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血管痉挛
概述
血管痉挛是指血管出现持续收缩状态致心脏、大脑、肢端等供血不足
血管痉挛部位不同则症状不同,如胸痛、胸闷、肢端发白、头痛等
不同部位血管痉挛的病因不同
以松弛血管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改善血流的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血管痉挛是指各种原因刺激导致血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血管出现持续收缩状态,痉挛状态下血管狭窄可能导致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可能出现完全闭塞。
血管痉挛可发生于全身不同部位的血管,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痉挛(CAS)、脑血管痉挛雷诺综合征(四肢末梢动脉阵发性痉挛)等。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外膜冠状动脉节段性或弥漫性、可逆性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痉挛收缩,使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而导致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临床类型,统称为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多见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雷诺综合征:是指在情绪激动、寒冷等因素影响下导致血管调控失调而出现的以四肢末梢动脉阵发性痉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
分类
血管痉挛根据痉挛的部位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痉挛、脑血管痉挛和周围血管痉挛引起的雷诺综合征。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类
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近乎完全闭塞。
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不完全闭塞、或弥漫性痉挛、或完全闭塞但有侧支循环形成,产生非透壁性心肌缺血。
脑血管痉挛
根据脑血管痉挛后是否出现症状分类
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仅在血管造影时发现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患者没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根据脑血管痉挛的部位或范围分类
弥漫性脑血管痉挛:血管痉挛可同时涉及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近段等多支颅内主要血管。
多节段性脑血管痉挛:造影显示一支或数支颅内动脉呈粗细不均的腊肠样或竹节样痉挛。
局灶性脑血管痉挛:主要是发生于破裂动脉瘤所在的载瘤动脉的局限性痉挛。
根据脑血管痉挛的病程分类
早发性脑血管痉挛:多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4小时内发生。
慢性脑血管痉挛:也称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3~5天开始出现,第7~10天达高峰,持续2~3周后逐渐缓解。
雷诺综合征
根据发病原因分类
原发性雷诺综合征:无明确发病原因的雷诺综合征。
继发性雷诺综合征:雷诺综合征症状存在并伴有另一种相关疾病,主要是自身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病等。
发病情况
血管痉挛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统计。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CASS)
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CASS)目前缺乏总体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
脑血管痉挛
不同文献中报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介于20%~80%之间,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是10%~50%;颅脑损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为27%~50%。
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过程中,根据文献报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介于17%~60%之间;
一般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也可能出现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大约在22%~49%之间。
雷诺综合征
雷诺综合征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患病率,基于来自社区的数据分析患病率为女性3%~20%,男性3%~14%;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呈家族倾向,寒冷地区及冬春季节更多见。
病因
致病原因
血管痉挛的致病原因根据血管痉挛部位不同,病因不同。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的病因尚不明确。与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紊乱,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反应性增高,植物神经功能失衡等有关。
脑血管痉挛
位于脑底Willis动脉环周围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常导致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及其降解产物是导致脑血管痉挛的最主要原因。
颅脑损伤、颅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挤压和牵拉、血管内操作中的机械刺激、造影剂等化学物质、以及手术中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等因素也可导致脑血管痉挛。
雷诺综合征
原发性雷诺综合征病因未完全明确,相关的因素包括家族遗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血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内分泌失调、肢体小动脉本身的缺陷而对正常生理刺激反应过度。
继发性雷诺现象是其他疾病造成的血管功能障碍所致,包括结缔组织疾病、血管闭塞性疾病、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药物、职业损伤等。
高危因素
冠状动脉痉挛
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如高脂血症、肥胖症等可使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风险增加1.3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桥(一段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内,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易患因素。
