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营业执照
    证书编号:91440101MA9XNDLX8Q

心脏神经症
概述
无明显心血管器质性疾病但出现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
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焦虑、头晕等
病因尚不清楚,与性格类型、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心脏神经症是无心血管器质性疾病但出现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的综合征。
通常认为本病是由于精神心理问题或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多无冠状动脉、其他血管、心肌、心脏瓣膜等器质性病变。
近些年研究发现本病也可因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引起,但患本病的人表达出的症状与实际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有所区别,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大。
发病情况
相对于其他年龄,中、青年发病率较高。
相对于男性,女性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更年期(围绝经期)女性。
病因
致病原因
心脏神经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性格类型
性格存在多疑、易焦虑、易紧张、易抑郁等。
遗传因素
有患本病的亲属者,患病概率较高。
环境因素
可能是身体外部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能是身体内部的其他不适或疾病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经历失业、失去亲人等重大事件等。
这些环境因素可增加本病发生风险,也可诱发本病,或使本病症状加重。
发病机制
性格、环境因素等使激素和神经调节功能出现紊乱,人体产生多种不适感觉。
遗传因素使激素和神经调节功能出现紊乱的风险增大。
症状
主要症状
心悸
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表现为感到心跳加快、漏跳感、心脏搏动增强等。
可在情绪紧张、劳累时加重。
呼吸困难
可感到呼吸不畅。
主动要求开窗或吸氧,或通过深呼吸(特别是深吸气)、叹气等方式缓解。
为缓解呼吸困难,常做深呼吸,导致呼吸过度,可能出现头晕、手指和足趾僵硬和麻木、手足抽搐、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
胸闷
有种胸部衣物包裹过紧的感觉。
心前区疼痛
疼痛部位不固定,多自觉局限在心尖部位、左侧乳房下部,也可感到胸骨(胸部正中)下、右胸前侧、胸背部疼痛。
疼痛的性质可被描述为针刺样、牵扯样或刀割样。
疼痛多发生在安静状态下,与活动关系较小。
情绪激动、紧张时发作较频繁,疼痛可持续数天或更久。
其他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如下症状。
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等。
情绪障碍: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
食欲下降。
头晕。
耳鸣。
多汗。
手足发冷。
双手颤抖。
尿频:在未增加饮水、喝汤的情况下,排尿次数增多。
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219
心血管神经症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焦虑、头晕等症状,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心脏神经症需要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才能确诊,不要通过症状自我判断,应及时就医。
未经医生许可,切勿滥用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干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头晕、心悸、胸闷、胸口疼痛表现?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与情绪有关吗?
一天中这些症状大概出现几次?持续多久?
情绪变化时,有没有身体其他地方不舒服?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平时是否容易紧张、焦虑、压力大?
是否有其他疾病?
