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综合征
概述
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急、慢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慢性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心脏和肾脏同为人体的重要脏器,心、肾疾病可相互影响,心肾综合征结合心、肾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随长寿人口增加及心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存活率的逐年增加,本病发生率亦显著上升。
病因
症状
1.1型
2.2型
3.3型
即急性心肾综合征,指原发的急剧的肾功能恶化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缺血等。
4.4型
5.5型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减少。
(2)肾功能:血清肌酐进行性升高、少尿或无尿。
(3)尿常规:少量活动性尿沉渣。
2.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功能不全、心室肥厚等。
诊断
存在心力衰竭表现,心力衰竭出现后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查体出现水肿、腹水、肝大、端坐呼吸等心力衰竭体征,结合辅助检查显示心功能不全以及肾功能异常等表现可明确诊断。此外,其他相关表现包括利尿剂抵抗、高钾血症、贫血和低血压等也有助于确立诊断。
治疗
治疗困难,不同亚型的心肾综合征应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目标。1型和3型急性病变者,应早期监测原发病或继发脏器损伤,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型和4型慢性病变者,应予以积极治疗,稳定和改善原发疾病。重症、病情复杂患者,应提倡心内科和肾内科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预后
心力衰竭并发肾衰竭导致患者预后不良;而肾功能不全或需血液透析者出现心力衰竭,其死亡风险亦增加。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