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痉挛风险增加3.2倍。
诱发因素
冠状动脉痉挛
精神创伤、大量饮酒、吸毒、过度劳累、吸烟、吸毒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脑血管痉挛
年龄:年龄是独立的高危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增加。
结核性和化脓性脑膜炎、偏头痛、高血压性脑病:根据文献报道,这些情况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
雷诺综合征
环境因素:寒冷刺激、情绪异常波动、长期身处寒冷潮湿环境等环境因素,可诱发雷诺综合征。
吸烟:吸烟可导致男性患雷诺综合征风险增加。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可导致患雷诺综合征风险增加。
从事长期持用震动性工具的工作:长期从事上臂震动性的职业会损伤小动脉的内膜,雷诺综合征发生的频率高于未暴露的工人。
药物因素:二氢麦角胺可致血管收缩,继而可诱发雷诺综合征。其他药物如巴比妥酸、长春新碱等也可诱发。
症状
主要症状
症状
血管痉挛的症状因发生痉挛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典型表现为静息性心绞痛,多在后半夜至上午时段发作,但也可发生于其他时间。常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样疼痛,伴有呼吸困难及濒死感,持续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严重者可伴有血压降低。
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表现为在静息状态,尤其是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容易发作的轻度胸闷,多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且容易被呼吸新鲜空气、轻度体力活动等兴奋交感神经的动作减轻。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本身并无典型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一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5天出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状态的恶化、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以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等症状。
可能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
雷诺综合征
表现为手指(或足趾)遇冷或情绪变化等刺激后,肢端皮肤依次出现苍白、紫绀和潮红的颜色变化,或者由苍白到紫绀及紫绀到潮红的颜色变化。
轻度雷诺综合征可能伴有肢端针刺样、麻木和(或)笨拙感以及手指疼痛,严重者手指和足趾尖会出现溃疡。
并发症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数在夜间或静息状态下发作,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感和濒死感。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律失常
左冠状动脉痉挛多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室性早搏(可无症状,或轻微心悸不适),严重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可有突感心悸、心率加快、精神不安、恐惧、心前区不适,头或颈部发胀及跳动感的症状)、心室颤动(表现为突然发病,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等)甚至猝死。
右冠状动脉痉挛则多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过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可出现晕眩、视朦或短暂意识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抽搐)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等)。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进展性的胸闷及呼吸困难。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常见,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而无明显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心内科
如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心悸、心率加快或减慢等症状,应到心内科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感和濒死感,或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到急诊科就诊。
脑外科
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或颅脑手术患者,如出现偏瘫、失语、头痛、呕吐等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应到脑外科就诊。
神经内科
患有脑膜炎、偏头痛、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如出现偏瘫、失语、头痛、呕吐等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应到神经内科就诊。
血管外科
如四肢末端在寒冷、情绪变化等刺激下皮肤依次出现苍白、紫绀和潮红的颜色变化,或者由苍白到紫绀及紫绀到潮红的颜色变化,应到血管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平稳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
就医时要尽量详细、准确描述病史、症状、用药等。
症状严重者如剧烈胸痛、紧张、焦虑、濒死感等,需家属陪同。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或缩紧样疼痛,伴有呼吸困难及濒死感?
是否有在静息状态下有轻度胸闷的感觉,轻度体力劳动或呼吸新鲜空气后缓解的症状?
是否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感和濒死感的症状?
是否有心前区不适、心悸、心率加快、精神不安、恐惧、头或颈部发胀及跳动感症状?
是否有心动过缓、晕眩、黑矇或短暂意识障碍、抽搐的症状?
是否有头晕、乏力、胸闷、气短的症状?
四肢末端在寒冷、情绪变化等刺激下,是否皮肤依次出现苍白、紫绀和潮红的颜色变化,或者由苍白到紫绀及紫绀到潮红的颜色变化?
肢端是否有针刺样、麻木和(或)笨拙感以及手指疼痛的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吸烟,每天吸几支?
是否有动脉硬化的病史?
是否有心肌桥病史?
是否有精神创伤史?
是否有结核性和化脓性脑膜炎、偏头痛、高血压性脑病等病史?
是否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史?
是否有脂代谢紊乱的病史?
是否有脑损伤、颅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病史?
是否有雷诺综合征家族遗传史?
是否有结缔组织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病史?
是否有血管闭塞性疾病病史?
是否有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
是否有应用二氢麦角胺、巴比妥酸、长春新碱等药物的用药史?