以前做没做过手术?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有没有药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血生化
脑电图
甲状腺功能检查
超声心动图
胸部X线检查
动态血压监测
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图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焦虑药:苯二氮䓬、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抗抑郁药:氟西汀、舍曲林
控制心率药物: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219
心血管神经症风险自测
疾病诊断
病史
多疑、易焦虑、易紧张、易抑郁等。
亲属中有本病的人。
工作或生活压力大。
近期经历了失业、失去亲人等重大事件的精神刺激。
临床表现
有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
医生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或出现心率轻度增快,血压升高,听诊心音增强、收缩期杂音期前收缩,肌肉反射增强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了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可以明确有无贫血等病变,用于排除其他原因。
血生化
检测转氨酶、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血肌酐等。
可以排除其他原因。
注意事项:门诊检查前须保持空腹,即禁食至少6小时,禁水至少4小时;急诊检查不用禁食水。
激素水平
了解血液中各种激素的浓度。
可以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排除肾上腺、甲状腺疾病
心肌损伤标志物
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等。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心肌细胞损伤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可以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明确心脏的是否存在功能异常的情况。
注意事项
检查前按照医生要求暴露胸部。
检查时会在检查部位皮肤涂抹耦合剂。一般情况下,耦合剂对皮肤没有损伤。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乱动。
检查后可将耦合剂用纸巾擦除。
冠状动脉CT
检查冠状动脉的情况,明确是否存在冠心病。
注意事项
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项链等,脱去带金属材质的衣物。
可能会注射对比剂,如对对比剂过敏应提前告知医生。
心电图
检查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情况。
注意事项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去除身上的电子产品等。
检查时暴露前胸、双侧手腕和脚腕的皮肤,按照医生要求摆好体位,保持均匀呼吸,避免活动。
平板运动负荷试验
了解心脏功能与运动的变化关系,明确是否存在心脏功能异常的情况。
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按照医学要求贴好电极片、活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脑电图
检查脑电波情况,明确是否存在神经功能异常的情况。
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按照医学要求贴好电极片。
鉴别诊断
鉴别疾病相同点不同点
冠心病\n(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阻塞或狭窄引起的疾病,检查可发现冠状动脉阻塞或狭窄、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心脏局部收缩功能改变等。\n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血液中与甲状腺有关的指标会升高或出现异常,如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等。\n还会出现易怒、消瘦、易疲劳等症状。\n
心肌炎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多汗心肌炎可以因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心肌细胞多发生损伤,出现心肌酶学及标记物的升高,还会出现发热等症状。
二尖瓣脱垂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二尖瓣脱垂是二尖瓣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精神心理状态、缓解症状、恢复工作能力,避免引起器质性疾病。
一般治疗
改善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品。
避免酗酒。
改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骑行、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运动方式。
舒缓情绪
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通过轻音乐、郊游、适量运动、与亲友聊天等方式缓解。
严重时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如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应继续坚持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作为本病的辅助治疗,以下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抗焦虑药
可以改善焦虑,用于焦虑较重,或因焦虑引起严重不适的情况。
常用药物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及苯二氮䓬类药物。
抗抑郁药
可以改善抑郁,用于抑郁较重,或因焦虑引起严重不适的情况。
常用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等)。也可选用三环类(阿米替林多塞平等),但因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应用较少。
控制心率和心脏节律
可以减慢心率,用于心率偏快或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的情况,缓解心悸症状。
常用的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等。
中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
应在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或由医生进行中医治疗,避免相信土方、秘方、偏方等未经确定的治疗方法。
可分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血瘀痰阻等四型。
治疗主要以宁心通窍、活血通络、增液敛魄、理气豁痰为主。
心理治疗
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须在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心理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心理疏导:通过疏导改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
行为矫正:通过强化、示范等方式改变认知和习惯性行为,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配合训练,能够自主控制情绪,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预后
治愈情况
患本病的人有些通过调节情绪可自愈。
大部分经过及时的治疗可以痊愈。
危害性
本病不会引起猝死,也不会缩短寿命。
如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佳,会加重焦虑、紧张、多疑等情绪,心悸等症状也会加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由此导致反复就诊,迁延不愈,也会对生活、工作造成影响。
长期不良情绪,少数可能会增加血小板异常聚集、凝血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生的风险,或是使吸烟、暴饮暴食、拒绝治疗等不良行为产生或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正常饮食。
避免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或饮品。
生活习惯管理
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游泳、广场舞、骑行等运动,或按照医生指导选择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运动过度。
情绪管理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通过听轻音乐、与亲友聊天、读书、看剧情舒缓的影视剧等方式缓解压力。
严重时可到正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和治疗。
用药管理
按照医生要求使用药物。
避免自行加药、减药、停药。
尽量坚持正常工作,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建议长期请假,在家休息。
积极治疗身体上的疾病
如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应坚持治疗。
预防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发生重要事情时,注意调节情绪,可以与亲友沟通;如情绪异常表现严重,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通过听轻音乐、适量运动、郊游、与亲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品。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适量运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sex@foxmai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www.yzgm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21-0182    |   粤ICP备2021070247号 |   药直供手机端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