毒瘤样硬化。
4.腹腔镜检查
借助腹腔镜观察胰体、胰尾病变。活组织穿刺行病理学检查和梅毒螺旋体检查可明确诊断。
诊断
胰腺梅毒诊断特别困难,大多数患者在尸体解剖时或剖腹探查术时才能明确诊断。
1.有梅毒螺旋体感染病史。
3.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驱梅治疗症状减轻,上腹肿块缩小或消失。
4.胰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或病原体分离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先天性胰腺梅毒的新生儿可合并黄疸,有时很难和先天性胆道闭锁鉴别,患儿生存很少超过数周,诊断多在尸体检查时明确。
治疗
1.一般治疗
控制高脂肪食物,进食易消化食物。若存在胰腺功能不全,可补充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胰腺炎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时禁食。
2.药物治疗
(2)若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餐前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3)补充胰酶制剂,以助消化。
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预防梅毒。对遇早期梅毒患者,应及时彻底驱梅治疗并定期随访,减少胰腺梅毒的发生。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