(3)、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清自身抗体、血生化检查。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
创伤性药物激发试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乙酰胆碱激发试验。
非创伤性激发试验:过度换气与冷加压试验联合、过度换气与运动试验联合。
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部CT血管造影(CTA)、头部核磁血管造影(MRA)、手指动脉造影、手指彩色多普勒超声。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
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等。
镇静镇痛药物:吗啡、哌替啶等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
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镁剂:硫酸镁
血管扩张剂:罂粟碱。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哌唑嗪。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可有心肌桥病史、动脉硬化病史;脑血管痉挛患者可有结核性和化脓性脑膜炎、偏头痛、高血压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颅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病史;雷诺综合征患者可有血管闭塞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病史,或有雷诺综合征家族遗传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冠脉痉挛综合征可有静息性心绞痛的表现,多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心率加快或减慢、眩晕、抽搐、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或缩紧样疼或剧烈而持久的胸痛,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感和濒死感等症状。
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症状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后或颅脑手术患者及脑膜炎、偏头痛、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头痛、呕吐等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的症状。
雷诺综合征:四肢末端在寒冷、情绪变化等刺激下,皮肤依次出现苍白、紫绀和潮红的颜色变化,或者由苍白到紫绀及紫绀到潮红的颜色变化,可有指端针刺样、麻木和(或)笨拙感以及手指疼痛的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
通过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协助判断雷诺综合征为继发性还是原发性,以及判断预后情况。
继发性雷诺综合征血清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可呈阳性,一般预后不佳。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无特殊要求。
血生化检查
通过血生化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痉挛的高危因素和易患因素。
患者如有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肝肾功能异常,可指导用药和判断预后。
血生化检查应清晨空腹检测。
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协助诊断。
发作时的心电图
典型的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表现为一过性ST段抬高和(或)T波高耸,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发作后完全恢复正常,持续不缓解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常表现为ST段压低,部分患者甚至无ST段改变而仅有T波倒置。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仅有上述ST-T改变而无胸痛症状。
心电图检查时应保持心情放松,穿宽松衣服。
动态心电图
在不能捕捉到发作心电图时应进行24~48h的动态(12导联)心电图记录。在急性期记录48小时长程心电图,但能捕捉到发作的概率仅为20%~30%。
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应穿宽松衣服,佩戴记录仪后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碰撞,睡觉时仰卧或右侧卧位。
心电图运动试验(运动平板试验)
疑似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若无禁忌证,应尽可能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
CASS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显著特点是,清晨易诱发缺血而午后(11点以后)不易诱发。且缺血性ST-T改变常在运动之后的恢复期而不是运动过程中,这是CASS的特征性表现。
检查时应注意防止摔倒,保持平稳步态,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终止试验。
创伤性药物激发试验
通过创伤性药物激发试验可以协助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诊断。
麦角新碱激发试验
对左冠状动脉至少4个、右冠状动脉至少2个以上相互垂直的体位进行造影,确保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病变可进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
用药后出现心绞痛或心电图缺血型改变者为阳性。
试验过程中一旦有心电图改变或症状发作时或达到最大剂量时立即重复冠状动脉造影
试验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乙酰胆碱激发试验
对左冠状动脉至少4个、右冠状动脉至少2个以上相互垂直的体位进行造影,确保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病变可进行乙酰胆碱激发试验。
用药后出现心绞痛或心电图缺血型改变者为阳性。
试验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非创伤性药物激发试验
过度换气与冷加压试验联合
通过试验可协助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诊断。
试验中出现典型胸痛、心电图ST段移位≥0.1mV或超声心动图显示新出现的室壁运动异常,均可判定为阳性。
实验中如有不适立即告知医生,终止试验。
过度换气与运动试验联合
通过试验可协助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诊断。
试验中出现典型胸痛、心电图ST段移位≥0.1mV或超声心动图显示新出现的室壁运动异常,均可判定为阳性。
实验中如有不适立即告知医生,终止试验。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可协助脑血管痉挛的诊断。
如果TCD发现局部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快,提示存在血管痉挛导致的血管狭窄。
检查前清洗头部,可正常进餐和适量饮水,检查时不要携带手机。
手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通过手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协助雷诺综合征的诊断。
手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肢端局部血流情况。
检查时保持手指干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血管造影可协助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对于存在严重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在造影的同时可进行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痉挛诊断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
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和核磁血管造影(MRA)
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和核磁血管造影(MRA)检查可协助脑血管痉挛的诊断。
CT和磁共振血管成像造影可诊断颅内主要血管,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A1段和基底动脉的严重血管痉挛。
手指动脉造影
通过手指动脉造影检查可协助雷诺综合征的诊断。
手指动脉造影可显示指端动脉血流情况。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根据患者典型的静息性心绞痛的症状,结合心电图、激发试验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脑血管痉挛:根据患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脑损伤、颅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病史、结核性和化脓性脑膜炎、偏头痛、高血压性脑病病史等病史,结合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雷诺综合征:通过患者在寒冷刺激下关于或情绪刺激后出现典型的肢端颜色呈明显的改变(苍白-发绀-潮红-正常),结合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症状不明显的可进行冷水激发试验后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迅速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管痉挛引起的症状。
治疗原则:血管痉挛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不同部位的血管痉挛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持体重、血压在正常范围。
避免过度劳累,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少精神压力。
脑血管痉挛
维持血压和血容量、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病因治疗:早期清除蛛网膜下腔的积血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一般的颅脑手术,以及血管内介入操作中,尽可能减轻局部血管刺激和损伤、避免手术中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诱发脑血管痉挛。
雷诺综合征
积极去除诱因,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情绪异常波动、长期身处寒冷潮湿环境等;戒烟戒酒;减少震动性工具的使用;尽量就减少使用二氢麦角胺、巴比妥酸、长春新碱等药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
常用药物:硝酸甘油
药物作用:硝酸甘油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周围血管舒张,心肌氧耗量减少,因而心绞痛得到缓解。
注意事项:首选舌下含服或喷雾剂口腔内喷雾,若在5分钟左右仍未能显著好转可以追加剂量,若连续使用2次仍不能缓解,应尽快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钙通道阻滞剂(CCB)
常用药物:地尔硫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药物作用:钙通道阻滞药能明显舒张血管,主要舒张动脉,以冠状动脉较为敏感,增加冠脉流量及侧支循环量。适用于顽固性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使用硝酸甘油无效,或可能因反复或联系使用而产生耐药者。
注意事项:钙通道阻滞剂常见不良反应为颜面潮红,头痛,恶心、低血压、外周水肿等;严重心衰、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禁用。
镇静、镇痛药物
常用药物:吗啡、哌替啶等。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急性发作期。
药物作用:缓解剧烈胸痛症状、改善呼吸困难、焦虑及消除恐惧心理。
注意事项:吗啡和哌替啶有成瘾性,应慎重使用。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痉挛,应慎用。
抗血小板药物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药物作用:血小板活化是急性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发病的关键,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活化。
注意事项: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等禁用。
钾通道开放剂
常用药物:尼可地尔
药物作用: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同时不影响血压、心率及心脏传导系统,无耐药性,可长期应用。
注意事项:禁用于心源性休克、伴有左心室衰竭、低血压和特异性体质的患者。
他汀类药物
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药物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发作频率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注意事项:应根据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的临床类型确定胆固醇的目标值或降低幅度,坚持长期应用。
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CCB)
常用药物:尼莫地平
药物作用: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异常内流来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是临床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最常用方法。
注意事项:用药应遵循早期、全程、足量、安全的原则。
镁剂
常用药物:硫酸镁
药物作用:对脑血管痉挛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注意事项:患者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肌病重症肌无力等,则硫酸续应慎用或减量使用。
血管扩张剂
常用药物:罂粟碱。
药物作用:罂粟碱局部应用可高选择性作用于痉挛动脉,可用于血管内介入治疗时动脉内灌注或开颅手术中局部灌洗。
注意事项:罂粟碱作用时间短暂,对老年患者的血管舒张作用下降。
雷诺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CCB)。
常用药物: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等,疗效较好的是硝苯地平。
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扩张血管、减少末梢血管阻力,其中二氢吡啶类药物更能有效地松弛血管平滑肌,是治疗雷诺综合征的一线用药。
注意事项:可有头痛、头晕、低血压、潮红等不良反应。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
常用药物: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等。
药物作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舒张血管功能,可使平均指尖温度都有显著升高,从而改善症状。
注意事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不良反应较多,如发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心律失常、低血压、脑出血、消化不良、腹泻、面部潮红等,使用中应注意。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常用药物:氟西汀
药物作用:可舒张血管,使患者皮肤温度明显上升。
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失眠、乏力,少数病例可见焦虑、头痛。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常用药物:哌唑嗪。
药物作用:可扩张血管,减少雷诺现象发作次数及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注意事项:可有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
药物作用:有报道,卡托普利药物治疗雷诺综合征后血流速度有显著改善,临床有效率高达90%。
注意事项:常见不了反应有皮疹、心悸、心动过速、胸痛、咳嗽、味觉迟钝等,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
其他治疗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介入治疗,个案报告显示,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痉挛者可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
埋藏式自动除颤起搏器:对于因冠状动脉痉挛诱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存活患者中,在规范药物治疗下仍反复发作者,可在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考虑安装埋藏式自动除颤起搏器。
脑血管痉挛
血管内治疗: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和动脉内血管扩张药物直接灌注。二者可单独或联合使用。有研究表明,对于严重的节段性脑血管痉挛,球囊血管扩张术后数小时内,60%~80%的病人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球囊扩张技术一般只适用于颅内大动脉的局限性痉挛。
血流动力学治疗:升高血压、扩容和血液稀释合称为3H治疗,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3H疗法可有效改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预后。如果采用3H疗法,必须有加强血压、血容量的监护措施。
雷诺综合征
替代疗法:目前研究报道针灸可用来缓解和改善原发性雷诺综合征;A型肉毒毒素在注射区域产生血管扩张和血管新生效应来改善血流状况减轻雷诺综合征症状,主要针对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
外科治疗:对于由雷诺综合征引起的严重指/趾端缺血、溃疡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应考虑使用外科方式,但外科治疗方式也只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目前手段包括胸/腰交感神经切断术、交感神经阻滞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动脉外膜剥离术、脊髓刺激治疗、血运重建。
预后
治愈情况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积极治疗,戒烟通常预后良好,如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因血管持续痉挛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引起患者死亡。
脑血管痉挛如不治疗,患者可因意识状态恶化、颅压增高而导致死亡。脑血管痉挛的机理复杂,一旦发生,虽经积极治疗但预后不良,病死和病残率较高。
雷诺综合征如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出现组织缺血性损伤进展,造成肢端坏死,雷诺综合征目前无有效的根治办法,经过积极治疗后可缓解疾病发作频率,减轻缺血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危害性
血管痉挛可引起多种疾病,尤其冠状动脉痉挛和脑血管痉挛,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雷诺综合征患者因无有效根治方法,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脂,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戒烟戒酒。
运动管理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加运动,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以不感觉疲劳为度。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雷诺综合征的患者运动时注意避免手部长时间下垂,避免接触寒凉的运动器材,冬天运动时注意保暖。
心理支持
日常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面对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避免压抑、焦虑的心理状态。
家人应多关心患者,增加沟通和交流,积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
病情监测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患者应注意临床症状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是否缓解,以评估疗效。
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是否缓解,以评估疗效。
雷诺综合征患者应注意观察手指颜色变化,以评估疗效。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严重的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随诊复查
随诊的重要性:定期随诊可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随诊时间: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随诊,住院的患者应根据医嘱,定期复诊。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血清自身抗体检查、生化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部CT血管造影(CTA)、头部核磁血管造影(MRA)、手指动脉造影、手指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预防
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搭配合理,限盐限糖,戒烟戒酒。
尽量避免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注意手足保暖,预防雷诺综合征的发生。
避免过度劳累,有血糖、血脂异常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保持和平的心态,减少精神压力。
有自身结缔组织疾病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引发雷诺综合征。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早期清除蛛网膜下腔的积血。
颅脑手术以及血管内介入操作中,尽可能减轻局部血管刺激和损伤、避免手术中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诱发脑血管痉挛。
工作中避免长期使用震动性工具,防止诱发雷诺综合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